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天空的指令是不動聲色,因此裝甲車隊速度平穩,行動如常。
突然間一聲令下,直升機率先開火,幾乎與此同時,裝甲車隊衆炮齊鳴,構成叢林屏障的樹木頃刻間被連根拔起。
一陣人喊馬嘶過後,幾個不知死的遊牧者揮刀沖上前來,旋即就被長槍的炸子一一射中,碎肉橫飛,痛苦的呻吟響成一片。
二号沒去鳥瞰那些傷軀屍身,而是飛快地瞥了一眼遠處那道波動的叢林。
“是綠堡的人嗎?”二号本能地猜測着襲擊者的身份,盡管電腦核實很快就能做出。
“顯然是他們。
”下面的一号也十分肯定。
“别的部落沒這麼聰明。
”
藍隊眺望叢林,目光追随着那并不存在的背影,知道根本無法追上。
他不相信綠堡的人敢于襲擊搜索隊,也想不出這群烏合之衆為什麼會如此大膽。
“他們顯然是在夜裡貼上來的。
”傳聲器裡傳來二号的解釋。
“而且扛着抗紅外幹擾儀。
”
“這樣一來夜裡的生物探查就被削弱了,而且他們知道咱們對一般人不做追蹤。
”一号沖藍隊點了下頭。
“隻要一貼上來,就像吸在鲨魚肚子的鮣魚一樣安全了。
”
“估計馬嘴都上了嚼子。
”二号嘟囔了一句。
搜索隊在特征追蹤方面的技術極為精湛,但在追蹤一般對象的能力上就差多了,這正是白樓文明發展不均衡的例證之一。
要不是偶然識别出細碎的蹄聲,就連儀器都會誤把它們當作林海中微風掀起的波濤。
“他不會跑出很遠!”二号氣沖沖地在直升機上發狠。
一号注意到藍隊搖了一下頭。
他一定會先和白樓聯系一下再決定行動方針。
一号想。
直升機的單機攻擊力不強,又缺乏其他武器的配合,單槍匹馬地既使追上,也未必能置對方于死地,還有可能遭到遊牧者方式怪異的反擊。
常規武器的收繳畢竟不如核裝置那麼幹淨徹底,遠不足以在白樓前的廣場上鑄造一打巨大的銅人。
遠處,一個渾身充滿野性的年輕女子正沿着河床飛奔。
“部落間的信息傳遞員?”二号在直升機上喊道。
“應該是。
”站在車頂望遠鏡後的一号有些心不在焉。
“别管她。
”
當一切通訊工具都消失之後,口頭傳遞就以一種不可思議的速度開始承擔信息傳遞的使命。
人們在交換各類物品的同時,也交換各種看不見摸不着的信息,當然這有一套獨特的規則和方式。
唯一掌握遠距離信息傳遞技術的,隻有白樓。
再說,白樓裡性别比例懸殊,裡面的雄性對遊蕩在外的野人從無興趣。
白樓的最終落成典禮是在戰後三年紀念日舉行的,此前動用了戰前所能保留下來的所有數據信息,占有了當時全球可資利用的全部物資材料,網羅了浩劫餘生的一切技術人才——一句話,保留了文明的全部火種。
畢其功于一役,始有白樓之今日。
在這裡沒有國籍種族,沒有意識形态,更不允許計較前朝恩怨,大家都以文明的繼任者自居。
早先這是一個後備的軍事基地,全地下結構,而所謂的白樓計劃一開始實施,就大張旗鼓地在原有的地下設施上擴建地面工程,高度幾乎與地下部分一樣。
事實上白樓一直沒有停建。
樓層在一天天長高,但從沒影響到内部的任何工作,一切都照原計劃按部就班地進行着。
從此,世界就被分成了兩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