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其父竊羊而谒之上,上執而将誅之,直躬者請代之。
将誅矣,告吏曰:父竊羊而谒之,不亦信乎?父誅而代之,不亦孝乎?信且孝而誅之,國将有不誅者乎?”荊王聞之,乃不誅也。
孔子聞之曰:異哉!直躬之為信也,一父而載取名焉。
”(《仲冬紀當務篇》)子肉也我肉也齊之好勇者,其一人居東郭,其一人居西郭,卒然相遇于,曰:姑相飲乎?”觞數行,曰:“姑求肉乎?”一人曰:子肉也,我肉也,尚胡革求肉而為?”于是具染而已。
(注:染,豉醬也。
)因抽刀而相,至死而止。
(同上)
遽契其舟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
”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慎大覽察今篇》)此其父善遊有過于江上者,見人方引嬰兒而欲投之江中,嬰兒啼,人問其故,曰:此其父善遊。
”(同上)
徒見金耳齊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見人操金,攫而奪之,吏搏而束縛之,問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對吏曰:殊不見人,徒見金耳。
”(《先識覽去宥篇》)此必無所更買矣洧水甚大,鄭之富人有溺者,人得其死(注:癛”字寫脫)者,富人請贖之,其人求金甚多,以告鄧折,鄧折曰:安之,人必莫之賣矣。
”得死者患之,以告鄧析,鄧析又答之曰:安之,此必無所更買矣。
”(《審應覽離謂篇》)死顧可以見人乎齊有事人者,所事有難而弗死也,遇故人于塗,故人曰“固不死乎?”對曰:然。
凡事人以為利,死不利,故不死。
”曰:子尚可以見人乎?”對曰:子以死為顧可以見人乎?”(同上)
子豈不得哉宋有澄子者,亡缁衣,求之塗,見婦人衣缁衣,援而弗舍,欲取其衣,曰:今者,我亡缁衣。
”婦人曰:公雖亡缁衣,此實吾所自為也。
”澄子曰:子不如速與我衣。
昔吾所亡者,紡缁也。
今子之衣,禅缁也。
以禅缁當紡缁,子豈不得哉?”(《淫辭篇》)詩豈曰恺悌新婦哉白圭新與惠子相見也,惠子說之以強,白圭無以應。
惠子出,白圭告人曰:人有新取婦者,婦至宜安矜,煙視媚行,豎子操蕉火而钜,新婦曰:蕉火大钜。
’入于門,門中有斂陷,新婦曰:‘塞之,将傷人之足。
’此非不便之家氏也,然而有大甚者。
今惠子之遇我尚新,其說我有大甚者。
”惠子聞之曰:不然。
詩曰:恺悌君子,民之父母。
’恺者大也,悌者長也,君子之德,長且大者,則為民父母。
父母之教子也,豈待久哉?何事比我于新婦乎?詩豈曰:恺悌新婦’哉?”(《不屈篇》)今夜辱吾齊莊公之時,有士曰賓卑聚,夢有壯子,白缟之冠,丹績之衤旬,東布之衣,新素履,墨劍室,從而叱之,唾其面。
惕然而寤,徒夢也,終夜坐不自快。
明日,召其友而告之,曰:吾少好勇,年六十而無所挫辱,今夜辱吾,将索其形期得之,則可,不得,将死之。
”每朝與友俱立乎衢,三日不得,卻而自殺。
(《離俗覽》)為天下惜死戎夷違齊如魯,天大寒而後門,與弟子一人宿于郭外,寒愈甚,謂其弟子曰:子與我衣,我活也,我與子衣,子活也。
我國士也,為天下惜死,子不肖人也,不足愛也,子與我子之衣。
”弟子曰:夫不肖人也,又惡能與國士之衣哉?”戎夷太息歎曰:嗟夫!道其不濟夫!”解衣與弟子,夜半而死,弟子遂活。
(《恃君覽長利篇》)喜效人之子女至昆弟狀梁北有黎邱,邱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癙昆弟之狀。
邑丈人有之市而醉歸者,黎邱之鬼,效其子之狀,扶而道基苦之。
丈人歸,酒醒,而诮其子曰:吾為汝父也,豈謂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觸地曰:孽矣,無此事也。
昔也往責于東邑人,可問也。
”其父信之,曰:“讠喜,是必夫奇鬼也。
我固嘗聞之矣。
”明日,端複飲于市,欲遇而剌殺之,明旦之市而醉,其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丈人望其真子,拔劍而刺之。
(《慎行論疑似篇》)帶益三副矣齊盡王亡居衛,謂公玉丹曰:我何如主也。
”公玉丹對曰:王賢主也。
臣聞古人有辭天下而無恨色者,臣聞其聲,于王而見其實。
王名稱東帝,實辨天下,去國居衛,容貌充滿,顔色發揚,無重國之意。
”王曰:善哉!丹知寡人!寡人自去國居衛也,帶益三副矣。
”(《貴直論過理篇》)鄉之死者宜矣齊攻宋,宋王使人候齊寇之所至,使者還曰:齊寇近矣,國人恐矣。
”左右皆謂宋王曰:此所謂肉自生蟲者也,以宋之強,齊兵之弱,惡能如此?”宋王因怒而诎殺之。
又使人往視齊寇,使者報如前,宋王又怒诎殺之。
如此者三,其後又使人往視,齊寇近矣,國人恐矣,使者遇其兄曰:“國危甚矣,若将安适?”其弟曰:為王視齊寇,不意其近,而國人恐如此也。
今又私患鄉之先視齊寇者,皆以寇之近也報而死,今也報其情死,不報其情又恐死,将若何?”其兄曰:如報其情,有且先夫死者死,先夫亡者亡。
”于是報于王曰:殊不知齊寇之所在,國人甚安。
”王大喜,左右皆曰:鄉之死者宜矣。
”王多賜之金。
寇至,王自投車上馳而走,此人得以富于他國。
(《壅塞篇》)寡人固生而有之也齊王欲以淳于髡傅太子,髡辭曰:臣不肖,不足以當此大任也。
王不若擇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