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顧慮清白山制造大批速成神仙,前來攻打我國?”
小老先生搖搖頭。
計真道:“是否流亡天國的地藏王前來恢複鬼國?”小老先生又搖頭不答。
全場一片靜寂。
過了一會,通天教主道:“朕的大夫子,今天為什麼不發言?”大夫子道:“國師的顧慮還是讓他自己說吧!”
小老先生對大夫子道:“任何事情都瞞不過你,隻是你虛懷若谷,知而不言而已。
”
大夫子掀髯笑道:“如果國師一定要我說出來,我就不妨試猜一下……”他沉吟片刻,接着道:“猴公久居天國,遲遲不歸,這使國師有所顧慮,暫時未能對列國施展雄才大略,尤其是對天國玉帝,無法使用‘挾天子以令諸侯’之計,國師這是你的隐憂嗎?”
小老先生大笑道:“真的瞞不過你……猴公久寓天國納福,朝對嬌妻,暮弄孺子,樂不思蜀,這是一個大顧慮。
同時,他不歸來,便是我們的心腹之患。
”
通天教主道:“當年猴公被召赴宴,實非朕的本意,又不料玉帝使用美人計,把他招為東床驸馬,更是出朕意表。
如今他為逍遙公主所迷,忘記了這裡的兩位賢妻,但不知我們應想什麼辦法請他立即回來?”
小老先生道:“請猴公攜同逍遙公主回國,必須由我王修書一封,說明有國事待商,另一方面,再由這裡的猴公兩位夫人也修書一封,堅決要求其夫從速回家。
猴公不是無情無義之輩,在公私交迫的情況下,可能不便攜帶逍遙公主,而他本人一定會回來的。
杜充道:“如果他還是不回來呢?”
小老先生道:“問得好!如果他不肯回來,那就是他喜新厭舊,寡情薄義,必為宇宙列國所不齒,威聲大降,但我們切不可得罪他,索性大張旗鼓,堂而皇之,把他的兩位發妻送往天國,到了那時,逍遙公主雖是尊貴的帝女身份,但總是侍妾地位,讓他們妻妾之間争寵奪愛,發生龃龉,使猴公左右為難的滋味,既分心于家事,必然少管天國的公事,這對我們有益無損。
”司徒文道:“假如逍遙公主仰仗帝女勢力,虐待兩位大婦,使後者難與争鋒,那麼,我們不是白費心機了嗎?”
小老先生道:“猴公的兩位發妻也是瑤池仙女,并非低三下四之輩,決不會受制于逍遙公主,何況她們尚有西王母撐腰。
不過,妻妾失和,乃是女子本性,為了我國的利益,我們希望她們勃豁,隻怕猴公手段高妙,把她們弄得服服貼貼,大家和平相處,但不知他有此本領否?”
通天教主聽了,大喜道:“這是好主意!”
孟元道:“假如逍遙公主受寵專房,猴公偏聽其言,有不利于我國的舉動嗎?”小老先生道:“事實上,猴公決不會做出危害祖國的事,萬一如你所說,有此傾向,也必為他的兩位發妻所阻,因他們親生子女還掌握在我們的手中。
”
杜充道:“這樣說來,猴公最好不問國事。
”
小老先生道:“這就是我的意思……如他身在天宮,能守中立,則本國師就可縱橫宇宙,颠倒乾坤,為我王問鼎天國。
”
通天教主大悅,道:“好,朕就照國師的計策,立即進行。
”
小老先生道:“現在再讨論兩個隐憂問題,拟請八方諸公發表,高見。
”
他明白指出隐憂問題要由八方煞神解答,暗示着将來擔任主帥也就是八方煞神的頭頭,至于野仙散人和狂客等,隻不過從旁協助而已。
這與進兵海内十一洲的策略完全相同,以妖魔精怪為正,别的人物退居副席。
這樣做法并不意味着别的人物——野仙散入和狂客等的道行功力較遜于妖魔精怪,相反的,前者比後者更強。
換言之,魔國對付地方性的海内十一洲或清白山群仙,還用不着第一流人物出馬,隻要派遣第二三流的妖魔精怪去架大梁,就能使對方感到一籌莫展,望風披靡,等到将來國際大戰時,魔國才會正式動用第一流人物。
這是小老先生的策略,又經過通天教主首肯,實施之後,非常順利,已獲得了預期的效果,而八方煞神的頭頭們,也以能充任主帥,獨當一面,而感到光榮。
所以,當小老先生請八方諸公發表高見時,海東青首先道:“我認為本國得到了海内十一洲,物資供應,取之不竭,用之不盡,已無缺乏之虞,而既得的利益,決不容許清白山群仙前來染指。
因此,我們必須先要征讨清白山,鏟除那批流亡分子的根據地,斷絕本國後顧之憂,同時也可弭止三面作戰的威脅。
”
小老先生聽了,不置可否,卻問千手老怪,道:“千手老弟,你認為海主席的意見如何?”
