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变幻百端笔生花——说金庸笔下的“武”

首頁
    人全神貫注”之際,從背後對血刀僧偷襲。

    小說寫道: 花鐵杆見兩人頭頂白氣蒸騰,内力已發揮到了極緻,他悄悄走到了血刀僧身後,舉起鋼槍,力貫雙臂,槍尖上寒光閃動,勢挾勁風,向他背心疾刺。

     槍尖的寒光被山壁間鏡子般的冰雪一映,發出一片閃光。

    血刀僧陡然醒覺,隻覺一股淩厲之極的勁風正向自己後心撲來,這時他手中血刀正和劉乘風的長劍相交,要向前推進一寸都是艱難之極,更不用說變招回刀,向後擋架。

    他心念轉動奇快:“左右是個死,甯可自己摔死,不能死在敵人手下。

    ” 雙膝一曲,斜身向外撲出,便向崖下跳落。

     花鐵杆這一槍決意緻血刀僧于死地,一招中平槍“四夷賓服”,勁力威猛已極,哪想到血刀僧竟會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墜崖。

    隻聽得波的一聲輕響,槍尖刺入了劉乘風胸口,從前胸透入,後背穿出。

    他固收勢不及,劉乘風也渾沒料到有此一着。

     血刀僧從半空中摔下,地面飛快地迎向眼前,他大喝一聲,舉刀直斬下去,正好斬在一塊大石頭上。

    當的一聲響,血刀微微一彈,卻不斷折。

    他借着這一砍之勢,身子向上急提,左手揮掌擊向地面,蓬的一聲響,冰雪迸散,跟着在雪地中滾了十幾轉,一砍一掌十八翻,終于消解了下墜之力,哈哈大笑聲中,已穩穩的站在地下。

    (7) “轉動奇快”寫其智,“向崖下跳落”寫其勇,“一砍一掌十八翻”寫其技與識,一個智勇雙全、功夫高超的血刀僧便活現在讀者眼前! 接着是第二回合:陸天抒與血刀僧在厚達十餘丈的積雪底部拼殺。

    從上面看去,但見“白雪隐隐起伏波動”。

     過了好一會,一處白雪慢慢隆起,有人探頭上來,這人頭頂上都是白雪,一時分不清是俗家還是和尚。

    這人漸升漸高,看得出頭上長滿了白發。

    那是陸天抒! .. 陸天抒的頭探在雪面,大聲喘氣,努力掙紮,似想要從雪中爬起。

    .. 便在此時,卻見陸天抒的頭倏地又沒入了雪中,似乎雙腳被人拉住向下力扯一般。

    他沒入之後,再也不探頭上來,但血刀僧卻也是影蹤不見。

    水岱和花鐵杆對望一眼,心下均甚憂急,見陸天抒适才沒入雪中,勢既急速,又似身不由主,十九是遭了敵人暗算。

    突然間波的一聲響,又有一顆頭顱從深雪中鑽了上來,這一次卻是頭頂光秃秃的血刀僧。

    他哈哈一笑,頭顱便沒入雪裡。

    水岱罵道:“賊秃!”提劍正要躍下厮拼,忽然間雪中一顆頭顱急速飛上。

     那隻是一顆頭顱,和身子是分開了的,白發蕭蕭,正是陸天抒的首級。

     這頭顱向空中飛上數十丈,然後啪的一聲,落了下來,沒入雪中,無影無蹤。

     (8) 原來血刀僧落入雪底便利用自己在藏區冰天雪地生活過的經驗,在厚雪層中挖洞制造氧庫,每逢呼吸困難,便探頭到洞中吸幾口氣。

    陸天抒不懂這個竅門,憋得慌時串到雪上吸氣,下體便遭血刀僧連砍三刀。

    一代英豪,終于葬身雪谷! 此後的兩個回合,便是水岱道血刀僧所挖陷阱暗算而被斬去雙腿,隻得求人了斷;花鐵杆則在經曆沮喪、驚吓和血刀僧的心理戰後完全喪失鬥志,曲膝投降。

    所謂俠義道的“南四奇”,竟被血刀門一個老僧殺了個“落花流水”!真是驚心動魄,而又變幻莫測。

    一切難以逆料的結果偏在特定環境中發生,而且成為此一情境中必有之事。

    可謂渾然天成,精彩之極! 金庸的武學大世界雖都出于藝術想象,卻能意到筆到,幻而成真,使人大開眼界。

    它們奇谲詭異卻似有根有據,變幻百端而又盡情盡理。

    文化學養之豐厚紮實,藝術創造之超拔有力,生活情理之周到細密,文字筆墨之得心應手,四者融會綜合,高度統一,因而在武俠小說領域成為一種難以企及的典範。

     注釋 (1)《神雕俠侶》香港明河社1992年11月第16版第1306頁。

     (2)轉引自盛澄華《試論紀德》一文,原載《時與潮文藝》4卷5期—6期,1945年2月15日。

    收入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四卷293頁。

     (3)翁靈文:《金庸暢叙生平和著作》,收入《諸子百家看金庸》[叁],香港明窗出版社1997年10月初版。

     (4)《倚天屠龍記》第4章,香港明河社1991年4月第12版第128—129頁。

     (5)《神雕俠侶》第12回,香港明河社1992年11月第16版第492頁。

     (6)《笑傲江湖》第19章,香港明河社1992年9月第11版第811—812頁。

     (7)(8)均見《連城訣》第7章,香港明河社1991年10月第9版第225頁,第233頁。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