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國的國王如來佛閉着眼睛,默默無言,恰如老僧入定。
妖魔國的首席代表玉面神猴忽然冷笑一聲,針對着如來佛,道:“怎麼,老佛爺,您也怕了嗎?幽冥國雖屬天國管轄。
但事實上佛國也有權過問。
如今鬼國地府發生了空前的禍害,群仙衆神聖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情有可原,但你——老佛爺卻在這裡裝聾扮啞,身在其位,一愁莫展,哈哈……
如來睜開佛眼,看了玉面神猴一眼,站起身來,合十作禮,向玉皇大帝奏道:“本佛也有苦衷。
我的佛教素以清淨寂滅為主,講經說法,心如止水,不料近來卻常受外界的魔道糾纏不休,使本佛的煩惱與日俱增,不能安心作佛。
現在世界上有許多無神論者,創立學說,要打破迷信,排斥佛教,專與神佛作對。
”佛祖又繼續道:“許多遭劫的高憎聖尼,佛門弟子和善男信女死了之後,魂魄無依,飄蕩來到靈山,向本佛訴苦,要求伸冤報仇,重興佛教,但我佛以慈悲為懷;怎能向他們報複,因為報仇就要動武殺生,決不可為。
南無阿彌陀佛,罪過罪過!本佛日夜思忖,如何能使反對者改變主意,皈依佛教,并引渡他們進入正果,但困難極多。
’“唆!”佛祖歎了一口氣,接着說:“還有一部分佛教叛徒,以及佛門敗類,更為荒謬。
他們竟然歪曲佛教的教義,創造異端邪道,且公開說法,谄媚地奉承某某有财者是甲菩薩下凡,某某有勢者是乙菩薩的化身,降臨塵世,拯救萬民,又妄談我教的‘清淨寂滅’與該異端邪道的宗旨互相符合;這是本佛最引以為憂的。
南無阿彌陀佛,罪過,罪過!”
“唉!唉!唉”佛祖連聲歎息,悲觀地說:“本佛因佛事繁忙,不能分身離國,親住下界,講經說法,點化人心。
總而言之,下界的窮人太多,苦難重重,因此,人心思變,亦是人之常情。
莫怪大幹世界要發生巨大波動。
世間的人類如此,而仙佛神聖亦何嘗不然。
上界諸國的法律也太嚴厲,仙佛神聖的生活雖是逍遙自在,超出輪回,但年數一久,他們又感到這種生活缺乏情趣,枯燥無味,都要靜極思動,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幻念一動,仙心。
佛心,神心,聖心,可能也都思變,所以本佛認為上界諸國也有這種隐憂……
玉面神猴突然插嘴道:“喂,老佛爺,玉皇大帝是要你對鬼國的事情作出具體辦法,不是叫你講經說法,談因論果。
佛祖對玉面神猴的諷刺,不作正面回答,卻又繼續往下說道:“本佛懷疑,當年蚩尤作亂,被軒轅黃帝擊殺,所以他怒氣難消,心有不甘,時時刻刻思忖報仇,直到他的‘魂’與其他鬼雄的‘魂’混合起來,成為一體,入世投胎為人,或為混世魔王之後,就制造禍端,使黃帝子孫蒙受慘劫、以證世上之事有因必有果
玉面神猴突然哈哈大笑,打斷佛祖的話柄。
他大笑之後,又高聲道:“老佛爺,誰要聽你這種廢話連篇,我且問你,你說,世上之事,有因必有果,那麼,佛國之事,是否也有因果?”佛祖低眉答道:“是。
”
玉畫神猴又道:“好!有因有果,現在我又要問你,當年你還未得道,在雪山修行之時,有個獨火大王在靈鹫山後的洞中修行,是抑不是?
