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六

首頁
    大笑,與妻趙俱斬獨柳下。

    (同上) 有飨者我必醉當是時,天下貢輸不入,獨董昌賦外獻常參倍,旬一遣以五百人為率,率給一刀,後期即誅,朝廷賴其入,故累拜檢校太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爵隴西郡王,視诏書訖,字償一缣。

    歸當制官,而小人意足,蜪自侈大,托神以詭衆,始立生祠,刳香木為軀,内金玉,執素為肺腑,冕而坐,妻媵侍别帳,百倡鼓吹于前,屬兵列護門,屬州為土馬獻祠下,列牲牢祈請,或绐言土馬若嘶且汗,皆受賞。

    昌自言有飨者我必醉。

    蝗集祠旁,使人捕沈鏡湖,告曰不為災。

    客有言嘗遊吳隐之祠,止一偶人,昌聞怒曰:我非吳隐之比。

    ”支解客祠前。

    (同上) 新五代史與卿等不任大慶出帝皇後馮氏,初寡居,有色,出帝悅之。

    高祖崩,梓宮在殡,出帝納之以為後。

    是日,以六宮仗衛、太常鼓吹,命後至西禦莊,見于高祖影殿,群臣皆賀,帝顧謂馮道等曰:皇太後之命,與卿等不任大慶。

    ”群臣出,帝與皇後酣飲歌舞,過梓官前,而告曰:皇太後之命,與先帝不任大慶。

    ”左右皆大笑,帝亦自絕倒,顧謂左右曰:我今日作新女婿何似。

    ”皇後與左右皆大笑,聲聞于外。

    (《晉家人傳》)翔頗患之太祖破徐州得時溥寵姬劉氏,愛幸之。

    劉氏故尚讓妻也,乃以妻翔,翔已貴,劉氏猶侍太祖,出入卧内,如平時,翔頗患之,劉氏诮诩曰:爾以我嘗失身于賊乎?尚讓黃家宰相,時溥國之忠臣,以卿門地,猶為辱我,請從此訣矣。

    ”翔以太祖故,謝而止之。

    劉氏車服驕侈,别置典谒,交結藩鎮,權貴往往附之,寵信言事,不小于翔,當時貴家,往往效之。

    (《梁臣傳》)号恸而去當郭崇韬用事時,自宰相豆盧革韋悅等,皆傾附之。

    崇韬父諱弘,革等即因他事奏改弘文館為崇文館,以其姓郭,因以為子儀之後。

    崇韬遂以為然,其伐蜀也過子儀墓,下馬号恸而去,聞者頗以為笑。

    (《唐臣傳》)思得善歌者符存審字德詳,陳州宛邱人也。

    初名存,少微賤,嘗犯法當死,臨刑指旁壞垣顧主者曰:願就死于彼,冀得垣土覆屍。

    ”主者哀而許之,為徙垣下。

    而主将方飲酒,顧其愛妓,思得善歌者,佐酒妓言有符存,常為妾歌甚善,主将馳騎召存審,而存審以徙垣下故,未加刑,因往就召,使歌而悅之,存審因得不死。

    (同上) 論者未有偶耳史氏世為将,而匡翰好讀書,尤喜春秋三傳,與學者講論,終日無倦。

    義成軍從事關徹尤嗜酒,嘗醉罵匡翰曰:近聞張彥澤脔張式,未見史匡翰斬關徹,天下論者未有偶耳。

    ”匡翰不怒,引滿自罰,而慰勉之,人皆服其量。

    (同上) 不襪而靴走廷中李仁矩不知其世家,少事明宗為客将,明宗即位,以為客省使、左衛大将軍,明宗祀天南郊,東西川當進助禮錢,使仁矩趨之,仁矩恃恩驕恣,見藩臣不以禮,東川節度使董璋,置酒召仁矩,仁矩辭醉不往,于傳舍與娼妓飲,璋怒,率牙兵露刃之傳舍,仁矩惶恐,不襪而靴走廷中,璋責之曰:爾以西川能斬李嚴,謂我獨不能斬爾邪?”顧左右牽出斬之,仁矩涕泣拜伏謝罪,乃止。

    明日,璋置酒召仁矩,見其妻子,以厚謝之。

    (同上) 所謂似是而非者也莊宗已即帝位,議擇宰相,而盧汝弼、蘇循已死,次節度判官盧質當拜,而質不樂任事,乃言豆盧革。

    盧程皆故唐時名族,可以為相。

    莊宗以程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

    是時,朝廷新造,百度未備,程革拜命之日,肩輿導從,喧呼道中,莊宗聞其聲以問左右,左右對曰:宰相擔子入門。

    ”莊宗登樓視之,答曰:所謂似是而非者也。

    ”程奉皇太後冊自魏至太原,上下山險,所至州縣,驅役丁夫,官吏迎拜,程坐肩輿自若,少忤其意,必加笞辱。

    人有假驢夫于程者,程帖興唐府給之,府吏啟無例,程怒笞吏背。

    少尹任圜莊宗姊婿也,詣程訴其不可,程戴華陽巾,衣鶴氅,據幾決事,視圜罵曰:爾何蟲豸,恃婦家力邪?宰相取給州縣,何為不可。

    ”圜不對而去,夜馳至博州,見莊宗,莊宗大怒,謂郭崇韬曰:朕誤相此癡物,敢辱予九卿。

    ”趣令自盡,韬亦欲殺之,賴盧質力解之,乃罷為右庶子。

    莊宗入洛,程于路墜馬中風卒,贈禮部尚書。

    (同上) 沒字碑任圜與安重誨鄭珏孔循議擇當為相者,圜意屬李琪,而珏循雅不欲琪為相,謂重誨曰:李琪非無文藝,但不廉耳。

    宰相,端方有器度者,足以為之,太常卿崔協可也。

    ”重誨以為然,他日,明宗問誰可相者,重誨即以協對,圜前奏曰:重誨未谙朝廷人物,為人所賣,天下皆知崔協不識文字,而虛有儀表,号為‘沒字碑。

    ’。

    臣以陛下誤加采擢,無功幸進,比不知書,以臣一人取笑足矣,相位有幾,豈容更益笑端?”(同上) 引漢李陵書以譏之莊宗滅梁,遣蕭希甫宣慰青齊,希甫始知其母已死,而妻袁氏亦改嫁矣,希甫乃發哀服喪居于魏州,人有引漢李陵書以譏之曰:老母終堂,生妻去室。

    ”時皆傳以為笑。

    (同上)。

     若毛錐子安足用哉周太祖出鎮魏州,史弘肇議帶樞密以行,蘇逢吉楊以為不可,弘肇恨之,明日,會飲窦貞固第,弘肇曆聲舉爵屬太祖曰:昨日廷論,何為異同?今日與公飲此。

    ”逢吉與亦舉大爵曰:“此國家事也,何必介意乎?”遂懼飲髃。

    弘肇曰:安朝廷,定禍亂,直須長槍大劍,若毛錐子安足用哉!”三司使王章曰:無毛錐子,軍賦何從集乎?”毛錐子蓋言筆也。

    弘肇默然。

    他日,會飲章第,酒酣,為手勢令,弘肇不能為,客省使閻晉卿坐次弘肇。

    屢救之。

    蘇逢吉戲曰:坐有姓閻人,何憂罰爵。

    ”弘肇妻閻氏本酒家傭,以為譏己,大怒,以醜語诟逢吉,逢吉不校。

    弘肇欲毆之,逢吉先出,弘肇起索劍欲追之,楊泣曰:蘇公,漢宰相,公若殺之,置天子何地乎?”弘肇馳馬去,送至第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