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一章

首頁
    所以安步當車,從容走來。

    姚家的聽差早就攜着食盒,雇好了船在等待。

    但是,驕陽正盛,雖下了船,卻隻泊在柳蔭下,品茗閑話。

     “星海,”姚禮泰問道:“聽說寶眷留在京裡可有這話?” “有啊!”梁鼎芬指着文廷式說,“我已經拜托芸閣代為照料。

    三五個月以後,看情形再說。

    ” “還是早日接了去的好。

    ”姚禮泰說,“西關我有一所房子,前兩天舍弟來信,說房客到十月間滿期,決定退租。

    你到了廣州不妨去看看,如果合适,就不必另外費事找房子了。

    ” 梁鼎芬自然連連稱謝,但心頭卻隐隐作痛。

    連日與龔氏夫人閑談,她已經一再表示,決不願回廣州,所以姚禮泰的盛情,隻有心領,卻未便明言。

     “兩位近來的詩興如何?”姚禮泰又問。

     “天熱,懶得費心思。

    ”文廷式答說:“倒是星海,頗有些纏綿悱恻的傷别之作。

    ” “以你們的交情,該有幾首好詩送星海?” “這自然不能免俗。

    ”文廷式說,“打算填一兩首長調,不過也還早。

    ” “對了!今日不可無詞。

    我們拈韻分詠,”姚禮泰指着荷花問說,“就以此為題。

    如何?” “好!”梁鼎芬興緻勃勃地,“這兩天正想做詞。

    你們看,用什麼牌子?” “不現成的?”文廷式指着城牆下說:“《台城路》。

    ” 名士雅集,聽差都攜着紙筆墨盒、詩譜詞牌,當時拈韻,梁鼎芬拈着“梗”字,脫口吟道:“片雲吹墜遊仙影,涼風一池初定。

    ” “好捷才!”姚禮泰誇贊一聲,取筆在手,“我來謄錄。

    ”梁鼎芬點點頭,凝望着柳外斜陽,悄悄念着:“秋意蕭疏,花枝眷戀,别有幽懷誰省?” “好!”姚禮泰一面錄詞,一面又贊,“宛然白石!” “我何敢望姜白石?”梁鼎芬又念:“斜陽正永,看水際盈盈,素衣齊整;絕笑蓮娃,歌聲亂落到煙艇。

    ” “該‘換頭’了。

    上半阕寫景,下半阕該寫人了。

    ” “這是出題目考我。

    ”梁鼎芬微笑着說,“本來想寫景到底,你這一說,害我要重起爐竈。

    ” 說罷,他掉轉臉去,剝着指甲,口中輕聲吟哦。

    文廷式看着詞稿,卻在心中念着:“秋意蕭疏,花枝眷戀,别有幽懷誰省?” 文廷式在玩味梁鼎芬的“幽懷”,姚禮泰亦在凝神構思,一船默默。

    隻聽“波、波”的輕響,緊包着的蓮瓣,一朵一朵開放,展露嬌黃的粉蕊,飄送微遠的清香,随風暗度,沁人心脾,助人文思。

     “我都有了!”梁鼎芬說:“我自己來寫。

    ” 從姚禮泰手中接過紙筆,一揮而就,他自己又重讀一遍,鈎抹添注了幾個字,然後擱筆,将身子往後一靠,是頗感輕快的神态。

     于是姚禮泰與文廷式俯身同看,那下半阕《台城路》寫的是:“詞人酒夢乍醒,愛芳華未歇,攜手相贈。

    夜月微明,寒霜細下,珍重今番光景。

    紅香自領,任漂沒江潭,不曾凄冷;隻是相思,淚痕苔滿徑。

    ” “這寫的是殘荷。

    ”姚禮泰低聲贊歎:“低徊悱恻,一往情深。

    ” 梁鼎芬當然有得意之色,将手一伸:“你們的呢?” “我要曳白了。

    ”文廷式搖搖頭,大有自責的意味。

     “我也是。

    ”姚禮泰接口,“珠玉在前,望而卻步,我也隻好擱筆了。

    ” “何至于如此?”梁鼎芬矜持地,“我這首東西實在也不好,前面還抓得住題目,換頭恐怕不免敷衍成篇之譏。

    ” “上半阕雖好,他人也還到得了這個境界,不可及的倒是下半阕,寫的真性情,真面目。

    ”姚禮泰轉臉問道:“芸閣,你以為我這番議論如何?” “自然是知者之言。

    ”略停一下,文廷式提高了聲音說:“‘任漂沒江潭,不曾凄冷’,星海,‘夜月微明,寒霜細下,珍重那番光景。

    ” 原作是“今番光景”,何以易“今”為“那”,姚禮泰不解所謂,随即追問:“那番光景是什麼?” 暧昧蒙眬的情緻,隻可意會,說破了就沒有意味了。

    梁星海是了解的,五年前的九月下弦,正合着“夜月微明,寒霜細下”的“那番光景”,文廷式是勸自己記取洞房花燭之夜,“珍重”姻緣。

    盛意雖然可感,然而世無女娲,何術補天?看來相思都是多餘的了。

     ※※※ 挑定長行的吉日,頭一天将行李都裝了車,忙到黃昏告一段落。

    龔夫人将門上喚進來有話交代。

     “老爺明天要走了,今天不出門。

    飯局早都辭謝了,如果有人臨時來請,不用來回報,說心領謝謝就是。

    ” “是了。

    ”門上轉身要走。

     “你回來!我還有話。

    ”龔夫人說,“從明天起,有事你們都要先跟文老爺請示,不準自作主張!” 交代完了,龔夫人親自下廚做了好些菜,為丈夫餞行。

    但夫婦的離筵中,夾雜了一位外客,席次很不容易安排,梁鼎芬要請“三哥”上坐,而文廷式卻說是專為梁鼎芬餞行,自己是陪客,隻能旁坐。

     “每天吃飯,都是三哥坐上面,今天情形不同,你就不要客氣了吧!” 由于龔夫人的一句話,才能坐定下來。

    梁鼎芬居中面南,文廷式和龔夫人左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