千手老怪道:“隻怕天仙兩國從中阻撓。
”
小老先生道:“天仙兩國必然會從中阻撓,甚至佛國,地國,水國或太空國也将聯手幹涉,那麼,我們應采取何種步驟?”
幹手老怪道:“兵來将擋,水來土掩。
”小老先生道:“南宮元帥,尊見如何?”
南宮操道:“佛國幹涉,似有可能,至于其他各國,不是路程遙遠,鞭長莫及,便是力量薄弱,未敢輕舉妄動,所以不足為慮。
”
小老先生道:“請問司徒主将,假如天仙兩國,再加上佛國,同來支援清白山,我們如何應付?”
司徒文道:“分兵擊之。
”
小老先生道:“諸公對司徒主将的意見有無異議?”杜充道:“這是以一國之兵對抗三國聯軍,但戰場卻在同一地點——清白山,隻可稱為單面作戰,與分兵三路作戰的情況不大相同,所以我們正好乘此機會,探試他們聯軍的力量如何?”
小老先生道:“敢問計指揮,孟魁首,鐵統領,溫總管,你忙四位的看法怎樣?”計真道:“愚見以為對清白山用兵之舉,似乎言之過早。
我忙何不派遣野仙和散人,先到那邊去探聽虛實動靜,作為用兵或不用兵的參考。
”
小老先生聽了,微微一笑,不贊也不彈。
孟元道:“清白山收留海内十一洲的流亡地仙,形同群寇聚義,對我國威脅甚大,本魁首主張乘他們立腳尚未穩定之際,即派重兵進剿,以免養癰遺患。
”
鐵金剛道:“俺是粗人,不谙文事,隻知武功,如果國師将用兵于清白山,鐵某願充前驅。
”
溫戎道:“這次我們取得海内十一洲,主要是由于列國的仙佛神聖正忙于千年大比之事,料不到我軍乘虛而入,以緻措手不及,并非對方的武力不行。
這一點,我們應該認識清楚,切不可讓勝利來沖昏頭腦。
如果我們現在又要攻打清白山,列國必然共同出兵,這将是一觸即發的慘烈戰争,且勝敗也未可逆料。
不是我溫某危言聳聽,假如戰争持久,戰場也不會限定在清白山一處,很可能會蔓延到我國的本土。
所以我贊成計指揮的意見,先派幹員滲透清白山,暗察對方動靜,以收知己知彼之效。
”
小老先生道:“本國師提出問題,對象是八方煞神,現在綜合各方面意見,主張用兵者,八中占六,不主張用兵者,隻是少數,但本國師卻與計溫兩公的看法相同。
我們要消除隐憂,不宜再用武力,必須運用政治手段和方式,面對現實,以便緩和局勢。
不論政治手段和方式是否适宜,但至少也能拖延一段時期,不使戰争立即爆發,讓我們可作充分準備。
假如本國師所料不錯,目前玉帝必已召集仙佛兩國的仙佛神聖,正在讨論如何用兵,以及如何恢複海内十一洲的失地,所以我王必須立即派遣一位特使前往天國,解釋我們為什麼要攻打海内十一洲的理由,并說明我王願意将上述仙境全部歸還仙國……”
此言一出,在座的妖魔人物,除通天教土和大夫子外,均各大驚,首先遭到海東青和南宮操聯合反對,連忙異口同聲地責問道:“國師,這是什麼話?本國勞師動衆,艱苦地得到的十一洲仙境,卻無端端的送還仙國,難道我們的鮮血是白流的嗎?”
