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可惡,朕要拉攏他的父親,而他竟然想要拉走朕的玉猴,還是叫那小子快些滾吧!”
于是玉帝道:“小夫子,你去吧!”
于是小夫子向玉帝和玉猴稽首,率衆轉身而走,但忽然在對面的雲層裡又竄出了二十多個妖魔人物,加入小夫子的隊伍裡,一同離去。
太白金星和衆天神看到層雲裡還埋伏了許多妖魔人物,都各駭然,心想:“虧得不再鬥戰,否則那批妖孽都是很難對付的……”
此次,通天教主威震天國,目的是暗示魔國将來對宇宙列國有所行動之時,尤其是攻打佛國,希望天國不要從中幹涉,否則,他們會再來侵犯天國,以示報複。
*
*
*
*
*
*
*
*
*
佛國的燃燈古佛在天宮會議中,曾經作出諾言。
他要懇請接引古佛率領慈航菩薩,降龍和伏虎羅漢,優婆塞,優婆妻,以及其他許多佛員等,共同下凡,到地國人間去做點化工作,勸人為善,重興佛教。
那時,佛祖在天國與玉猴武鬥受傷之後,開始隐居僻處,坐關養傷靜修,且故意揚言;估計為期五百年,傷勢方能複元。
當時佛祖以化身頂替受傷,與佛祖真身回國的事,保守極度秘密。
他不讓佛國諸佛知道這件事,即使親近如阿難迦葉二佛,平時追随左右,頃刻不離,也不對他們說明,所以佛國上下都以為佛祖受傷确是事實。
佛祖雖已宣布遜位,暫時退休,但佛國不可一日無君。
因此,為了推選國王,佛國舉行了一次隆重的諸佛會議。
靈鹫峰前,祥雲飄飄,雷音寺内,瑞霭袅袅,出席的諸佛不可勝計,主要的是接引古佛,準提古佛,燃燈古佛,藥師琉璃光王佛,寶幢王佛,無量壽佛,火焰肩佛,法幢佛,梵音佛,大明佛,金剛不壞佛,過去未來現在佛。
大須彌佛以及阿彌陀佛等。
凡不參加諸佛會議的,都聚集于靈山極樂世界,雷音寺附近,計有一切大小菩薩,三千揭谛,五百羅漢,四大金剛,十八伽藍,護法韋陀,以及優婆塞,優婆妻等,他們都在等候諸佛會議的決議。
他們最關心的事情就是哪位古佛被選為佛國的代王。
會議結果,由藥師琉璃光王佛宣布:
(一)公推阿彌陀佛為代理佛國的國王,任期暫定五百年。
(二)公推燃燈古佛為佛國的副國王,襄助國政,任期五百年。
(三)五百年後,釋迦牟尼至尊如來佛傷愈,複任佛國國王。
(四)文殊,普賢,慈航以及大勢至等四位菩薩,都有無量功德,擢升為佛。
(五)公推接引古佛會同慈航佛,降龍伏虎長臂三太羅漢,五十小羅漢,護法韋陀,三百揭谛,五百聖僧及五百聖尼等分批共赴下界,點化人間,振興佛教。
(六)佛國将有劫難降臨,希望全國諸佛菩薩,羅漢,揭谛,金剛,功曹,伽蘭,比邱僧,比邱尼,以及一切善男信女等,多念修真之經,廣開正善之門,超脫苦惱,解釋災愆,以“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之心,方能變戾氣為祥和,化幹戈為玉帛,共同發揚佛國以慈悲為懷的精神。
雷音寺外的許多佛員聽到了藥師琉璃光王佛宣布的六項決議後,皆大歡喜,合掌皈依,口念佛号:“南無阿彌陀佛……”
佛國做事,說做就做,決下像人間那樣議而不決,決而不行,行而不徹底。
阿彌陀佛與燃燈古佛同攝國政,四菩薩攉升為佛的事情,他們講過作準,聽過算數,一體遵循,也決不像人間那樣,舉行什麼接見,參拜,進谒,道賀等等的俗套禮節,還有接引古佛率衆下凡,更沒有像人間那樣,送行餞别饋贈等,那是既虛僞,又廢事費時的行為。
在佛國一切實事求是,對于吹牛拍馬,奉承揄揚之舉,雖無明文禁止,但都為—般道德高尚,操修謹嚴的佛員所不齒。
從即日起,阿彌陀佛就頒布佛國的号令,又把請佛會議中的(一),(二),(三),(四),(五)等五項議案報告大國,同時通知宇宙列國,至于第(六)項議案,那是佛國的内政問題,他無須向天國或其他各國提出報告。
自即日起,接引古佛立即會同慈航佛,降龍伏虎和長臂羅漢以及其他小羅漢,護法韋陀,揭谛,聖僧,聖尼等共赴下界,分批啟程。
他們的任務偉大而艱苦,因點化人心,改變人們的信仰,必須要掃蕩一切鷹障,驅除許多妖孽,不但要現身說法,講得天花亂墜,使頑石點頭,而且還要廣施功德,創造奇迹,對生者接引,對死者超度,請如此類的工作,如果沒有阻礙。
也不是一年半載,或二年五年所能完成。
假如前途遇到了阻礙,還說不定要花十年二十年,甚至半世紀或一世紀的時間,才能功德圓滿,完成任務。
因此,接引古佛在接受這個任務的時候,他對着阿彌陀佛做出誓言,立志此去下界,必将祛除群魔,振興佛教,同時又立願:何時完成任務。
就在何時重回佛國。
換—句話說,如能在十年或百年以内完成任務,就能在十年或百年以内重回佛國,但若永遠不能完成任務,就将永遠不回佛國了。
慈航菩薩也作出誓言。
他要等到全世界與佛有緣的衆生都被勸為善人。
信仰佛教,才肯進爵為佛,否則他甯願放棄佛位,永為菩薩。
此外,大勢至,文殊和普賢,也和慈航—樣,願意放齊佛位。
仍以菩薩身份,普渡衆生,這種高貴的品德豈是妖魔人物所能比拟?
再說接引古佛率領佛員下凡,從佛國出發,駕起祥雲,冉冉而行。
在中途,他看到遠處的上空,黑雲密布,風勢旋轉,覺得奇怪。
接引古佛掐指一算,心裡明白,于是吩咐降龍羅漢前去搞妥這件事。
原來那邊黑雲密布,風勢旋轉,乃是妖魔國的七海龍神正在發動百級龍卷風,要把度厄真人所變化的假醜真人,江門龍神和張元席卷而去,以便生擒活捉,但七海龍神的企圖未能如願,因假醜真人除了武功和道行均屬高妙之外,還擁有一顆定風珠——風的克星,足以抵抗風力。
不料,中途忽然出現了降龍羅漢——龍的克星,介入幹涉,這就使七海龍神乖乖地解圍而走,退回本國去了。
接引古佛此舉雖已讨好了天國和仙國,但也惹怒了魔國,使他後來遭受到了不少的麻煩。
為了維持正義而與邪道結怨,佛家是無所畏懼的。
接引古佛等繼續前進,祥雲緩慢地在天空飄行,毫無急于飛向下界的迹象。
相反的,他們似乎故意在空間逗留,浮雲朵朵,好像海洋上的小舟,颠簸于狂波駭濤之中。
當然,這樣飄遊空際,是有目的。
他們仿佛在玩弄雲彩的變化,把雲層幻成各種形式:有時像沙漠平原,或峭壁懸崖,有時像飛禽走獸,或人物草木;有時奇形怪狀,花樣繁多,但有道行的神聖就知道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