返回

法苑义林章师子吼钞第十八

首頁
    。

    應但有能造無所造。

    對何所名能耶。

    第二念無色地無造色故。

    故今雲前導者。

    同一時随逐義。

    瑜伽(六十六)雲。

    問。

    如四大種由自種子有得生起。

    造色亦爾。

    何故說雲諸所造色大種所造。

    答。

    諸色根及心中有諸大種種子随逐。

    即有造色種子随逐。

    若諸大種所有種子能生果時。

    爾時必定能随逐彼。

    造色種子能生果時。

    爾時必定能随逐彼。

    造色種子亦生自果。

    故說造色大種所造(雲雲)次文雲六十六說同之。

    今此雲先生前導之文。

    彰随逐義非有前後。

    大乘實義觀能所平等為要(如三十論九說)又大種有二。

    一觸處實大所造。

    二法處定果大種所造。

    引二之中初定同處。

    後必假籍。

    伽第三文先生前導之言。

    兼說假籍大造。

    六十六随逐義。

    舉觸處大造兼說假籍。

    假籍亦雖有先後。

    有随逐義故如次下辨。

     【章】今應問曰等。

    下明生因有四中。

    第三問答明不離義秋篠曰。

    此問意者。

    同在一處攝持假義方名為造。

    此唯即質諸色應有大造。

    無表色等既離大種何得說造。

    是問意也(雲雲)今雲。

    此釋尤好。

    文義巧妙雖無應加理。

    今私叙問意曰。

    能造所造互不相離。

    相依而有。

    即是造義。

    必離大種造色不生。

    别脫定道共無表色。

    既離大種于思種增長上立。

    此無表色應不得生此随所遊所防等者。

    已下答文。

    言所遊者。

    所發身語思所遊履故。

    疏第二雲。

    謂第三思為前二思所遊履故名之為造。

    即是所緣所引發義。

    如身語是思所遊等(雲雲)所防者。

    秋篠曰。

    言所防者。

    身語諸非。

    戒善所防故名所防。

    三無表色随彼所遊身語及所防非所有大種方得造之。

    此唯疏造非親造義。

    故雲假說大造(雲雲)不離義有二等者。

    此正會難。

    一定同處等者。

    秋篠曰。

    凡造有二。

    一親近造。

    如即質造等。

    二疏遠造。

    如離質造等。

    今雲定同處者。

    約親近造。

    此必實造非假。

    必同性造非異性。

    必同類造非異類。

    有無漏必類同。

    必界同造非異界。

    定散必同非異能造。

    必同世非異世造。

    言必假籍者。

    約疏遠造。

    若假說造疏相依造。

    随應無遮(雲雲)今雲。

    定同處者。

    此說觸處大種。

    必假籍者。

    說法處大種也。

    别脫戒等必籍大生者。

    謂無表色假籍身語表色大種生親疏二造如下勝定果色章辨。

     【章】瑜伽五十四說等此下明生因有四中。

    第四會違說成假籍造義。

    秋篠曰。

    引此文意者。

    為證定果色等依第二假籍不離義假說大造(雲雲)今雲。

    秋篠為科文意。

    非章文意。

    章主既雲彼如何通彼自解雲。

    此即會違之詞。

    非為誠證詞。

    謂上明無表色假籍造義故。

    今不成定果色假籍造義。

    則前義不成。

    同法處色故。

    故會唯依勝定不依大種之文。

    成定果色假籍造義。

    秋篠科文雖無害意。

    對前後文尤不痛快。

    複秋篠以唯依勝定等文。

    雲明無有同處相依親造大種。

    今雲。

    此亦分科相濫。

    不然。

    于此文雲明無同處造。

    次文章主雲彼如何通等之言全為無用。

    引此文意。

    論雲法處定果色唯依勝定不依大種。

    故法處色應非大種造名色。

    準是别脫等無表色亦應非大種造。

    何勞立必假籍義耶妨難起故。

    今舉此文成立必假籍義。

    然從緣彼等文。

    明定果色無有同處相依親造大種有疏遠假籍大造。

    彼種類者。

    周記雲。

    種類者色界定色種類也(雲雲)又信培雲。