小老先生聽了也不回答,隻是微笑而已。
通天教主道:“二卿稍安毋躁,國師的話極是,我們應該這樣做,否則,戰争爆發,我們還要再流更多的鮮血。
”
海東青與南宮操聽到國王這樣說,不敢再講閑話,但面部都顯呈悻悻不平之色。
于是小老先生道:“不過,這個特使應由誰來擔任,真是大傷腦筋的事。
”他一邊說,一邊舉目向會場巡視,接着道:“可惜猴公不在這裡。
否則,他倒是個最适當的特使。
”說到這裡,眼光轉到大夫子臉上,正要說出“大夫子也是極為合适的特使”時,但後者是個非常厲害的人物,早已料到小老先生的心意,同時知道這特使是吃力不讨好的角色,所以乘對方尚未出聲,連忙先發制人,搶先道:“老夫認為國師的才幹不在猴公之下,這特使實非你——國師充任不可。
當年猴公在天宮會議中,舌戰群仙諸佛衆神聖,力勝仙佛兩祖,為國争光,萬古所僅有,所以國師若親自出任此職,必将馬到成功,創造與猴公先後媲美的功績,可預蔔也。
”
小老先生聽了,面色微微一變,但旋即恢複原狀,暗想道:“這老家夥真是個可怕的人物,自己慢說一句話,卻被他搶先纏住,看來難以脫身了。
他又想:“自己從成仙以來,雙腳未曾踏入南天門一步,久欲前往觀光,卻無适當機會,如今若以魔國特使身份,到天國去,能與群仙諸佛衆神聖周旋一番,以顯身手,倒也不虛此行……”
想到這裡,他雄心勃發,道:“夫子給本國師臉上貼金,盡力吹噓,真是愧不敢當,但這裡事多,又須随時應付萬變,隻怕本國師無法抽身……”他說到這裡,沉吟片刻,繼續道:“特使之職,本國師不敢煩勞夫子,卻想到另外的一個野仙子,但可惜時間急不及待,未能派他用場。
”
大夫子問道:“老夫口拙,自知無雄辯之才,萬難充任特使,但不知國師想到的另一野仙是誰?”
小老先生道:“水金書生。
”大夫子搖頭道:“水金書生乃是在野之身,高瞻遠踮,孤芳自愛,雖才幹卓絕,道行武功均屬上乘,但未掌國政,聲譽不足,若與第一流的仙佛神聖周旋,終必有辱使命。
依老夫之意,國師暫充特使,最為适當,不論是道行、武功、地位、聲譽、學問、見識、才幹等等,無一不能與列國的仙佛神聖媲美,甚至比他們更為優越。
換言之,誰也不是國師的對手。
此外,國師前往天國,除政事外,又能與猴公見面,分屬知己,無話不談,正好乘此機會,堅勸猴公回國,如能成功,真所謂一舉兩得了。
”
通天教主聽了大夫子的最後幾句話,非常順耳,因邀請猴公返國,是他夢寐以求的事,今由小老先生出面去請,人選最宜,所以他就立即道:“夫子的話不錯。
猴公不來,使朕寐食難安,國師以特使身份,赴天國公幹,成敗不必計較,隻要能勸得猴公回國,這件功勞比什麼都大,但不知國師之意如何?”小老先生暗想:“猴公乃是舉足輕重的人物,又為宇宙列國所竭力争取的對象,他偏左則左勝,護右則右勝,有關國運之盛衰,無怪我王對他如此重視。
目前大夫子鄭重地兩次推薦本國師擔任特使,也許是我王授意的。
這樣看來,自己非答應不可。
”于是猶豫一下,道:“蒙我王和夫子共同勸勉,本國師似無拒絕的理由。
公事方面,自當盡力而為,大緻不會有什麼困難,但對于懇請猴公回國一節,卻無十分把握。
”大夫子道:“何故?”
小老先生道:“聽說逍遙公主對待猴公,體貼入微,隻是不準他與外界的任何仙佛神聖接觸,尤其對本國有關的人物,防範更為嚴密,而猴公也因寵内逾恒,對她言聽計從,想來他業已被她收服,甘心雌伏,無複昔日之雄風了。
因此,本國師前往天國,必将在隆重的宴會中,才能見到猴公,可是大庭廣衆之間,怎能公開說私話?當然,要與猴公單獨相會,并非毫無辦法,但也要等待本國師到達天國之後,觀察環境,見機行事,才有這種可能,那就是本國師所謂‘懇請猴公回國,卻無十分把握’的原因。
”大夫子道:“不知國師有何辦法能與猴公單獨會見?”
小老先生道:“辦法有三個:潛形隐影,直入猴公内庭,暗通靈感,與猴公夢中見面;号召元嬰出竅,請猴公枉顧天外玄境。
”大夫子掀髯道:“國師法道高妙,何愁猴公不來。
”
小老先生道:“不瞞夫子,那三種辦法隻可以在彼此相隔千裡之内使行,若在千裡之外,就無能為力了。
”
通天教主道:“朕意已決,請國師勞駕,赴天國一行,但不知需要幾員随從?”
小老先生道:“一文一武。
”通天教主道:“哪兩個?”
