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靜靜地宣示了慈禧太後的“德意”,随即退出。
複命途中特意攀登萬壽山最高處的佛香閣,至至誠誠地燒了一炷香,默禱菩薩,保佑皇帝,就在幾天中,恢複精神,能趕上太後萬壽之期,率領王公大臣,朝觐祝嘏。
※※※
按照慣例,慈禧太後由頤和園返駕,總是坐船到西直門外的廣源閘,再換乘鸾輿回宮。
臨行前一天特為叮囑:皇帝不妨先走,不必乘舟随侍。
為的是皇帝可以節勞,亦是一番體恤的德意。
從排雲殿前下船,慈禧太後戀戀不舍地回頭望着萬壽山,忽然說道:“皇上病重,我們這趟回去,恐怕一時不能到這裡來了!”
侍立在她身旁的,一面是瑾妃,一面是榮壽公主,都默不作聲。
這不算不敬,凡是太後、皇帝有這種令人不敢贊一詞的話,容許左右保持沉默。
“天氣可真是好!”慈禧太後又說:“回頭上了岸,咱們到萬生園逛逛去。
”
“是!”瑾妃與榮壽公主同聲回答。
“可惜!挺好的兩隻象,竟會餓死!這件事,我亦不知道應該怪誰。
”
原來所謂“萬生園”這個名稱,即由這兩頭象發端而來。
端方考察憲政回國,帶來兩隻象,一隻獅子,貢獻慈禧太後,本意可養在頤和園中,而李蓮英認為不免危險,大加反對。
其時農工商部正利用西直門外一處荒涼已久,來曆已難稽考,隻知習稱為“三貝子花園”的一大片官地,創建“農事試驗場”,除數十畝稻畦麥田之外,還搜羅了各地的奇花異果,試為種植,如今為了安頓這兩象一獅,索性擴大規模,植物之外,辟地豢養動物,又建了好些亭台樓閣,作為遊憩眺望之所。
落成之後,敬奉兩宮觀賞,慈禧太後将最宏敞的一座洋樓,題名為“暢觀樓”。
上年夏天來過幾次,而這一年,卻還隻到過一次,但兩頭象已經餓死了。
“問内務府,說是洋人喂養得不好,也有人說,洋人要加這隻象的口糧,内務府不肯,以緻慢慢餓死了。
那兩個洋人是跟農工商部訂了合同的,期限未滿,硬争着要照合同拿薪水。
”慈禧太後緊接着說:“說不定那兩隻象,就是洋人弄死的,為了好白得一筆薪水回國。
洋人真不是好東西!”
“其實喂象又何必請洋人?咱們從前不也有象房嗎?”榮壽公主又問:“聽說象房裡喂的象,還食三品俸祿呢!不知道可有這話?”
“怎麼沒有?”慈禧太後說:“那些象全通靈性。
”
于是,慈禧太後大談道光以前象房中的故事,象奴如何哀懇象為他故意阻道斂錢,象如何會知道象奴侵吞了它的俸祿而以惡作劇作為懲罰等等。
就這樣興緻勃勃地,一直談到西直門外的廣源閘,舍舟登陸,照例先到萬壽寺拈香,然後率領宮眷去逛萬壽寺以東的萬生園。
這時早有内務府的人,作了緊急通知,盡驅遊人,以便接駕。
慈禧太後進園穿廊右行,過了一道小溪,在一座八角亭前停了下來。
這座亭子極大,其實就是一個獸圈,亭分八方,豎着頂天立地的鐵栅,禁系着八種猛獸,獅子、老虎、黑熊、金錢豹、野牛、黃狼,還有一隻角的犀牛。
不知是忽發童心,還是有意要表示她膽大,慈禧太後走近了鐵栅,一頭閃着碧眼的老虎,突然撲了上來,将李蓮英的臉都吓黃了。
“老佛爺,”他喘着氣說:“把奴才的膽都吓碎了。
請往後站吧!”
“有鐵栅在,怕什麼?”
話雖如此,禁不住宮眷們也苦勸,慈禧太後便往後站站,看夠了又往左走,那裡是沿牆構築一排獸舍,斑馬、梅花鹿、印度羊,有醜有妍,千奇百怪。
慈禧太後一面看,一面問,将個内務府出身的“農事試驗場監督”,問得張口結舌,無詞以對。
慈禧太後倒未生氣,隻笑笑說道:“你還得多念點兒書!”
看完走獸看飛禽,看完飛禽又看家畜,慈禧太後的腰腳甚健,而李蓮英卻深以為苦,幾次相勸:“别累着了!息息兒吧!”慈禧太後置之不理。
不但不理,而且每當他落後時,必定問一聲:“蓮英呢!”害得李蓮英上氣不接下氣地趕了上來,卻又沒事。
誰都看得出來,慈禧太後是有意給李蓮英找麻煩。
※※※
一踏進殿門,慶王奕劻便是一愣,禦案後面坐着的,隻是慈禧太後。
皇帝呢?他在想,十月初一太廟時享,皇帝是行禮去了?一個念頭還未轉完,已想起早有上谕,是派恭親王溥偉恭代行禮。
那麼,皇帝何以不陪太後一起禦殿?
“皇上的病又添了!”慈禧太後說:“讓他息幾天。
”
“是,”奕劻毫無表情地答應着,随即将手裡的黃匣子捧上禦案,“達賴喇嘛另有獻皇太後,恭祝萬壽的貢物,請懿旨,讓他那一天進呈?”
“皇上不是要賜宴嗎?”慈禧太後問道:“定的那一天?”
“十月初六。
”奕劻欲言又止地,但終于說了出來:“請懿旨,是不是要改期?”
“改期?”慈禧太後詫異地問:“為什麼?”
“奴才怕到那一天,皇上還得将養,不能駕臨紫光閣,親自賜宴,就不如改期為宜。
”奕劻緊接着說,“這一次達賴喇嘛,為了觐見磕頭,覺得很委屈似的,英國又拚命在那裡拉攏示好,前天英國公使朱爾典去拜他,說是談得很投機,這種情形可不大好。
奴才幾個商量,要請皇太後、皇上格外優容,以示羁縻。
不賜宴則已,賜宴務必要請皇上親臨。
”
“你說的話,我可大不明白。
達賴喇嘛不是一向跟英國不對嗎?”
“那是以前的話,現在英國拚命在他身上下工夫,當然就回心轉意了。
”
“這可見得咱們派的人無用,不然,英國人怎麼插得進手去。
”
“是!奴才已經告訴達壽、張蔭堂留意。
”奕劻停了一下又說:“賜宴要請皇上親臨,就是達壽跟張蔭堂從達賴喇嘛那裡得了口風,特為來跟奴才說,務必奏明,俯準照辦。
”
慈禧太後想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