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四章

首頁
     “都說皇上的病,怕是,怕是不好。

    萬一有個……。

    ” “萬一怎麼樣?” “萬一出了大事,又得老佛爺操心。

    ”崔玉貴說:“這都是私下在談的話。

    ” “自然是私下談,還能公然議論嗎?”慈禧太後又問:“你還聽見些什麼?” “再就是胡猜。

    ”崔玉貴嗫嚅着說。

     “胡猜?”慈禧太後把金鑲的牙筷放了下來,很注意地問: “猜什麼?是猜誰該當皇上?” 崔玉貴面現驚惶,偷觑了觑,方始吃力地答一聲:“是!” “怎麼說呢?”慈禧太後又把筷子拿了起來,眼也不看他,而且是信口而問的聲音。

     “奴才不敢說。

    ” “不要緊!隻當聊天。

    ” “有人說,再立一位皇上,得要一上來就能辦事的,免得老佛爺操心。

    說是什麼‘國賴長君’。

    ” “不錯,有這話!”慈禧太後怕崔玉貴不敢惹是非,不肯再往下說,聲音越發柔和了,“他們提了名字沒有,誰是一上來就能辦事的?” “有人說,倫貝子合适;有人說,小恭王不錯;還有人說,振大爺也可以當皇上。

    ” 慈禧太後把這三個人的名字,緊記在心,随又問道:“還提了别人沒有?” “奴才隻聽人提過這三個名字。

    ” “是誰提的啊?” 崔玉貴就怕問到這句話!他本是以意為之,借此作一試探,希望能從慈禧太後口中探知屬意之人,趁早燒燒冷竈。

    那知試探沒有結果,自己最害怕的事卻出現了!隻好跪了下來說:“聖明不過老佛爺,信口胡說的話,作不得準。

    ” 慈禧太後知道,逼急了,崔玉貴會胡攀,而且一定要追問來源,讓人存了戒心,以後就不容易聽到新聞了。

    因而付之一笑,說一聲:“起來吧!你隻聽見什麼,擱在肚子裡就是。

    ” 同樣地,慈禧太後也是将這些帝位誰屬的揣測,放在心裡,一個人默默地作打算。

    溥偉、溥倫都不足為憂,倒是擁立載振之說,她覺得甯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如果自己要有所舉動,這一點不可不防。

     事情是很明白的,如果擁立載振,必出于袁世凱的主謀,而袁世凱所恃者,無非北洋新軍。

    駐紮在南苑的第六鎮,可能會成心腹之患,首當下手。

     于是,慈禧太後特意召見陸部尚書兼第一鎮統制鐵良。

    第二天便由鐵良下令,以演習行軍為名,将第六鎮與駐易州涞水的第一鎮,對調駐防。

    接着,又有一個機會可以遣開慶王奕劻,理藩部尚書達壽,赍呈達賴喇嘛所送的一尊佛像,據說将這尊佛像供奉在普陀峪“萬年吉地”的地宮,可以祓除不祥,益增聖壽。

    慈禧太後決定命奕劻去幹這個差使。

     “普陀峪的工程要驗收,這尊佛像也要送去安置。

    ”慈禧太後說:“派别人去我不放心,你辛苦一趟吧!” 奕劻大感意外,也大感為難,很委婉地說:“如今皇太後、皇上都是聖躬違和,奴才似乎不宜離京。

    ” “怕什麼!這兩天我不見得就會死!”話一出口,慈禧太後自覺過于負氣,因而又放緩了聲音說:“今天我覺得好多了! 無論如何,你要照我的話辦。

    ” 這還能說什麼?奕劻隻有答應一聲:“是!”下一天,十月十四一早動身出京。

     慈禧太後估計奕劻此去東陵,一往一複,加上安置佛像,驗收工程,總得十天工夫。

    有此十天,大事可定,但在诏告天下之前,應該想法子能讓臣下見皇帝一面,親眼看到皇帝奄奄一息的病容,覺得她早擇繼統之人,确是明智之舉。

     可是,皇帝是不是真的奄奄一息呢?慈禧太後特為派人去探視,得到的回奏是:從十月十一開始,皇帝的病又添了幾分,瘦得很厲害,氣色極壞,已經七、八天沒有大解,肝火極旺。

     是這副模樣,不妨讓臣下看一看。

    于是十月十六日一早,她告訴李蓮英說:“你叫人傳話給軍機,今天在瀛台召見,我順便看看皇上去。

    ” 等李蓮英派人傳了懿旨,軍機大臣無不覺得事不尋常,紛紛揣測慈禧太後此舉的用意。

    張之洞一向以調和兩宮自任,凡事往好處去想,“沒有别的!慈聖不放心皇上的病,親臨探視,順便就在瀛台召見。

    ”他說:“母慈子孝,但願歲歲年年如今日!” 袁世凱在心裡冷笑,拿起這天召見的名單來看,第一個便是他的舊部,新任直隸提學使傅增湘,于是悄悄溜了出來,在走廊上招招手将貼身聽差喚來,低聲囑咐:“快去請傅大人來!” 這傅增湘字沅叔,四川江安人,戊戌那年點的翰林,未曾散館,便逢庚子那場天翻地覆的禍亂,避地天津,入了北洋幕府,與嚴修一起為袁世凱辦學務,在天津以興辦女學校聞名。

    這年九月間奉旨簡授直隸提學使,開辦京師女子師範學堂,決定親自到浙江去招生,動身之前,奉旨陛見請訓。

    此時正在勤政殿外待命,忽然得到消息,說在瀛台召見,不由得大起恐慌。

    原來殿廷大小廣狹,寶座安設之處,各各不同,進殿以後,應該怎麼走,到什麼地方止步,朝那個方向跪下,事先都要打聽明白,不然就會失儀。

    如今改了地方,對瀛台的格局布置,一無所悉,真不知該怎麼應付了! 因此,聽說袁世凱相邀,請教有人,正中下懷,傅增湘随即疾步而去。

     到得軍機直廬,袁世凱還守在走廊上,望影趨迎,脫略禮節,開門見山的低聲說道:“沅叔!半個月了,除了請脈的醫生以外,外廷臣子你是第一個能見皇上的人,聖躬如何,務必請你細心觀察。

    ” “宮保,”傅增湘皺着眉回答說:“隻怕我自顧不暇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