    彼者欲色界也。

    緣欲色界大種種類也(雲雲)今雲。

    二解之中以後說為勝。

    下法處色章雲用二界諸色為質故。

    六十六雲。

    若彼定心思惟欲界有色諸法影像生起。

    當言欲界大種所造。

    若彼定心思惟色界有色諸法影像生起。

    當雲色界大種所造(雲雲)此文既就欲色二界為論。

    故周記釋為不盡理。

    此論文亦說由疏遠假籍名為造也。

    問。

    今引五十四文。

    同卷上文雲。

    勝定力故先起大種。

    然後造色變異而生。

    與今所引文雲唯依勝定不依大種前後相違如何。

    答。

    略纂十四(十七丁)曰。

    今此定中初念先起大種。

    唯變為堅暖動。

    不變為造色。

    後刹那中方為造色。

    何以故(此下文有二說)即此卷下文雲。

    勝定果色不依大種唯依定。

    然依種類影像三摩地亦複名為大種所造。

    此中文意若約同念。

    如下界根等大造義。

    初有大種即有造色。

    今定果色不爾名不依大種。

    然名大造依定中影像大種。

    此假籍義也。

    若此所造色亦依三摩地前念種類大種故。

    亦得名為四大所造。

    若非定等色大與造色必同時造。

    若此定大種别此造。

    今此上文雲。

    先起大種者。

    謂前念變為大種。

    後念方變為造色。

    是非同念造。

    依彼生名造。

    故是大造義(是第一說)又上文先起大種者。

    據定果實色。

    所以定中變為大種。

    然下文雲。

    不依大種者。

    據假定色。

    須依實大生。

    故取定前三摩地種類影像色大種造(是第二說)秋篠雲。

    今存初說。

    又玄範釋雲。

    不依大種等者。

    非實用觸處大造故。

    雲依勝定不依大種。

    上文雲。

    先起大種等者。

    約定中先現似觸處大種。

    然後如現色相。

    亦得說此所現大相為能造。

    克實此前現大相。

    但是當時意識所緣顯色。

    但似觸處大故名大造(已上彼師對法抄)今雲。

    玄範所釋由伽抄初說未詳。

    秋篠存初釋。

    實為允當。

    伽抄初釋之要明定果色必假籍義。

    定中依緣前念加行實大所起種類影像(實大影像)造色生故此名大造。

    假籍前念實大名大種造色。

    明定中不依實大雲不依大種。

    明依定中影像大種雲唯依定。

    又雲先起大種等。

    明定中起影像大種與造色前後有别法處色章。

    今雲。

    按法處色章具明但定果色本質有無。

    具明親疏造如勝定果色章。

    恐後人傳寫所謬欤。

    秋篠亦雲法處色章。

    未審。

    或複五因等者。

    明一切造色非必具五因。

    對法抄中作或說此因。

    意無違害。

    如離輪光等者。

    此舉類例。

    等言等離質色。

    無所依因者。

    秋篠曰。

    言所依因者。

    有說。

    非謂五中之依因義。

    能造大種于所造色總名所依。

    所依義名為因。

    所依即因。

    故名所依因。

    何以得知。

    基師伽抄雲。

    諸日光孤行香等離大種故。

    既雲離大種。

    明知非唯五中之依因義。

    又伽抄雲。

    或具五義。

    或不具五。

    非定須具。

    如上可知(雲雲)如上者。

    即指日光孤行香等離大種文。

    故知非五中依因也。

    今謂不然。

    下文既言離質光等無依因義。

    故知五因中依因也(雲雲)(已上秋篠)基辨雲秋篠破有說。

    實為允當。

    然能破未痛快。

    今助破言。

    伽抄雲離大種。

    是離質義。

    無堅濕等無形質故。

    何以離大種言為證。

    雲總無五因無所依因耶。

    又伽抄雲。

    或具五義。

    或不具五(雲雲)何以是成非五中依因義耶。

    具五者即質造。

    不具五者離質造。

    不具五言非雲全不具。

    以離質造無五中依因。

    雲不具五自炳然。

    複對法疏中脫所字雲如離輪光無依因故。

