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濤,你念吧!”孫家鼐說:“念完了公議,十中選三,再交廷議,就一定允當了。
”
于是張之洞念道:“‘任賢緻遠曰明;聰明睿哲曰獻。
’獻字不好!”他說了這一句,接着又念:“沈幾燭隐曰淵;空安中外曰定;裕以安民曰甯;柔德安衆曰靖;威儀悉備日欽……。
”
下面還有三個字,張之洞就不念了,眼向上望,口中念念有詞,顯然的,他是在推敲這個“欽”字。
“先拿不用的去掉”孫家鼐說“我也覺得‘獻’字不好!
凡列朝末代帝後的谥法、廟号,務須避忌。
”
“宋欽宗不算末代之君吧?”張之洞脫口便問。
“不算!”世續答說:“欽宗有弟接位,而且還有南宋。
怎麼能說是末代之君?”
“說得是!”張之洞招招手,“勞駕,那位拿會典我看看!”
這部會典的字極小,張之洞拿挂在衣襟上的放大鏡照着,好不容易才找到“欽”字的說明,一面看,一面點頭,是很滿意的神情。
“我看不用十中選三了,十中選用,唯欽字為不可易!”他提高了聲音說:“各位請看:‘威儀悉備曰欽;夙夜祗畏曰欽;敬慎萬幾曰欽。
’垂簾聽政,雖後而帝,自是‘威儀悉備’,而夙夜祗畏;敬慎萬幾’,正見得大行太皇太後,亦知垂簾非祖制,迫于情勢,不得已而為之,故而戒慎恐懼如此!”張之洞越講越得意,拍手頓足地笑着說“妙啊!這個欽字,天造地設,仿佛早就為慈聖預備好了!”
一時眼淚鼻涕,無法自禁,沾得白中帶黃的胡子上,亮晶晶發光,他從袖中掏出一塊已成灰色手絹擦眼擦鼻子,搞得一塌糊塗,惹得下坐諸人,都忍不住想笑。
于是吳士鑒開玩笑似的附和:“中堂,還有妙的喽!”他用一口杭州話說:“後谥中也有欽字:‘威儀悉備曰欽,神明俨翼曰欽!’神明俨翼,豈非形容入妙?”
“是啊!”張之洞一點不覺得他有開玩笑的意味,很鄭重地問孫家鼐:“欽字如何?萬不可易吧!”
他已說了萬不可易,孫家鼐還能說什麼?點點頭不答。
“好是好!可惜,犯重了!”鹿傳霖說:“徽号中有個欽字了。
”
“這倒不要緊!”這一次世續的腦筋比鹿傳霖來得清楚:
“孝聖憲皇後的尊谥中,不有兩個‘聖’字嗎?”
“這一說,更無疑義。
”張之洞說:咱們再拟最後四個字!”
最後四字,實際上隻拟兩字,因為天、聖二字是現成的。
大緻“天”字指先帝,“聖”字指當今皇帝,所以太後的尊谥,用此四字,必得在“相夫教子”這句話中去揣摩,可以不受《鴻稱通用》的限制。
“這四個字雖是照例文章,其實大有講究。
”張之洞又發議論了:“‘天’上一字,要切太後的身分;‘聖’上一字,要能表明跟今上的關系。
譬如孝靜成皇後,用‘弼天撫聖’四字,就是一個好例子。
”
原來文宗的生母孝全成皇後,初封全嫔,逐步晉封,成為繼後,至道光二十年,以三十三歲的盛年,忽然暴崩,傳說是婆媳不和,皇後之死,出于自盡。
其時文宗年方十歲,由皇六子恭王的生母靜貴妃所撫養,晉為皇貴妃,卻不曾象孝全皇後那樣,正位中宮,據說亦因宣宗痛孝全死于非命,所以不再立後。
道光三十年正月,宣宗崩逝,遺旨封皇六子為恭親王。
文宗即位,尊皇貴妃為皇考康慈皇貴太妃,居壽康宮。
皇貴太妃大為失望,因為她本來可望繼位為皇後,隻以宣宗對孝全皇後有那麼一般隐痛,以緻受屈。
如今她不能正位的障礙已不存在,而文宗又該報答撫養之恩,尊之為皇太後,情理允當,而于禮亦無不合,而居然如此,豈不令人寒心。
據說文宗與比他小一歲的恭王,原有心病,不肯尊養母為太後,多少有些意氣在内。
這樣到了鹹豐五年,皇貴太妃身染沉疴,一天,文宗去探病,迎面遇見恭王自内而出,便問病勢如何?恭王跪奏,且泣且言,道是病已不救,看樣子是要等有了封号,才會咽氣。
已經貴為皇貴太妃,再有封号,當然是尊為皇太後。
文宗一時還沒有工夫考慮,隻“哦,哦”地應聲,示意聽到了。
而恭王卻起了誤會,将未置可否的表示,錯誤為已經允許,他這時是“首揆”,一回到軍機處,便傳旨預備尊封的禮節。
及至禮部具奏,文宗大為惱怒,不過他亦很理智,知道決不能拒絕,否則在病中的皇貴太妃,受此刺激,立刻就會斷氣。
因而準奏,尊養母為“康慈皇太後”,這是七月初一的事,隔了八天,康慈皇太後駕崩。
這下,文宗沒有顧忌了。
他自己雖仍照儀禮,持服百日,但禮部所奏康慈皇太後喪儀,則大加删減。
最重要的是兩點:
一是不祔廟;二是不系宣宗谥。
不祔廟是神主不入太廟。
太廟是極嚴肅的禁地,有無這位太後的神主,誰也看不到,但不系帝谥,則天下共知,這位太後不是“正牌”。
宣宗尊谥末一字為“成”,所以皇太後應稱“成皇後”。
康慈太後的尊谥為“孝靜康慈弼天輔聖皇後”,并無成字。
這在明朝有此規矩,皇帝的生母為妃嫔,如果及身而見親子即位,則母以子貴,自然被尊為皇太後,倘或死在親子即位以前,則追尊為後,但不系帝谥,以别嫡庶。
文宗的用意在此,卻不肯擔承薄情的名聲,凡此減損喪儀,都托詞是太後的遺命。
兄弟猜嫌的迹象,不止于此,十一天以後,文宗以“辦理皇太後喪議疏略”為由,命恭王退出軍機,回上書房讀書。
本來親如一母所生,至此,文宗拿恭王跟所有的弟弟一樣看待了。
及至辛酉政變成功,穆宗即位不久,為了報答恭王的功勞,孝靜太後才得祔廟系帝谥,稱為“孝靜成皇後”。
“孝靜的尊谥,那時加了一個‘成’字以外,還改了一個字。
”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