佛祖答道:“是。
”後來你得道成佛,見到靈鹫山(簡稱靈山)青峰隐隐,綠水迢迢,是個興旺道場的好環境,便向獨火大王暫借靈山居住一年,并且立下文書,議定一年之後歸還,有此事否?”玉面神猴問,
“有。
”佛祖答。
‘過了一年,獨火大王前來向你索還靈山,你說:‘文書規定十年。
’你用佛法将一宇加上一豎,改為十字,有無其事?”玉面神猴問,
“有”佛祖答。
“過了十年,獨火大王再來向你讨還靈山,當時你又使用佛法在文書上再将十字加上—撇,變為千字,不知此事是實迩是虛?”玉面神猴問。
“是實。
”佛祖答。
“老佛爺,千年之後,靈山果然興旺,你與十大弟子講經說法,獨火大王前來聽講,那時,你雖有佛法,也不敢再将千字改為萬字,但你恐怕獨火大王又要讨還靈山,于是唆使‘妙吉祥’使用三昧真火,将獨火大王燒死,不知此事是真還是假?”玉面神猴問。
“這是誤會。
當時獨火大王要放火燒毀靈山,與‘妙吉祥’發生沖突,緻有此禍,并非本佛唆使。
”佛祖答。
“嘿!嘿!你身為佛祖,位居佛國之王,竟然仗勢作威,霸占妖神獨火大王的産業,還不算數,更擅改文書,一改再改;又不算數,再殺妖滅口!論天律,你應受何種處罰?論佛法,應受如何懲戒?尚盼我佛解釋!”玉面神猴聲色俱厲地責問道。
(改十為千故事,參閱《南遊記》小說)
佛祖雙手合十,口念“南無阿彌陀佛……”
玉面神猴突然指責佛祖,高聲怒道:“住口!什麼阿彌陀佛?你身為佛祖,以佛心而生貪心,以貪心而生盜心,以盜心而生殺心,佛界戒貪戒盜戒殺,而你卻有此三心,何能成佛?”
佛祖聞言,頓現愧色,默然無語可答。
于是玉面神猴轉身向玉皇大帝問道:“大帝在上,如來犯此大惡,該當何罪?”
玉皇大帝說道:“過去之事,又無憑據,應免予追究,我看算了吧!”
“什麼算了吧!”玉面神猴理直氣壯地大聲說:“大帝在上,你是天國之君,萬王之皇,主宰宇宙,管理列國,仙佛神聖,妖魔鬼怪,誰敢對你不敬?現在你竟然也說出這種不負責任的話來,何以服衆?佛法可恕,天律難容,如來必須領受适當的懲處。
”玉帝聽了,勃然變色,但因玉面神猴立場正确,語有至理,倒也無法反駁。
頓時,靈霄寶殿之中,氣氛緊張萬分。
群仙諸佛衆神聖等紛紛低聲議論,鬧成—片。
值殿的天兵神将立即戒備,以防萬一發生不測之事。
隻聽得玉面神猴高聲喝道:“如來犯法,玉帝不能執法,我看還是由小猴作主,處罰如來,不知各位的高見如何?”“無知逆畜,竟敢侮辱佛祖,藐視天廷,本神定要斬你。
”原來他是降魔伏妖維持紀律的值殿天神,他一面怒聲說着,一面手持斬妖劍,急奔過來,趕向玉面神猴。
待他奔近,離開玉面神猴不到五尺的地方,隻聽到猴聲怒嘯“逆神,敢爾!兇莫甚于怒,善無過于慈,是非不分,就來斬我,可惡!”接着神猴一揮手指,快如迅電,指風所及,但見白光閃閃,繼之一聲霹靂,震撼靈霄寶殿,又見那天神的斬妖劍被白光擊成千萬碎片,五花三飛地散落四周,同時他的身軀也被指風吹彈開去,撞在十丈以外的殿角上,立時昏厥倒地。
隻聽得玉面神猴笑道:“略施懲戒而巳,死不了。
”瞬時,一部分的群仙衆神聖迅即奔向玉皇大帝,圍住了他,以作保衛。
玉帝已給玉面神猴的威勢所吓倒,全身發抖,因他自從當年被孫悟空大鬧天宮之後,心裡尚有餘悸,最怕猴子。
現在他恰巧又逢到玉面神猴,哪得不怕?