    次文雲離質光等無依因明知所依因者。

    非總言因。

    正是指五中依因也。

     【章】依因者對法雲等别顯五段中。

    自下第二段明依因。

    此有四。

    初舉對法彰即質轉起即是轉因者。

    秋篠設兩釋。

    一以轉義略釋依名。

    一即以瑜伽論依因配屬本藏所有轉因。

    謂依因久。

    約據彼能造而轉。

    故雲即是轉因(雲雲)今雲。

    兩釋之中我存初釋。

    謂轉言生在。

    今名依因之依。

    彰但非為依據。

    大種是造色生所依處。

    今所引論第三。

    雲造色生已不離大種處而轉。

    此轉之言彰生在義。

    章主亦言。

    所造色依據大乃得生。

    故舍大種無别處住(雲雲)此中生住之言彰生在義。

    舍大種者。

    舍謂離也。

    大種謂質。

    猶雲離質。

    無有功能者。

    無有造色自分功能離大種依據别處生在也。

    是約即質立此因義。

    諸所造色等者。

    下章主文成依大住義。

    是生言得生在。

    非生起。

    生起既說生因。

    若以是為生起。

    有重出失。

    别處住者。

    無住在義。

     【章】瑜伽第三雲等此第二引瑜伽成不離大轉義。

    造色生已之生。

    謂造色從自種生起之生。

    而轉之轉彰生在義。

    此依即質說。

    雲不即離大質種。

    故秋篠曰。

    此說即質。

    同異聚中同聚造非異聚。

    假實造中實造非假。

    親疏造中親造非疏同異界中同界造非異界。

    同異性中同性造非異性。

     【章】若爾如何五十四等此下第三設難。

    成離質造無依因義。

    難意雲。

    如上來說。

    雲造色不離大種而轉。

    則如何伽五十四。

    說離輪外所發光明及離質聲香等不可得耶。

    是難之意也說離輪光明等者。

    周記中有二釋。

    一雲。

    此文誤。

    應言離輪光明孤行香等能造大種皆不可得。

    二雲。

    應言離輪光明者大種及香味等皆不可得。

    又倫記十四曰。

    釋論宗有二說。

    一雲。

    離輪光明但有色大種。

    餘塵都無。

    二雲。

    輪外光有熱觸。

    餘不可得。

    此說同成實論。

    又景師釋雲。

    輪外光明能造大種及香味等皆不可得(雲雲)今評雲。

    周記第一釋非論文及章主意。

    後釋為是。

    倫記二說亦好。

    景師所釋同章主釋。

    此為是正。

    周記亦同。

    對法抄一(十三丁)曰。

    五十四說。

    離輪光明大種香等皆不可得。

    離質光香及與聲等即以發處四大所造(雲雲)發處者。

    能發日輪等處。

    故所發造色離大種有。

    是不可得義。

    今依即質等者下。

    章主通難成離質造無依因義。

    即質者除離質者餘一切大種造色。

    離質光聲竿等離大種而有造色。

    故無不舍大種轉議。

    故雲無依因義。

     【章】或說彼光等一第四破異義成。

    彼光者。

    離質光也。

    亦有大造者。

    亦即質造。

    謂成離質光色同即質大種造色不離義。

    略纂舉二說雲。

    大師雲。

    西方二說。

    一解雲。

    有離質造色。

    如日輪光遠從輪大造非俱處有大。

    二解雲。

    亦有大造。

    如光至火。

    亦有别造其光等大。

    然從本論中火大為緣故引生微細故雲不可得也。

    此中言無如光中。

    豈無熱觸耶。

    熱觸言假以火為體豈有熱觸非火生耶。

    故知亦有若光釋日中熱觸者。

    還是日輪中火熱分熱。

    非造光火火大也。

    聲準此知(雲雲)今雲。

    此章所叙由此二說。

    初引五十四成離質造無依因義。

    依即質辨依因。

    西方第一解。

    又此所舉異義雲離質有大造。

    西方第二解。

    并檢應知随有光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