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回 邪雾漫长空 滚滚星沙飞碧青 彩云笼大漠 森森剑气拥金舟

首頁
    來我年紀比你大不許多,可是我不是說年紀和本領,是說你兩弟兄膽子大大,又喜任性,人雖聰明,太不謹慎小心,你娘再三要我照管,聽你說話又野,哪能不加小心?你敢借話挖苦我麼!”李旸笑道:“表侄們怎敢如此大膽!你老人家莫生氣。

    全莊老少三四輩,誰不誇表叔膽大心細,足智多謀?舅公有事,還時喚表叔前去商量,我們當小輩的怎敢不聽!好在我兩人還未妄動,隻說幾句實話。

    有祖母的大乙金鱗舟,還有母親、二姑、三姑的一兩件法寶,請表叔放心,一切聽命而行如何?” 原來五老中隻四老孫同康為人最是長厚,孫孝卻與乃父相反,貌相看去好似蠢胖,心卻靈巧異常,足智多謀,膽子又大,行起事來偏是穩練老當,隻是生來矮短,不在高長。

    五老原有五矮之名,子孫身量都是矮的居多,孫孝尤為矮得出衆,天生來的矮短身量,永不長高,年逾三十,形貌隻如十四五歲幼童。

    李晃兄弟乃三老李清苕所生五男三女中本領最高、後輩英俠中最負盛名的李同之子,一年十七,一年十五,為了祖父母和父母俱是地仙散仙一流人物,本身又有夙根慧業,生來便具異禀奇資,聰穎絕倫,五家尊長同輩無不愛重,隻為年輕膽子大大,偶往天山獵熊,連生了兩次事,乃母瑤宮青女何靈潇欲其晚成大器,管教至嚴,不到年歲不許學習劍術。

    無如李同鐘愛二子,依然暗中指點,傳以本門心法,雖然年紀最小,卻都練有一身驚人本領,隻為守着乃父之誡,不許人前顯露,以防乃母為此争論,平日隻裝不會。

    孫孝和他二人最好,當日早起,原是聽了乃姊孫雲駕說兩小身邊藏有法寶,又有敵人要來侵犯的卦象,因昨日姑母說,姑父吩咐不是奉命的後輩不許出莊,心中不快,聞言覺着園中待敵一樣可以出手,難得兩小弟兄身有異寶防身,更可無慮,特意去往小靈湘館,因話及話,代兩小弟兄說情同往莊外,因不知所帶是何法寶,幾次探詢。

    兩小原極靈巧,先恐傳到祖母耳邊,借寶的人受罰,始而一味裝呆,答非所間,故作不解,如無其事,後來聽出孫孝口風,已知此事,雙方名份雖有尊卑,因都童心,常在一起,形迹脫略已慣,知他急于得悉底細,仍是不肯實說,直到妖雲來侵,估量快要出手,方始盡情說出,表面口角争論,實則全是故意如此說法。

     孫孝行事雖較持重,本心也巴不得殺傷幾個妖人才痛快,一聽兩小所帶法寶竟有太乙金鱗舟在内,有此一寶,不特可以防身,便飛出靈蛛網外給來敵一個厲害也能辦到,好生心喜,立即忍俊改口道:“你兩個既肯聽話,少時如該動手,我四人一路如何?” 孫環道:“我們四人一路,那麼柳春呢?”李晃道:“那個無妨。

    本來護身靈符我們有兩道已夠,并還許一道都用不着,把我這一道給他帶上,再指明地道入口,萬無一失,如用不着,便送與他,日後備個緩急也好。

    ”孫孝兄妹稱善點頭。

    柳春先覺四小年歲都在十四五之間,一聽孫孝竟比李氏兄弟大十多歲,猛想五老俱是矮身量,照此看法,連二李弟兄也不一定便是幼童了,心方驚奇尋思,忽聽李晃贈他護身神符,心料全莊俱是高人,又有仙雲籠罩,看五老和孫孝四小從容暇豫之狀,寒沙邪法決難侵入,留下此符,日後大有用處,不禁喜出望外,連忙拜謝接過。

    孫孝四小俱喜柳春謙恭知禮,李晃笑道: “柳世哥,你我平輩,年紀又比我大,何必如此謙恭呢?”孫環道:“我們隻顧說笑,也不想想人家什時起身的,自到我莊,連茶都沒吃一杯呢。

    ”話未說完,李晃忽道: “我還忘了這事呢,真個糊塗!”口說着話,聲随人起,雙足微點,便往左側小靈湘館圓門中飛去。

    柳春正和孫孝兄妹分說:“路上已然用過于糧肉巴,并不饑渴。

    ”幾句話的工夫,李晃已自飛回,手裡提着一個形式精巧竹絲編就的淺底長方大竹籃,内裡裝着半籃甜鹹包子,半籃糖果蜜餞,笑對柳春道:“我們許有點事,暫時無暇安頓你了。

    這都是年下吃的東西,将就先吃一點搪搪饑,事完再另款待你吧,茶一會就來了。

    ” 柳春委實也覺腹饑,連忙稱謝接過,見籃中食品樣數甚多,不下十七八種,除包子每種是五六個外,餘下最多的不過三個,不用說吃,那式樣之精細小巧,有好多直未見過,看去先就愛人,先拿了一個包子一嘗,覺着味美無比,連聲誇好。

    李晃把食籃交過以後,便随孫孝、李旸,一同目不轉瞬注定空中。

    隻孫環一人在旁看柳春吃,聽他誇好,笑道:“這包子還是新近塔平湖那位女易牙教的,隻是她面發得好,又用的是自流井的好鹽,雖也好吃,還不怎樣。

    那甜的樣子最多,有二十四種,籃裡才得三樣,還是尋常的。

    你手拿的這個,年下做得最多,那是用自種的黑芝麻先用文火炒過,磨成細粉,外加蜜釀過的生闆油,和各種瓜糖果脯搗融為泥,這樣作餡本不足奇,講究是要甜而不膩,融而不流,餡子不要太多,油和糖卻要透進到面裡去,外面看去亮晶晶的,面卻不能發死,覺着包子皮又松又甜又腴潤,比餡還好。

    這個隻要明白訣竅,餡子和面都和得恰到好處就行,也還不難,最麻煩是内有十幾種花餡,實在費事。

    第一是選花,按着想用來作餡的各種香花,除去桂花大小不算外,下餘多在那将開未開之時,隔夜先用清水,用細瓷作的小噴壺挨朵微微沖洗一過,跟着再用細紗制的紗囊松松套上,以防沾上塵土蟲蟻,次早日頭未出,花剛舒萼之際,挨朵采下,仔細看過,帶着花裡面自有的一種香乳和露氣結成的水珠,整朵放人瓷壇裡面,壇底本鋪有寸許厚的好白糖,放好花後,再加糖下去,由此一層花一層糖,裝滿以後,築得越緊越好,不令透一點氣。

    各按花時采制,大意如此,因花開早晚大小性氣,每有分别,采時也有不同之處,大緻不差,不過有的花須去舊汁,隻能用它香味。

    這樣把各種有色有香的花選采糖腌好後,用時開壇,不特香味濃郁,連顔色花形都不會變,直和鮮的一樣。

    做餡也有兩種做法,一是摘去蒂須,将花切小,加上糖腌過的闆油細丁和芝麻核桃蓮蓉瓜糖等各種和頭,按着心喜口味随意和用;一是取出半壇,将下面的花糖撥松散,壇口用七層皮絲和麻布封紮嚴密,不令透氣,隔水文火蒸上兩三日夜,使花香和精氣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