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九 章 逍遥岛风波

首頁
    在“羅刹邦糾紛“故事中,水上郎君與花鳳奉了袁通将軍之命,攜帶禮物,來到逍遙島,邀請“天不怕”郝道子野仙,或“打不死”鬼影子野仙,希望他們之中的任何一位願往雪山,對付苦行僧。

    當他們夫婦到達逍遙島的首日,恰逢當地發生了一樁大事,那就是九龍之一的毒龍尊者,企圖逐步瓦解本島,使其陸沉海底,填沒蚌穴,以報昔年斷角之仇,于是借公濟私,妄行過量之雨,暴雨成災。

    造成山崩坡陷,樓廈倒塌,死傷無辜島民數百,以緻罪犯天律。

     此案現山本島地方正神黃大仙主辦,查核屬實,繕就天表,正拟上奏天國,向玉帝報告詳情。

     水上郎君乃是龍祖之裔,聽到毒龍尊者闖了這場大禍,驚悸萬分,但事關龍族本身的榮譽,受到打擊,使他無法袖手旁觀。

    為了争取時間,不得不先辦這事。

    他偕花鳳乘着月色明朗,夜訪黃大仙。

     不久,他們到達大仙的宮前。

     這時宮門未閉,水上郎君向内探視,看到殿裡燈燭輝煌,殿外有許多神差忙碌走動.又聽到神聲嘈雜,好像黃大仙與當地神祇正在議事。

    水上郎君見到此景,聽到此聲,就裹足不進,立在宮外,心裡暗忖:“進去,還是不進去?” 最後,他決定進去。

     “啪,啪,啪。

    ”水上郎君擊掌三下。

     “哪個?”一位老年廣東籍神差應聲而出,問道。

     “在下水上郎君與内子花鳳,從魔國來此,有要事求見貴宮主人,謹煩你老通報。

    ”水上郎君拱手道。

     “大仙正在議事,隻怕不得閑……不過,讓我去問一聲,”那老年神差說着,連忙進去通報。

     不久,他已快步出來,高聲道:“大仙有請。

    ” 在他的後面還跟随着八龍尊者一— 金龍、玉龍、青龍、黑龍、蒼龍、虬龍、紋龍以及火龍。

    八龍尊者見到水上郎君,紛紛跪倒塵埃。

    金龍尊者叩首道:“侄孫等拜見叔祖公和叔祖婆。

    ”水上郎君道:“免禮!起來,毒龍呢?”金龍道:“已被大仙扣押,不日就要解赴天國。

    ”水上郎君唔了一聲,不再接口。

     這時,那老年神差已經看得呆了,他想不到這對年輕夫婦竟然是八龍尊者的叔祖公和叔祖婆。

     宮内别的神差也都聚合來看這二位個速之客。

     金龍尊者又道:“我們進去說話。

    ” 水上郎君等進入議事廳,黃大仙連忙起身迎接。

     “在下打擾大仙議事,萬分抱歉。

    ”水上郎君欠身道。

     “無妨,無妨……讓我先來介紹在座神祇與賢伉俪相識……八龍尊者是你們自己人,無須介紹了……… 黃大仙說着,以手作勢,接着依次介紹道:“這位是太平山山神。

    ”水上郎君點頭作禮,花風跟着裣衽。

     太平山山神起身還禮,随即坐下。

     接着黃大仙又作下列一連串介紹: “這是本島老土地。

    ”“西環當方土地。

    ”“他是本宮的首席神探。

    ” “這位是獅子山山神。

    ” “沙田總土地。

    ” “鯉魚門水神。

    ” “淺水灣天後。

    ” “巡海夜叉首領。

    ” 在座各山各地的山神土地,以及水府神祇等約計九名之多,都經黃大仙一一介紹。

     水上郎君與花鳳分别向他們作禮。

    介紹完畢,黃大仙道:“請賢伉俪坐在這裡。

