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唐國公李淵被綁出午門要問斬刑,忽聽殿外有人高喊:“刀下留下!”楊廣一聽心想:這是何人,如此大膽:“且慢動手,把喊話之人帶上殿來。
”不多時,從殿下帶上一人。
這人年紀不過十七八歲,頭上帶着三叉束發紫金冠,一臉英氣、一身俊俏。
楊廣被這個年輕人的神态、氣質所懾服,不禁暗想:這是何人?隻見這個青年人從容跪倒:“給萬歲叩頭!”“你是何人,有何話說?”“啟奏萬歲!臣乃李淵次子李世民,但不知我父身罹何罪,尚祈陛下明示!”“你父存心謀叛,私造宮殿。
”“何以見得?”“這座宮殿工程浩大,若非事先營造,百日如何造成?”“啟奏萬歲,接到谕旨之後,臣父命臣監造,并非事先私造,陛下不信,可以查驗。
”“如何查驗?”“查驗不難,請陛下派人拔釘驗鏽,揭瓦驗泥。
若為新造,釘無鏽,泥土新。
若為舊造,釘必鏽,泥必黴,新造舊造,一驗便知。
”楊廣聽了,不住點頭,說:“來呀,拔釘驗鏽,揭瓦驗泥。
”查驗之後,果然是新造。
楊廣對李世民的相貌、風度、才華、膽量,非常欣賞,忙令把李淵帶回。
李淵回到金殿,跪倒謝恩。
楊廣說:“賢卿不必害怕,适才乃與卿戲耳!”就是說:跟你開玩笑哪!李淵敢怒而不敢言。
楊廣命李淵坐下,反倒和他聊起天兒來:“愛卿!你有幾個兒子?”“啟奏陛下,臣有三子,長子建成,次子世民,三子元吉。
”“世民朕已見過,那兩個兒子在哪裡,傳孤旨意,叫他們上殿孤要看一看。
”李建成、李元吉上殿跪拜之後,楊廣見他們也是一表人材,心中甚為高興。
楊廣本是個喜怒無常的人,此刻他一高興就傳下旨意,加封李淵的三個兒子,李建成為殷王,李世民為秦王,李元吉為齊王。
弟兄三人跪下叩頭謝恩。
楊廣又命撥國庫帑銀一萬兩賞與三王為讀書之費。
三人跪倒再次謝恩。
最後楊廣說:“李淵!朕有一事與賢卿商議。
”“陛下請講。
”“朕膝下尚無兒女,你的次子李世民,朕甚為喜愛,欲收在膝下為螟嶺義子,不知賢卿可願意否?”李淵忙說:“臣求之不得,哪有不願之理。
”李世民見李淵說願意,忙跪倒叩頭,口呼:“父王在上,兒大禮參拜。
”這可把楊廣喜歡得不得了,急忙說:“皇兒免禮!皇兒平身。
”他拉着李世民左看右看,越看越喜歡,說:“皇兒,快到後宮去見你的皇娘,”并令太監陪同前往。
李世民到了後宮,先見了正宮蕭美娘,又見了東西二宮的張、殷二妃。
他們見李世民一表人材,也都非常高興。
消息傳到李淵府中,舉家上下,人人高興,個個笑顔,不過也有噘嘴的。
原來,唐國公李淵有四個兒子,為什麼他告訴楊廣隻有三個兒子呢?因為他的第四個兒子名叫李元霸,長得奇醜,生性憨傻卻力大無窮。
李淵怕他在楊廣跟前惹禍,所以說隻有三個兒子。
說起這個李元霸可不是一般人物,在本套書中,他是第一條好漢,他生下來就長了個奇怪的相貌,剛離娘胎就跟個小雷公崽子差不多,哭起來兩個小拳頭一攥,兩條小腿一蹬,哭聲甕聲甕氣,就好像打雷一樣。
李淵一看就緊皺雙眉,以為是家門不幸,生了個妖怪,拔出寶劍就要把他殺了。
兒是娘的心頭肉,李淵的妻子窦氏舍不得,把孩子抱過去說:“多難看的孩子,也是咱們的骨血,我十月懷胎把他養了出來,豈能殺死。
”李淵的母親獨孤氏知道了,把孩子抱到她那裡,李淵事母至孝,不能反對。
就這樣,李元霸跟着奶奶長大。
這孩子飯量挺大,但是吃多少東西也不長肉,長到六歲啦,還不會說話,七歲才開口說話,但是說話口吃,舌頭尖發秃,嘴巴也笨。
李淵打心眼兒裡膩煩,所以李元霸老在奶奶屋裡。
長到七歲,李淵給他找來教書先生,他卻奇笨,一個字也記不住,光願意各處跑着玩兒,先生一管他,他的勁兒大,把老先生一推一溜跟頭。
李淵出來管他,他就往奶奶那裡跑。
李淵也沒法,想:他也許沒有開竅,所以老學不進去,隻要能教得他認識一個字,就不愁認第二個字。
李淵把這個意思和手下人說了:隻要有誰能教李元霸認識一個字,就酬謝一百兩紋銀。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有人介紹來一個丁先生和李淵打了保票,最少也教四少爺認得一個字。
丁先生很有耐心,他告訴李元霸,你随便玩兒,在你玩兒膩了的時候,我隻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