小老先生想了一想,道:“文的是野仙文元子,武的,本國師看中了大夫子的令郎。
”
大夫子笑道:“好極了,不過,小犬年輕識淺,望國師多加教誨。
”小老先生道:“好說,好說……現在讓本國師先來安排主要事情。
明天請八大煞神各歸占領地,加強防務,等到天仙兩國派員前來接收失地時,你們必須如此這般……”他以傳音入密方式解釋“如此這般”的内容。
八大煞神聽了小老先生的解釋後,均各大喜,同聲稱贊不已。
過了一會,小老先生又指派若幹野仙和散人潛赴清白山探聽虛實。
接着,他向通天教主道:“神仙速成之法,本國師現已了然于胸,那擄來的王明和小龍女(參閱大眼魔煞故事)已無利用價值,等一會請他們進來參加歡宴,看看我國偉大的陣容,宴畢,就放他們回去。
他們到了清白山之後,一定會将這裡的所見所聞報告天眇地跛,使那二位古仙産生心理威脅,有所顧忌,不敢對我們輕舉妄動。
”
通天教主點頭答應,随即吩咐散會,入席歡宴。
于是會場裡所有的妖魔人物紛紛起身離座,各去覓伴入席。
忽然,小老先生看到野仙鄧耶子正與桌友歡談,就想起了一件事,立即趨前對通天教主附耳道:“鄧耶子以萬靈引劑煉成了許多金丹(參閱水上郎君故事),其功應賞,可是這厮品德不修,賊性未改,竟敢竊取金丹三粒,暗藏左股皮肉之内,其罪可殺。
等一會,歡宴完畢,立即将他扣留,搜出贓物,當衆宣布罪狀,誅或不誅,由我王決定。
”
通天教主又點點頭。
接着,小老先生道:“這次千年大比,在鳳麟與方丈兩洲中式的許多考生,都是天下奇特有為之士,盼我王分别禮聘,委以政事,勿使人材流入敵國。
”
通天教主道:“國師為國效勞,朕心甚慰。
來!入席痛飲,先敬國師三杯。
夫子和千手兩位賢卿,你們也來陪飲!”
×××××××××××××
為了預防天仙兩國聯合清白山前來收複失地,魔國八大煞神在宴會後,立即趕回各有關占領區鎮守。
所謂各占領區,包括鬼國和海内十一洲仙境。
且說南宮操回到方丈洲時,已近黃昏,立即召集部屬許多魔煞訓話,并命令他們各自小心堅守崗位,切勿懈怠,并随時保持有備無患的狀态。
在勝利沖昏了頭腦和得意忘形的情緒下,南宮操向部屬透露了本國開會的内容,以及委任國師小老先生為特使,拟赴天國遊說,乘機暗召猴公回國等情。
衆魔煞聽了,歡聲如雷。
百密一疏,如此秘密的消息竟被地仙張羽暗中竊聽,這是誰也想不到的事。
原來這次千年大比,張羽擔任仙探之職,在一個小小的糾紛中,被野仙郝道子誘入一條曲折而偏僻的冷巷裡,遭遇挾制威脅,強迫他說出萬年芝草種在什麼地方。
那時他隻說:“隻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于是就被後者一指點倒,立即沉沉熟睡,直到三天之後,忽然醒來,已是黃昏時候,月出東方。
他連忙起身,懶洋洋地緩步走出冷巷,舉目巡視,發覺四周靜悄悄的,連一個影子也沒有,心裡暗忖:“自己隻打一個小盹,難道千年大比已結束了嗎?”
他急步向前走去,想回到仙探總部去查問原因。
不料到了那邊,不由大吃一驚,原來丈人宮遭遇火災,隻剩劫後餘燼。
他向前面觀看,連那座新建的聚奎殿也不見了,再望遠處,發覺丈人峰似乎較前矮了一倍。
變成了低峰,頓時使他驚上加驚,冷汗涔涔而流。
他不知道自己在冷巷裡睡了三天,隻認為一刹那之間,方丈洲竟然面目全非,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他心知情況不妙,就連忙避入殘壁的陰影裡,讓頭腦冷靜一下,以便考慮怎麼辦法。
當他思忖時,忽有幾個魔卒經過牆旁,嘴裡叽叽咕咕地說什麼“元帥召集訓話……”,這時,他明白本洲已被魔國占領,随即搖身一變,也變成了像一個魔卒一樣,不即不離地在後跟随,到了迎賓館,就混入了真魔卒的隊伍裡,暗探消息。
南宮操講話時,隻準魔煞入廳聽訓,而普通魔卒隻不過在門口站崗,或擔任護衛而已。
張羽所幻變的假魔卒使用巧計,将其中之一的真魔卒引離崗位,自己代替了守門職責,所以他能夠伸長耳朵聽到廳内的一切聲音,意外地獲取了許多重要的秘密消息。
等到廳内訓話完畢時,那假魔卒藉故内急,向同伴打了一個招呼,就離開崗位,乘着明月被烏雲掩沒,黑暗籠罩大地的一刹那機會,立即駕起濃霧,身子漸漸上升,接着改騰青雲,進入太空,徑向南天門而去。
千年大比故事到此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