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九回 老蚌孕明珠 灼灼桃花腾丽彩 金霞消毒眚 森森剑气射惊虹

首頁
    無垢情不可卻,抱起黃鐘試一飛行,果非凡骨,帶了同飛,并不累贅,也頗高興。

     因見為時尚早,先用傳聲和鄭隐商量,告以次日起身,帶了黃鐘同往。

    鄭隐為防幼童多口,洩露前事,也想無垢把人帶去,暗中向其詢問,以便設詞應付。

    遂答道:“此于可愛,又有夙根。

    恰巧新交同道李靜虛是位散仙,法力甚高,機緣頗巧,無須往尋令姊之友。

    明日起身,再飛山寨,見面商談,代為引進,比較省事。

    ”無垢聞言,也覺機緣湊巧,轉告黃氏祖孫。

    均頗高興。

    因為黃鐘年幼,乃師不知住在何處,恐山居高寒,初去不慣,便代籌劃,連夜趕制随身衣物。

    在黃家住了一日,中午方始起身往滇邊飛去。

     那山寨在雲南野人山邊界,四面高山環繞,更有大片森林,瘴氣甚重,外人從無入境。

    山寨所在,乃是山中大片盆地。

    山人共分姬姜兩姓,聚族而居,擁有良田十頃,物産豐富,人性也極善良。

    當初原是周室遺胤,因避戰國之亂,率領家族逃入深山,以耕獵畜牧自給。

    山中土地肥沃,稻粱三熟,桑麻遍野。

    衣冠禮樂,猶有前古遺風。

    氣候溫和,四時皆春。

    離寨百裡左近,卻環繞着一圈峰崖,多是上下壁立,高矗人雲。

    山那邊更有無數森林沼澤,終年瘴氣郁蒸,結為彩霧,惡禽猛獸、毒蟲大蟒盤踞其中。

    因有窮山惡水、毒瘴森林許多天險阻隔,仗着天時地利,隐藏在内。

    日出而作,日人而息,耕織畜獵,終生溫飽,不與世通已千餘年。

    每當月明之夜,蘆笙四起,情歌相答,少年男女,成對成雙,白衣如雪,翩蹑起舞,互相追逐出沒,掩映于明月花林之中,宛如仙境。

     本是人間樂土,世外桃源。

    無如山中百物皆備,隻是缺鹽。

     每隔三數年,必要選些精壯少年,帶了山中出産的藥材、獸皮之類,去往離山數百裡的墟集之中,換些食鹽,回山應用。

    因有祖先遺訓,知道自己這一族人得天獨厚,懼怕萬一引鬼人室,故此千餘年來,從不開通山路。

    出山換鹽的人,均經訓練。

    出時,并向祖廟立誓:即便被人擄去,甯死也不洩漏真情。

    所經之處,形勢奇險,并還常遇毒蛇猛獸傷生送命。

    每次出山換鹽,人數至少二三十個,從無一次全數回轉。

    山人天性勇敢,體力強健,又是祖先成例,凡是功成歸來的人,全寨男女老少俱都另眼相看。

    再要遇見猛獸蟲蟒,死裡逃生,或将所遇惡物,殺死帶回,換回的鹽又多,更成衆中英雄,易受少女看重,求愛容易。

    當地離開城邑最遠,地勢偏僻異常,隻近山一帶有幾處山人墟集,到了趕墟時節,也都公平交易,無故從不欺人。

    而這兩姓山人,祖先本是漢族,比較聰明,從來不露行藏,故此千餘年來無人留意。

     這年也是合該有事。

    近數十年,人丁興旺,用鹽大多。

    平日過慣安樂歲月,出産又多,交易方便。

    先是出山的人在墟集中發現一些山中沒有的玩好服用之物,一時好奇,違背祖訓,偷偷帶了回來,本是暗贈情侶。

    不料女子好奇,彼此炫弄妒羨,漸漸相習成風,每次出山換鹽,各人都從山外帶些新奇東西回來。

    剛巧這一代的寨主年老和善,以為以物易物,不至惹事;而這班人每次出山,多半死裡逃生,拿自己的性命去換公衆之用;寨中鹽最重要,如若無有,不特無以調味,人均淡食,還要害那最可怕的軟骨奇疾。

     一時寬容,未按祖規處罰。

    于是相習成風,互竟新奇,趕墟之外,又往相隔較近的大城州縣采辦選購。

    有兩個膽大的一開頭,群起效尤,隻數十年光陰,把祖先淳樸之風變了多半。

     山中有一桃花湖,大抵百畝,湖水甚深,一碧澄泓,清可見底。

    四外滿植桃李等春花,花開時節,宛如大片碧琉璃,環繞上一圈錦霞,花光繁豔,倒影湖中,上下相映,清麗絕倫。

    湖中又産有一種桃花蚌,内蘊明珠,光作粉紅,鮮豔非常,為數甚多。

    山民見慣,不以為奇,平日隻是采作山女裝飾。

    這年有一壯漢在月光下發現波心有大團五色奇光閃動,入水查看,人一沉水,不見再起,次早浮上半截殘屍。

    山人大驚,選了幾個水性好的壯漢入湖查看,發現湖心有兩巨穴:一是泉眼,深而不大:一是石窟,内中大蚌甚多。

    别無異狀。

    泉眼水力大猛,也未深入查看,不知人怎會死,半段殘屍如刀切的一樣,想不出是何原故。

    隻将那些大蚌網起,這一次采得不少蚌珠。

    正趕這年有人出山,無意之中帶了幾粒在身旁,原想去往城中,打上兩對珠環,歸贈情人。

    不料這類珍寶易使惡人生心,惹出事來。

     先在途中遇一妖道,看出山人身有寶氣外映,暗中查聽,得知這類蚌珠山中甚多,還有大的,不由動了貪心。

    妖道原是雲南長狄洞妖人哈哈老祖新收徒孫膝高,無什法力。

     因聽一同門說起,師祖日前曾命門人留意,尋覓各種寶珠祭煉法寶,不知這類蚌珠光彩雖極好看,年歲不多,并非真選。

    一聽洞中還有大的,先想暗中跟去,強行奪取。

    後聽出姬、姜兩姓祖規甚嚴,外和内剛,并不怕死。

    又因師祖近年每說大劫降臨,雖能避免,也頗可慮。

    不許門人無故生事,随意為惡。

    心想:“對方每次來往,均因沿途奇險,不能全數生還,引為恨事。

    這次出山,并還發現一條水桶般粗的巨蟒。

    雖因遇時聞風驚覺,冒險繞越,由百丈懸崖之上,用長索山藤攀援牽引而下,一人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