另外許多值殿的天兵神将也被這—聲霹靂,震動得耳聾跟花,神昏颠倒,紛紛向殿外逃避。
不少道行稍淺的仙佛神聖都已吓得心驚肉跳,坐立不安。
又聽到玉面神猴笑道:“有理說理,無理動武,逆神自不量力,竟敢動武,理應懲戒。
”佛祖如來朗聲道:“各位不必緊張,本佛保證準也不敢驚動玉帝一根汗毛。
”
于是群仙衆神聖安靜地各就原位,準備繼續會議。
另一方面,太白金星已命值殿神将把那負傷的天神抱出殿外,想是去請天醫星君治療不提。
在混亂過程中,太上老君暗中通知南北二鬥星君,速速查明這個醜猴到底是何方神聖,務必立即回報。
玉面神猴見群仙諸佛衆神聖既已各歸本位,于是又發言道:“現在言歸正題。
查獨火大王慘死之事,真是千古奇冤,兇手我佛如來,照理應受佛法或天律裁判,但事隔千年以上,主兇依然逍遙法外,冤情何時得伸?難道是佛以慈悲為懷,因此,佛不罪佛?若果然如此,本神猴拟奏玉帝頒發聖旨,廢除佛法,并将此—冤案,傳達萬國。
為了平反,佛法雖可廢除,但天律決不可廢,因千古以來,曾有許許多多的小神,小仙,小妖,小魔偶犯小過,不為天律所容,都已喪命在誅仙劍,斬妖劍和雷擊電殛之下。
過去,大佛犯了大罪,天律不敢執行,顯然是天廷徇私,不能秉公處事,有虧天道,這與下界的凡夫俗子,官官相護,有什麼分别?不能作天莫作天,本神猴不甘天律毀弛,定要執行天律,替天行道……”他說到這裡,突然站起身來,把一隻腳踏在坐椅上面,用手指指着佛祖,厲聲道:“普天之下,誰不知道你是神通廣大,佛法無邊,但本神猴偏不相信。
如今我要執行天律,恭請佛祖作一單打獨鬥,試看你的佛法是否無邊,還是有邊,尊意如何?”如來佛雙手合十,謙遜地道:“本佛不敢,阿彌陀佛!”“老佛爺不必裝傻,假作客氣,其實是故作虛僞,此事不作了斷,奈天宮會議無法繼續何!”玉面神猴威脅地道。
群仙諸佛衆神聖等都看到玉面神猴如此驕狂,欺佛太甚,目無佛祖,個個心懷不平,但限于為仙為佛為神聖的體面,又不能群起而攻之。
他們大都看不慣這種局面,于是都閉了眼睛,靜靜地等候着事态的發展。
耳邊響,隻聽得玉面神猴道:“怎麼,佛爺,怕了嗎?哈哈……”
不論你佛爺是怕也好,不怕也好,對本神猴來講,都不依你。
我偏要惹佛生怒,讓佛發火,才是道理,否則你就是肯讓我在你的佛頭上着些糞,撒些尿,本神猴還是不會放過你的。
”
耳邊響,隻聽得佛祖道:“本佛不敢,阿彌陀佛!”
耳邊響,又聽到玉面神猴道:“既然你橫說不敢,直說不敢,那也好,你能依我二個條件,我就放你一馬,讓你過關如何?”耳邊響,又聽得佛祖說道:“請問哪二個條件?”
耳邊響,又聽到玉面神猴道:“二個簡單的條件:第一,你放棄佛位,降為菩薩;第二,罰你到第十八層地獄裡忏悔你過去的罪行,如何?”耳邊響,又聽到佛祖答道:“善哉,善哉!本菩薩遵命,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如來佛這樣回答,明白地表示他自願放棄佛位,降為菩薩,并自動進入地獄,這種精神是何等的偉大呀!這時太白金星悄悄地走到玉帝身旁,在他的耳邊輕輕地說了幾句話。
玉皇大帝終于開口說道:“佛祖且慢答應……”群仙諸佛和衆神聖等聽到玉帝發言,都各睜開了眼睛,洗耳恭聽。
他們聽到玉帝繼續道:“既然猴卿再三要求一試佛法,佛祖何不讓他試試,成全他的心願?”當時,佛祖站立起來,向玉帝合十作禮,道:“我皇有旨,敢不從命?”
于是玉面神猴歪着嘴巴,笑道:“真虛僞,一定要等待大帝說過
這句話,才答應了,扭扭怩怩,不爽氣,女人腔,不像是佛……”他一面說着,一面走了出來,口裡還接着往下說:“各位繼續開會,誰也不準跟着來看!小猴出去與這個老和尚玩一下,就回來的。
”
于是玉面神猴在前,佛祖在後,一同步出靈霄寶殿,不知去向。
會議不久,大約隻有一盞茶的時候,忽然見到玉面神猴昂首闊步,興沖沖,驕傲地,走進殿内,回到他自己的座位上坐下,哈哈大笑。
于是會議又被阻斷。
不見佛祖回來,群仙諸佛衆神聖都感到驚駭,忐忑不安,但又不敢詢問。
玉帝的心裡也頗為驚疑。
靈霄寶殿内出現了一種特殊靜寂的氣氛。
當時,隻有太白金星最為沉着毅勇,老成練達。
他能鑒貌辨色,随機應變;他能解難排紛,弭亂于禍,他又能把握時間,打開僵局。
正當群仙諸佛衆神聖恐惶失措,迷惘不定的時候,太白金星安詳地步行出班,走近玉面神猴的桌前,拱手問道;“尊神剛才與佛祖較量法力,想是尊神勝了,詳請如何,可得聞乎?”
