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門郎,巨倫心惡之。
至五月五日,會集官僚,令巨倫贈詩,巨倫乃曰:五月五日時,天氣已大熱,狗便呀欲死,牛複喘吐舌。
”以此自晦,獲免。
(《崔辯列傳》)汝初未食鼈崔弘度,隋仁壽中檢校大府卿,每誡其僚吏曰:人當誠恕,無得欺诳。
”皆曰諾。
後嘗食鼈,侍者八九人,弘度問之曰:鼈美乎?”人懼之,皆曰美。
弘度大罵曰:庸奴何敢诳我,汝初未食鼈,安知其美?”俱杖之八十。
官屬百工,見之莫不汗流,無敢欺隐。
時有屈突蓋為武侯車騎,亦嚴刻,長安為之語曰:甯飲三鬥醋,不見崔弘度;甯灸三鬥艾,不逢屈突蓋。
”(同上)
兩人擎裾而入崔暹遷禦史中尉,齊文襄欲假暹威勢,諸公在坐,朝令暹後通名,因待以殊禮。
暹乃高視徐步,兩人擎裾而入,文襄分廷對揖,不讓席而坐,觞再行,便辭退,文襄曰:下官薄有蔬食,公少留。
”暹曰:适受敕,在台檢校。
”遂不待食而去,文襄降送之。
旬日後,文襄與諸公出之東山,遇暹在道,前驅為赤棒所擊,文襄回馬避之。
(《崔挺列傳》)講義兩行得中郎崔暹子達拿,年十三,暹令儒者權會教其解周易兩字,乃集朝貴名流,命達拿高坐開講,同郡眭仲讓陽屈服之,暹用仲讓為司徒中郎。
邺下為之語曰:講義兩行得中郎。
”(同上)
爾愛仆射時宜勿飲酒李元忠雖處要任,初不以物務幹懷,唯以聲酒自娛,大率常醉,家事大小,了不關心,園庭羅種果藥,親朋尋詣,必留連宴賞,每挾彈攜壺,遨遊裡,每言:甯無食,不可使我無酒。
阮步兵吾師也,孔少府豈欺我哉。
”後自中書令複求為太常卿,以其有音樂而多美酒。
故神武欲用為仆射,文襄言其放達常醉,不可委以台閣。
其子搔聞之,請節酒,元忠曰:我言作仆射,不勝飲酒樂,爾愛仆射時,宜勿飲酒。
”(《李靈列傳》)共車千秋分一字耳李繪,武定初兼散騎常侍,為聘梁使主,梁武問高相今在何處?異獺若為形容?高相作何經略?”繪敷對明辯,梁武稱佳。
與梁人汛言氏族,袁狎曰:未若我本出自黃帝,姓在十四之限。
”繪曰:兄所出雖遠,當共車千秋分一字耳。
”一坐皆笑。
(同上)
子玉以還雕龍絕矣李緯為尚書南主客郎,前後接對凡十八人,梁謝蔺來聘,使緯勞之,蔺問安平諸崔,緯曰:“子玉以還,雕龍絕矣。
”崔暹聞之怒,緯詣門謝之,暹上馬不顧。
緯語人曰:雖失要人意,聘梁使不得舍我。
”(同上)
儒五星也客問三教優劣,李士謙曰:佛,日也;道,月也;儒,五星也。
”客不能難而止。
(《李孝伯列傳》)為穆紹求福李肅字彥邕,位員外常侍。
初谄附侍中元晖,後以左道事侍中穆紹,常裸身披發,畫腹銜刀,于隐屏處為紹求福,故紹悅之,薦為黃門郎。
(《李裔列傳》)作得李長史一腳指不李幼廉性聰敏,累遷齊文襄骠騎府長史,文襄薦為濟州儀同府長史,又遷瀛州長史,神武行經冀部,總合河北六州文籍,商榷戶口增損,親自部分,多在馬上征責文簿,指影取備,事非一緒。
幼廉應機立成,恒先期會,為諸州準的,神武深加慰勉,乃責諸人曰:碎卿等諸人,作得李長史一腳指不?”是時,諸人并謝罪,幼廉獨前拜恩,觀者鹹歎美之。
神武還并州,以告文襄,文襄喜謂人曰:吾是知人矣。
”(《李義深列傳》)闾本名驢高闾早孤,少好學,博綜經史,下筆成章,少為車子,送租至平城,修剌詣崔浩,浩與語奇之,使為謝中書監表,明日,浩曆租車,過駐馬呼闾,諸車子皆驚,闾本名驢,浩乃改為闾而字閻士焉,由是知名。
(《高闾列傳》)奉敕遊學段承根,父晖字長祚,身長八尺餘,師事歐陽湯,湯甚器重之。
有一童子與晖同志,後二年,童子辭歸,從晖請馬,晖戲作木馬與童子,甚悅,謝恽曰:吾太山府君子,奉敕遊學,今将歸,煩子厚贈,無以報德,子後至常伯封侯,非報也,且以為好。
”言終,乘馬騰虛而去,晖乃自知必将貴,仕乞伏熾盤為禦史大夫、西海侯。
(《段承根列傳》)固大癡宋遊道除司州中從事,時将還邺,會霖雨,行旅擁于河橋,遊道于幕下朝夕宴歌,行者曰:“何時節作此聲也?固大癡。
”遊道應曰:亦何時節而不作此聲也?亦大癡。
”(《宋繇列傳》)稱族弟遊山宋遊道重交遊,其友李獎二子構訓居貧,遊道後令其求三富人死事判免之,凡得錢百五十萬,盡以入構訓,其使氣黨俠如此。
時人語曰:遊道猕猴面,陸操蝌蚪形,意識不關見,何謂醜者必無情。
”構嘗因遊道會客,因戲之曰:賢從在門外,大好人,宜自迎接。
”為通名稱族弟遊山。
遊道出見之,乃猕猴而衣帽也,将與構絕,構謝之,豁然如舊。
(同上)
王氏世鼻初,崔浩弟恬聞慧龍王氏子,以女妻之,浩既婚姻,及見慧龍曰:信王家兒也。
”太原王氏世鬦鼻,江東謂之“鬦王”,慧龍鼻漸大,浩曰:真貴種矣。
”數向諸公稱其美。
(《王慧龍列傳》)并留奴王瓊女适範陽盧道亮,不聽歸其夫家。
女卒,哀恸無已,瓊自葬之别所,冢不即塞,常于圹内哭泣,久之乃掩,當時深怪之。
加以聾疾,每見道俗,乞丐無已,造次見之,令人笑愕。
道逢太保廣平王懷,據鞍抗禮,自言馬瘦,懷即以乘馬并乘具與之。
嘗詣尚書令李崇,騎馬至其黃閣,見崇子世哲,直問繼伯在否,崇趨出,瓊乃下。
崇儉而好以紙帖衣領,瓊哂而掣去之。
崇小子青肫嘗盛服就褫之,崇亦不恨。
領軍元義使奴遺瓊馬,瓊并留奴。
尚書琅邪王誦聞之,笑曰:東海之風,于茲堕矣。
”(同上)
洗手焚香閉目誦之隋文帝時,有人于黃鳳泉浴,得二白石,頗有文理,王劭遂附其文以為字,複言有諸物象而上奏曰:其大玉有日月、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