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春秋時戰法房盧用春秋時戰法,以車二千乘缭營,騎步夾之,既戰,賊乘風噪,牛悉髀栗,賊投刍而火之,人畜焚燒,殺卒四萬,血丹野,殘衆才數千,不能軍。
盧還走行在,見帝肉袒請罪,帝宥之,使裒夷散,複圖進取。
盧雅自負以天下為己任,然用兵本非所長,其佐李揖劉秩等皆儒生,未嘗更軍旅,盧每詫曰:彼曳落河雖多,能當我劉秩乎?”(《房盧列傳》)薦為郎官代宗時,州刺史月俸至千缗,方鎮所取無藝,而京官祿寡薄,自方鎮入八座,至謂罷權。
薛邕由左丞貶歙州刺史,家人恨降之晚。
崔甫任吏部員外,求為洪州别駕,使府賓佐,有所忤者,薦為郎官,其當遷台閣者,皆以不赴取罪去。
(《李泌列傳》)疊署二封李澄始封隴西公,後乃進王爵,每上章必疊署二封,士大夫笑其野。
(《李澄列傳》)衆請俟免喪窦參遷奉先尉,男子曹芬兄弟隸北軍,醉,暴其妹,父救不止,恚赴井死。
參當兄弟重辟,衆請俟免喪,參曰:父由子死,若以喪延,是殺父不坐。
”皆榜殺之,一縣畏伏。
(《窦參列傳》)目為喜鵲窦申參族子也,為給事中,參親愛每除吏,多訪申,申因得招賂,漏禁密語,故申所至,人目為喜鵲。
帝聞以戒參,且曰:是必為累,不如斥之。
”參以情訴曰:臣無缰子姓,申雖疏屬,無他惡。
”帝曰:汝雖自保,如外言何。
”參固陳丐。
(同上)
遺矢于地孫李元平陶公達張劉承誡率輕薄子,遊關播門下,能侈言誕計,以功名自喜。
播謂皆将相材,數請帝用之。
元平本宗室疏裔,好論兵,鄙天下士大夫無可者,人人怨疾之。
李希烈叛,帝以汝州據賊沖,刺史疲軟不勝任,播盛稱元平,帝召見,拜左補阙,不數日檢校吏部郎中、兼汝州别駕,知州事。
元平始至,募士築郛浚隍,希烈陰使亡命應募,凡納數百人,元平不寤,賊遣李克誠以精騎薄城,募者内應,縛元平馳見希烈,遺矢于地,希烈以其渺小無須,戲克誠曰:使爾取元平,乃以其子來邪?”因罵曰:盲宰相使汝當我,何待我淺邪?”僞署禦史中丞,播聞詫曰:“元平事濟矣。
”謂必覆賊而建功也,左右笑之。
無何,僞署為宰相,有告其貳者,元平斷一指自誓。
公達等以元平屈賊,皆廢不用。
(《關播列傳》)有司通醜韋绶檢校戶部尚書,為山南西道節度使,入辭請門戟十二以行,又乞賜錢二百萬,官子元鼎太常丞。
帝以舊恩許之。
绶耄而貪,不能事軍政,綱紀亂弛,卒贈尚書右仆射。
帝遣中人吊其家,有司谥通醜,故吏以為言,改缪醜,不報罷。
(《韋绶列傳》)銀杯羽化矣柳公權善書,公卿以書贶遺蓋钜萬,而主藏奴或盜用,嘗貯杯盂一笥,鄊識如故,而器皆亡,奴妄言叵測者,公權笑曰:銀杯羽化矣。
”不複诘,唯研筆圖籍,自砲秘之。
(《柳公權列傳》)仰給縣官馬萬蹄鄭餘慶奏議,類用古語,如仰給縣官馬萬蹄,有司不曉何等語,人訾其不适時。
(《鄭餘慶列傳》)已而複冠韋渠牟,京兆萬年人,工部侍郎述從子也,少警悟,工為詩,李白異之,授以古樂府,去為道士不終,更為浮屠,已而複冠,浙西韓蟦表試校書郎,進至四門博士。
自稱儒者王锷初附太原王罖為從子,以婚閥自高,罖子弟亦藉锷多得官。
又嘗讀春秋,自稱儒者,士頗笑之。
(《王锷列傳》)襄樣節度初,襄有髹器。
天下以為法。
至于頁為節度使驕蹇,故方帥不法者,号襄樣節度。
(《于頁由由列傳》)當以自求字仆李逢吉素厚待茅,嘗與書曰:足下當以自求字仆,吾當以利見字君。
”辭頗猥昵。
(《李逢吉列傳》)字三缣裴度修福先寺,将立碑,求文于白居易,皇甫怒曰:近舍而遠取居易,請從此辭。
”度謝之,即請鬥酒,飲酣,授筆立就,度贈以車馬缯彩甚厚,大怒曰:自吾為顧況集序,未嘗許人,今碑字三千,字三缣,何遇我薄邪?”度笑曰:不羁之才也。
”從而酬之。
嘗為蜂螫指,購小兒斂蜂,搗取其液。
一日,命其子錄詩,一字誤,诟躍呼杖,杖未至,齧其臂血流。
(《皇甫列傳》)詐窮得罪開成中,蕭本詐窮得罪,诏韋博與中人籍其财,中人利寶玉,欲竊取去,博奪還,簿無遺赀。
(《韋博列傳》)二歲乃得見王涯從弟沐,客江南困窮,來京師谒涯二歲乃得見,許以祿仕,難作亦死。
(《王涯列傳》)造榜天也帝嘗作賦,诏學士皆和,獨陸最先就,帝覽之,歎曰:貞元時,陸吳通元兄弟善内廷文書,後無繼者,今朕得之。
”始得舉進士,時方遷幸,而六月榜出,至是每甚暑他學士辄戲曰:造榜天也。
”以譏進非其時。
(《陸列傳》)仆前不責孫翭性通簡,不矯饬,嘗曰:士苟有行,不必以己長形彼短,己清彰彼濁。
”每對客,奴童相诟曳仆于前不之責,曰:若特怒,心即自撓矣。
”(《朱樸列傳》)月有獲焉陽城服用無赢副,客或稱其佳可愛,辄喜舉授之。
有陳苌者,侯其得俸,常往稱錢之美,月有獲焉。
(《陽城列傳》)其卦三百六十五張志和居江湖,自稱煙波釣徒,著元貞子,亦以自号,有韋詣者。
為撰内解,志和又著太易十五篇,其卦三百六十五。
(《隐逸列傳》)以瓦為之谷那律,魏州昌樂人,貞觀中,累遷國子博士,淹識群書,褚遂良嘗稱為“九經庫”,遷谏議大夫,兼弘文館學士,從太宗出獵,遇雨沾漬,因問曰:油衣若為而無漏邪?”那律曰:以瓦為之當不漏。
”帝悅其直,賜帛二百段。
(《儒學列傳》)味道必死杜審言字必簡,襄州襄陽人,晉征南将軍預遠裔,擢進士,為隰城尉,恃才高,以傲世見疾。
蘇味道為天官侍郎,審言集判出,謂人曰:味道必死。
”人驚問故,答曰:彼見吾判且羞死。
”又嘗語人曰:吾文章當得屈宋作衙官。
吾筆當得王羲之北面。
”其矜誕類此。
(《文藝列傳》)甚為造化小兒相苦杜審言病甚,宋之問武平一等省候何如,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