玉面神猴莞爾而笑,道:“過獎,過獎!如來當年使用詭汁,以手心降伏本族的孫悟空,把他鎮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不得超生。
剛才本神猴也要求那老佛頭用此法術……”他說到這裡,停住不說。
“結果呢?”太白金星催促地問道。
“結果?如來現出丈六金身,頭上擁有三顆舍利子護頂,伸出右手,那佛手好像荷葉那樣大小。
本神猴将身—縱,跳在他的手心上,金雞獨立,安穩站定……”玉面神猴說到這裡,又再停住,不說下去。
“那麼,結果呢?”太白金星心急地詢問道。
“結果,如來揮動佛手,要想把本神猴推出西天門外,又想把他的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聯山,重施當年降服孫悟空的故技……”玉面神猴說到這裡,又故意緘口不語。
“後果呢?快說呀I”太白金星焦慮地追問道。
“後果?我不急,你急什麼?”玉面神猴說道。
他似乎責怪太白金星的态度太過急躁。
這時,靈霄寶殿之中一片肅靜,連玉帝在内,哪個不想早些知道佛祖的安危。
但是,那狡猾的玉面神猴卻偏偏故意咳嗽一聲,慢吞吞地道:
“本神猴現在口谒,快拿些瓊漿玉液來,給我止渴!”玉帝立即吩咐許旌陽仙師轉命天廚速供瓊漿玉液。
不久,天廚總管送呈佳品,玉面神猴一飲而盡。
飲畢,他噴噴口,稱贊道:“好極,有味,可惜太少,還有嗎?最好再來三盅!”
許旌陽天師心中暗罵道:“醜妖猴,可惡!”但他既不敢發作,又不敢作主。
天廚總管更不敢妄作主張。
他不知道是否再應供給三盅瓊漿玉液,于是呆立旁邊,躊躇不前,陷入進退兩難的地步。
幸虧玉帝及時點頭示意,許旌陽仙師就命令天廚總管道:“還不快去拿來?”
待玉面神猴飲完三盅,抹一抹猴嘴之後,才輕描淡寫地說道:“本神猴要求如來老衲,使用當年降猴的手法,那老衲自以為降猴手法乃其專長,且能駕輕就熟,必勝無疑,所以他一聽這種要求恰正投其所好,欣然接受。
本神猴所謂投其所好,正是攻其所短,因我早有準備,誘其中計,恰當他揮手施展全力之際,突然被我使用太古毒針在他的手心之上重重地刺了一下。
刺傷了佛掌之後,我立即從他的手心上縱出,乘機又從他的頭上,攫取了一顆護頂的舍利子,并且還用太古神杖,在他的背脊上輕輕地按了一下。
”他說着,就伸手從懷中取出—顆舍利子來,抛向空中三尺之高,但見金芒四射,把靈霄寶殿照耀得大放光明。
等到舍利子從空中落下時,他又伸手接住,把它放入懷中。
玉帝和群仙諸佛衆神聖見此情形,無不駭然。
“那麼,佛祖呢?到哪裡去了?”太白金星萬分震驚地問道。
“他有得受用了,但死不了,決計死不了;不過,他那隻‘佛手’已經腫大起來,腫脹得和他的‘佛體’幾乎一樣大小。
但這沒有關系,五百年以後,腫一定是可以消盡的。
”玉面神猴道。
此言—出,玉帝和在座的全體群仙諸佛衆神聖個個大驚失聲,尤其是佛國的諸佛和菩薩,如燃燈古佛、阿傩,迦葉、文殊、普賢、慈航等更為驚駭;他們都立即列隊出班,走向玉面神猴座位的前面停住。
燃燈古佛雙于合十,問道:“恭問尊神,我佛現在何處?”玉面神猴抓耳摸腮,狀甚得意,笑着答道;“他嗎?我隻聽得他慘叫一聲之後,就看到他的佛體像—隻蝦腰那樣彎曲着,渾身顫抖不停,抖得牙齒軋軋作響,似乎忍不住痛苦。
這時我覺得好笑,因為我佛如來不但已經失去了他平時的安祥和平态度,而且顯出像—個凡夫俗子一樣的姿勢。
過了—會,他恢複原狀了,可是面色慘白,佛眼無光,對着我注視良久,默默無語,終于歎了—口氣,把那隻腫大的佛手負在背上。
慢吞吞有氣無力地駕着祥雲,向西方而去,小猴猜想:他已經逃回靈山去養傷了。
本神猴素以慈悲為懷,有意放他一條生路,否則,我隻要在他那光秃秃的佛頭上再加上一杖,看他還能作佛。
”
諸佛聽了,個個流着佛淚,異口同聲念着“南無阿彌陀佛”,然後他們退還原位,輕聲地互相商量了—陣,于是燃燈古佛再度出班,走近玉帝的座前,合十作禮,恭敬地奏道:“我佛有難,拟請阿傩、迦葉二佛先回靈山,侍候佛祖,敬懇我皇批準。
”
玉帝準奏,并命燃燈古佛暫攝佛國首席代表之職。
古佛應命,作禮拜謝,然後回到佛國的首席位上坐下。
他立即囑咐阿傩、迦葉速回靈山,隻見二佛行色匆匆,出殿而去。
其實那受傷的佛祖乃是我佛如來所現化的替身,他的真身佛體早已化作一道無形無色的佛氣飛回靈山。
為什麼如來佛要這樣做?
