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五十六)

首頁
    甘的計劃很好,我們要充分做群衆工作,發展遊擊戰争。

    當前的計劃,應當盡快地奪取松潘,迅速北進。

     毛澤東看到發言的時機已到,把那支接起來的長長的紙煙,一連抽了兩口,就不慌不忙地談起來。

     他首先機智地抓住了一個開端的話題。

    他說,在中央蘇區的時候,就聽說四方面軍有一個川陝甘計劃,現在的計劃就和那個計劃差不多嘛!不同的是,兩個方面軍會合了,力量大得多了,這計劃更有實現的可能。

     聽了這些話,張國焘瞪着兩個大大的眼睛。

     毛澤東的發言并沒有直接批評張國焘,話語中還不斷地出現着“國焘”、“國焘同志”這些親切的話。

    但是他也談到:“應該給四方面軍的同志多做些解釋工作,因為他們現在想的還是怎樣去打成都。

    ”張國焘的臉色不易察覺地紅了一下,因為實際上是在批評張國焘了。

     毛澤東還對當前行動的軍事性質作了發揮。

    他說,當前的行動,既不是決戰防禦,也不是進攻,更不是逃跑,而是一種反攻。

    如果不依靠反攻,而隻是退卻,那是創立不了根據地的。

    這些話當然是針對張國焘那種退向西康的思想,可是從形式看卻沒有任何批評意味,似乎隻是作正面的闡述。

     對行動方針,毛澤東沒有做全面發揮,因為周恩來的報告,早已把他的意見包括在内。

    最後,他再次強調了一下攻打松潘。

    他特别舉出:“國焘說,主攻松潘要二十個團,我看是對的。

    我們很需要集中兵力,叫我看二十個團也不為多。

    最後,他特别強調行動要快,因為天氣已經很冷了,如果冬天一來,過草地将會更加困難。

    因此,他主張,”今天決定了,明天就要開始行動。

    “ 毛澤東發言過後,氣氛已經趨于穩定。

    下面接着是王稼祥、鄧發、朱德、聶榮臻、少奇、凱豐、劉伯承的發言,進一步把周恩來的報告肯定下來。

     王稼祥的面容瘦而憔悴,在懋功休息了幾天,體力有些好轉。

    今天他仍然是坐着擔架來開會的。

    他的發言卻很有精神。

    他坦率指出,如果認為一面沒有敵人,才覺得安全,思想上隻想倒退,這就錯了。

    現在關鍵是迅速從松潘打出去,最好是能在松潘地區殲滅胡宗南的主力。

    越慢越難打,越快困難越少。

    他還特别強調說,把蘇維埃擴大到全中國,主要不是打通蘇聯,而是堅決鬥争擴大蘇區。

     張聞天的發言有一點兒火氣,不過他盡量克制住了。

    他說,北上方針是唯一正确的方針。

    準備西進到草原去,弄個口子守着,這是退守的方針。

    打松潘可能有困難,因為有困難就放棄正确的方針是錯誤的。

    這就最明顯地指張國焘了。

     朱德的發言簡短有力,十分明确。

    他表示同意周恩來報告中提出的戰略方針:背靠西北,面向東南。

    當務之急是打出松潘,進占甘南。

     周恩來最後作了結論。

    他的語氣堅定有力,臉上浮着微笑。

     張國焘神情沮喪地回到住處。

    年輕漂亮的黃超,趕忙走過來,悄聲地問: “張主席,會開得怎麼樣?” 張國焘往椅子上頹然坐下,氣呼呼地說: “糟糕透了!他們全不把我看在眼裡!” “做出決定了嗎?” “做出了,還是要北上,用我們的力量同胡宗南碰!” “你沒有提出要南下嗎?” “提了有什麼用!全是他們的人!全站在他們一邊!連莫斯科回來的那幫家夥也全跟毛澤東跑了。

    ” “他們攻你了嗎?” “攻了,陰一句,陽一句的。

    比起來,毛澤東還算要客氣些。

    ” “就這樣下去嗎?難道他們憑一兩萬人就想指揮八九萬人?” “他們就是這樣打算的。

    周恩來口口聲聲要集中統一,統一指揮,到底是誰統一誰?誰指揮誰?” 張國焘沉了一會兒,忽然想起了什麼,低聲對黃超說: “我叫你辦的事你辦了嗎?” “什麼事?” “我不是叫你多了解一些他們的情況嗎?” “是的,我同他們談了一些,收集的情況還不是太多。

    象遵義會議、會理會議,下層知道的情況很少。

    ” “你還是要抓緊些。

    ” “是。

    ” 這時,隻聽外面有人喚了一聲: “國焘在嗎?” 張國焘聽出是周恩來的聲音,就站起身迎了出來。

    周恩來從口袋裡掏出一份文件遞過來,笑着說: “這是中央的決定,本來在懋功就定下來的,現在剛剛印好。

    ” 張國焘接過來一看,是一份油印文件,刻得相當精緻,撲過一股油墨的香味。

    上面寫着: 經中央常委會議決定,任命張國焘同志為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張國焘看着,看着,從内心裡流出微笑,但他即刻又收回去了。

     周恩來笑着說: “明天,我們就要出發,部隊的行動還是快一些好。

    ”“好吧,那就出發吧。

    ”張國焘總算答應下來,又接着說,“不過我本人還要晚一兩天。

    ” 周恩來輕輕地籲了口氣,覺得一塊石頭落下地了。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