    ” 水上郎君謝了—聲,就與花鳳坐在黃大仙的右邊。

     說話開門見山,黃大仙道:“郎君不遠萬裡而來,夤夜枉顧,想必是為了毒龍尊者的事。

    ” 水上郎君道:“正是。

    ”其實他到逍遙島是來秘密邀請郝道子或鬼影子,但也不便說出自己的任務,隻得将錯就錯,說是為了毒龍。

     黃大仙道:“這事正在讨論……陸地的神祇主張把毒龍尊者押解天國,聽候玉帝發落,水道的神祇希望将毒龍尊者解赴水國,由南海龍王處理,因此雙方相持不下,尚未作出決定。

    ” 水上郎君問道:“大仙的意見如何?” 黃大仙道:“事關許多人命的案件,照理應該把他押赴天國,不過,如今郎君特為此事而來,必有高見,可否告知?” 水上郎君道:“在下雖為此事而來,但也不敢逆天行事……可是,要想先問清楚;這次雨災,究竟死了多少人?” 黃大仙随手把桌上那份“雨災鬼篆”遞給水土郎君。

     水上郎君仔細一看,讀道:“鬼魂有數可計者,一百六十四名,有名可查,但冤魂業已飄散,不知所終者約計十名……請問大仙,那些人是否命該如此,還是枉死屈亡?” 黃大仙還未回答,首席神探已經搶先道:“本神探昨夜曾到鬼國地府調查這批死亡者的‘生死錄’,但未能如願,因為該國現已由鬼煞計真元帥當權,他的部下拒絕任何查詢。

    ” 水上郎君道:“這事不難辦到。

    在下與計真頗有交情,隻要修書一封,必能使尊神如願以償……不過,這件事又要麻煩你再向陰司走—遭了。

    ”(魔國接管幽冥地府,請參閱天廷會議故事) 首席神探聽了,不敢立即答應,他的目光瞟向黃大仙,征求後者的意見。

    黃大仙明白首席神探的暗示,點頭道:“如果郎君願意協助,本宮首席神探是不憚跋涉的。

    ”水上郎君道:“那好極了……在下的意思是:如果鬼篆中人都是命中注定,那毒龍的罪名可能不重,否則,就另當别論了……所以,最要緊的,就是先将這事查明……現在,讓在下緻函計真元帥,謹煩貴宮首席神探立即攜書就道,速赴陰界,約在二小時以後可見分曉,不知大仙之意如何?” 黃大仙道:“好,就這麼辦……可能在一小時以内,本宮神探就能完成任務……他說着,随即從案頭拿起文房四寶,遞給水上郎君。

    花鳳磨墨,紅袖添香,水上郎君執筆按紙,一揮而就。

     他寫好了信和信封,自己先看一遍,然後把信交給黃大仙過目。

     大仙對信上的措辭,并無異議,于是将信箋和雨災鬼篆一份同時放入信封,用漿糊封妥,順手交給首席神探,叮囑道:“速去速回,一路小心。

    ” 首席神探納信入懷,雙手向黃大仙一拱,表示告辭,轉身走出廳去,迳赴鬼國地府。

     黃大仙目送那神探出廳後,回過頭來,面對着水上郎君問道:“根據郎君的看法,那批死鬼之中,有否枉死屈亡之人?” 水上郎君道:“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依常理推測,他們應是劫數難逃,壽算已盡……” 玉龍尊者附和道:“叔祖公之言極是,他們都是命該如此……” 太平山神反駁道:“未必,未必!我不相信,那許多死亡者,都是該死,難道一個也不是屈死嗎?”玉龍尊者道:“我根據值日神和值夜神報告:那天許多遭劫之人的頭頂上,都有一股黑氣上升,同時,他們祖先的鬼魂也紛紛出動,四周奔走,要想顯靈相救,但被二神阻止,因此愛莫能助,隻得愁眉緊皺,搖頭歎息,但不在劫數之人,則頭頂現出紅光,二神慫恿本家祖宗顯靈暗護,因此都能逢兇化吉,免遭劫難……這樣看來,那批死鬼隻是借手舍弟毒龍尊者以緻死亡而已。