當然我佛如來自有道理。
由于當時如來佛覺得那玉面神猴的道行功力高深叵測,變化無窮,且對方在舉手投足之間,發揮了既象仙佛神聖。
又象妖魔精怪那樣所混合而成的至高道行,以及至高功力,—時使他難以猜測:那猴兒的道行和功力究竟高深到何等程度。
在當場,如來佛又覺得自己要戰勝玉面神猴,也無把握,所以他就化作佛氣而走,暫避其鋒,并非真的為玉面神猴所敗。
我佛如來施用佛氣潛形,化身頂替,能使道行功力高如玉面神猴,也無法發覺,佛法無邊,由此可見。
此外,佛祖避走還有另—原因。
他預算到佛國不久就要,遭遇一場浩劫,那是兩千多年以前所造成的“因”,而将在二千多年以後産出來的“果”,先有前因,必有後果,時間已到,劫數将臨,這是無可避免的,所以,如來佛就乘此機會,退出鬥場。
先回佛國,預作妥善安排,以便應付劫數,但那是未來的事情,容後再述,
且說那時靈霄宅殿中,仙國的領袖太上老君站起身來,面對玉面神猴問道:“尊神剛才所說,用太古神杖打傷佛祖,但不知這太古神杖是否吾師鴻鈞老祖之物?”
玉面神猴笑道;“不錯。
”
太上老君聽到這句活,吃了一驚,但仍強作鎮定,又說道:“先有鴻鈞後有天,杖比鴻鈞早三年,查此杖是混沌時代的一枝神竹,後被吾師采來,制成手杖。
他老仙家憑此神杖的威力,曾協助盤古氏開辟天地,降服百獸,驅除群魔,何以此物竟會落在你——玉面神猴的手中?”
玉面神猴向太上老君作了一個鬼臉,瞬了幾眼,歪着嘴巴,露齒而笑,又把猴眼向殿中四周群仙諸佛衆神聖的面部都掃視一下然後道:“這事說來話長,不說也罷。
不過,我可以告訴你老,令師安然無恙,放心可也。
”恰在這時,南鬥北鬥兩位星君手捧二本厚冊,急匆匆地走入靈霄寶殿,行到太上老君身邊,在他的耳旁輕輕地講了幾句,但見太上老君面色大變。
原來南鬥主生,北鬥主死,但南鬥北鬥兩位星君雖已遍查生死天祿簿,從頭頁翻到末頁,詳細視閱,卻查不出這玉面神猴到底是什麼身世,何方神聖?因此,弄得太上老君驚疑不定,面容變色。
他一方面心裡思忖;“奇哉怪也!”另一方面揮揮手,暗示南北兩鬥星君向後退去。
此時,太上老君動了肝火,用蕉扇揮播作勢,翹着胡須,高聲向玉面神猴道:“那太古神杖是吾師心愛之物,千古以來,手不離杖,杖不離手,現在此杖到你手中,若非暗偷明盜,必是強取豪奪,可以斷言。
如今你必須從實招來,用什麼不正當手段得到這根寶杖?倘吾師有什麼三長兩短,本仙決不與你幹休……”“老兒住口!”玉面神猴厲聲喝道;“老不死!你竟敢對本神猴如此無禮,想是你這老朽的皮肉正在發癢,不妨讓我用猴爪抓抓你,可以止癢……”他一面說着,一面把手心向外舉起,彎曲着手指,裝出像要抓的姿勢。
他又接着說:“本來你不犯我,我也要找你麻煩,現在你既來犯我,我更要教訓你這老兒……”
玉面神猴說到這裡,向玉皇大帝作了一揖,又用雙手合抱,向殿中的群仙諸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