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7回 魅影鸱声邸中捕鬼雪花血雨岭上救人

首頁
    然是那雕了,好不厲害!劍秋便對他說道:“吃去了你的雄雞,明白還給你銀子罷。

    ” 李老爹又道:“不要緊的,客人養得好大的雕兒。

    ” 琴劍二人回至室中,李老爹又去取來一枝蠟燭和一小籃炭,帶笑說道:“二位請早睡息罷,可還要什麼?” 玉琴道:“别的東西是不要了,但有幾句話要問你,請你坐下直說無隐。

    ” 李老爹那裡肯坐,垂着雙手,立在一旁說道:“姑娘有什麼問詢?我總老實說的。

    ” 玉琴一邊将鐵箸撥動爐中的炭,一邊正色問道:“适才進門時,你們不是說邸中有鬼麼?這話是真是假?” 李老爹答又道:“這事怎麼可以說謊!實在有的。

    我因兩位一定要在此借宿,所以鬥膽留下。

    二位莫非——” 說到這裡,劍秋急忙搶着說道:“我們并不怕鬼,不過我們喜歡問個明明白白,請你快些告訴我們怎樣有鬼?你家主人是誰?如何這樣不濟事,竟把偌大一座别墅讓給鬼去胡鬧呢?我們倒要知道一些。

    ” 李老爹歎了一口氣說道:“客人有所不知,我家老主人姓徐名太和,今年已有七十一歲,以前曾做過翰林院編修,本是奉天人氏,現在告老回鄉,林泉頤養。

     因為城中塵嚣,特地遷到這裡别墅中居住。

    這别墅本是此間馮氏的産業,子孫不能繼續,家道式微,遂出售給我家老主人了。

     老主人又把屋子内外修葺了一番,才和他的小妾以及大少太太、二少太太、六少爺等來此住在一起,大少老爺、二少老爺都在京中任事……李老爹正在通疏頭般滔滔而講。

     玉琴卻攔住道:“且慢,什麼大少老爺、二少老太太,我們都不管,隻要你快快把鬧鬼的情形講出來。

    ” 李老爹咽了一口唾沫,又道:“姑娘不要性急,我正要講哩。

     2 我家老主人相信學佛,所以每天早晚必要焚香念經,習以為常。

    當他念經的時候,不許任何人到他室裡去驚動。

    那地方是在内書房之後,一個月亮門裡面,庭中栽着不少花樹,和一座玲珑的假山,十分幽靜。

     恰巧有一個黃昏,晚餐已用過了,老主人獨坐在室中,對着燈光念經,郎誦佛号。

    大家也不以為奇。

     小婢春蘭方在室旁經過,忽聽老主人念到分際,突然停住,發出驚呼的聲音,說一聲‘哎喲,不好了!’以後便寂靜無聲,春蘭知道事情不妙,連忙跑到裡面,報告給大少太太知道。

    大少太太連忙喊了二少太太,又去喚了老姨太太,大少太太又命春蘭到外面喊我們進去,那時大少太太也不知何事,便和二少太太——” 玉琴聽着,忍不住格格地笑出來,對劍秋橫波一顧道:“又來了!” 李老爹也已明白,便道:“我們衆人跑進室中一看時,隻見老主人頹然倒在太師椅中,兩目呆瞪,口邊流出白沫。

    老姨太太以為他中風了,吓得什麼似的,忙用姜湯灌進口裡,又在他胸前撫摩了好一會兒。

     老主人方才開口又道:‘不好!不好!吓吓死我也!’大家忙問老主人受了什麼驚吓?老主人一手指着窗外又道:‘有鬼!’我們仗着人多膽壯,一齊走到庭中。

     一看陰沉沉的花木,風吹微動,那裡有什麼鬼呢?便回來說又道:“沒有鬼啊!莫不是老主人眼花了?’老主人連連搖頭道:‘非也!方才我正自念經,念得出神,忽見一陣風過,窗外現着一個很大的黑影,我方驚疑,忽地窗開了,有一個青面獠牙的鬼頭,很大很大的向窗裡探首進來,我驚喊一聲,便失去知覺了。

     直到你們來時,才能開口說話。

    這真吓死我也!魑魅魍魉信有之矣!但是佛法無邊,鬼怪如何敢來纏擾?’大太太道:“爸念的不是金剛經麼?傳聞鬼要搶金剛經的!’老主人點點頭,衆人遂将他扶入内室安寝。

    明天便生起病來,生了足足六七天病,方才告痊。

     可是,此以後,邸中大鬧其鬼了。

    二少太太臨睡的時候,瞥見一個矮腳赤面的鬼,從床後跳将出來,奔出房去。

     廚子阿二看見有一火球從屋上滾過。

    繡貞小姐也在樓梯邊瞧見矮腳赤面的鬼,從樓上跳下,吓得她跌倒在地嬌呼救命。

     又在黃昏人靜時,東面有怪聲,西面有鬼叫,吓得衆人一到天黑,躲在屋子裡,不敢出來了。

    又有一次,春蘭小婢在傍晚走過園中六角亭,聽得亭中有談話聲音,吓得她連呼有鬼,逃将進來,隻弄得一家上下都不安甯。

     最可笑的書童徐貴口口聲聲說不怕鬼,卻不知怎樣的有一夜,竟被鬼将他剝去衣褲赤裸裸地吊在園中樹上。

    他雖大喊救命,也沒有人聽得,直到天明時方才知道,将他放下,從此他再也不敢誇口了。

     老主人見邸中鬧鬼鬧得如此厲害,弄得沒有法兒想。

    城裡有一家姓張的親戚,聞得這個消息,遂推薦一個蔣法師來捉鬼。

    三面言明,奉酬三百兩銀子,先付一百兩,餘數等鬼捉去後照付。

     隔了幾天,那蔣法師果然來了,帶了三十六位道士。

    先到我家大吃大喝,便在後花園裡預先搭下一座高台,各種物件都依蔣法師的話端整齊全。

    待到晚上,我們都掩伏在暗隅偷瞧,隻見三十六個道士,點着青紅黃白黑五色的長杆燈籠,高高舉起,分作五起,立在壇的四周,恰成東南西北中的五處,倒很好看的。

     蔣法師穿上道袍,披發仗劍立在壇上,左回右旋地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