    ”西環當方土地道:“命中注定,倒也有點道理。

    當時,老漢在現場守護監視,看到有些人的頭上,現出紅光,但在樓廈傾覆時,不及逃避,都已陷身在内,結果,他們從殘垣亂石之中被救出險,雖受損傷,卻未送命……另有一個最顯著的例子:當時有個吉利部落的訟師,頭頂冒出黑氣,毫無疑問,理該遭劫,但可能此人以前曾行一樁善事,正當那股黑氣放盡,頭上忽現紅光的一刹那,山坡業已驚天動地似的從數十丈高處崩坍下來,百千萬噸泥土亂石,直沖坡下的樓廈,頃刻之間,樓倒廈坍,碎磚殘石,紛紛向那個吉利訟師當頭壓下。

    那時,虧得值夜神眼光銳利,他一看到那訟師頭上忽現幻紅光,知道此人陽壽未滿,連忙運用神力,将壓下來的碎磚殘石推前三尺,因此,避過—劫,當時此人雖已受傷,但并非緻命,經醫治後,得慶更生……所以,現在我的看法已經改變,認定那批死鬼都不是屈死的。

    ” 逍遙島老土地聽了西環當方上地的話,大怒道:”你的意思是否想窩裡反?吃裡扒外.剛才你竭力反對把那毒龍押往水國,一定要将他解赴天國,現在你說那批死鬼都不是屈死,企圖為毒龍辯護,藉以減輕他的罪名……你講話前後矛盾,存着什麼心意。

    沒有經過我的同意,你竟然胡亂發言。

    我是本島的總土地,不但有權糾正你的思想,而且等一會首席神探回來,如果他調查到那雨災鬼篆中有屈死之鬼的話,我就非懲治你不可。

    ”西環當方土地不甘心在衆神祇面前被上司斥責,不禁勃然作色,反唇相譏道:“你不要依老賣老,講話不堪入耳……當時情況是我在現場親眼目睹,都是事實,不像你高高在上,終日不做—事,平時隻曉得吃飯睡覺,享受當地居民的香火供獻,屍位素餐,等到當地出了山崩樓坍大事,你還在床上納福,夢遊乾坤,卻要煩勞我來把你從熟睡中推醒,豈非笑話奇談?……” 黃人仙大聲道:“住口!不許再說下去!” 老土地還想乘機反駁,也被黃大仙喝住。

     大廳裡—片靜寂。

     過了一會,黃大仙又開始道:“郎君,剛才你說:那份雨災鬼篆之中都非屈死之人,枉死之鬼,是抑不是?”水上郎君道:“那不過是在下妄自推測而已,但也不敢确定。

    ”黃大仙道:“那麼,尊駕來此的動機如何?” 水上郎君道:“毒龍尊者乃是本族之孫,他犯了罪,理應處理,至于應處何罪,在下自覺無權置喙,也不便過問,可是,在下身為龍祖之裔,對于本族子孫所犯罪行的性質,以及罪行輕重,卻有詢問的義務,這就是動機。

    ”黃大仙道:“等一會,本宮的首席神探取得報告回來,如果證明雨災鬼篆中确有屈死之人,你是否同意我們将毒龍尊者解赴天庭?”水上郎君道:“在下不反對,但也不贊助,固那是你們自己的主權,本人不該為毒龍說偏護的話。

    ” 黃大仙道:“如果事實證明,雨災鬼篆中都是命該如此,并無枉死之人,尊駕是否也不發表意見?” 水上郎君道:“那是鯉魚門水神,淺水灣天後,巡海夜叉首領,以及八龍尊者等應該論律辯正的問題,而在下雖是龍族,卻非當地神祇,所以也不便發言,以免外界物議。

    ” 黃大仙聽了,點頭道:“尊駕立場正确,不愧龍裔公子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