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白话百喻经故事

首頁
    持戒律,再修财施等善行,如兩個學徒應當先護本來貴重的綢氈等貨,再護駱駝皮才是。

     ◎用大石頭磨成小石牛◎ 有一個人,每天很勤勞地磨一塊大石,經過了好幾年的功夫,把它磨成一個小石牛,結果隻能當作玩具,沒有别的甚麽用處。

    他在這一事上所費的時間和勞力雖然很多,而所得到的卻很是微小。

     這故事比喻∶人們精勞苦地修學,應該志求高勝的道果,如果隻是為求一些聞名閑利那用力多而收獲少,或者得不償失、反而增長過患了。

     ◎多吃了六個餅子◎ 有一個人,肚子餓了,到餅店去買煎餅吃。

    他一連吃了六個,覺得還是不飽,就再買第七個吃,剛吃了半個,就覺得很飽了。

    這時候,他心中很懊悔,用手打著自己的嘴巴說道∶『我是這樣的愚癡不知節約,如果早知道後頭的半個煎餅能吃飽,那麽我隻要買這半個煎餅就是了,前頭的六個煎餅不是多吃了嗎?』 這故事比喻∶修行的人,勸苦修學經曆多時,才有貫通言證的一旦,不經多時的勸修,但羨一旦的悟證,正同那人吃餅的癡想,是不可能。

     ◎呆仆人管門◎ 有一個人,因有事要到遠地去,動身時叮囑仆人說∶『你要好看守門戶,同時也要好好照管住系驢的繩子,不要讓驢跑了。

    』這個主人走了以後,有一天,碰到鄰村在演劇彈唱得很好聽。

    那個仆人聽到後,心便不能自主,就想去觀看一下。

    於是他就把門闆拿了下來,放在驢背上,牽著驢子去看戲。

    仆人去後,家中所有财物都被竊賊偷得一空。

    等到主人回來,他看到家中财物都沒有了,很是奇怪。

    就查問仆人說∶『這究竟是怎麽一回事呀?』仆人回答說∶『主人叫我看守的是門、驢子和系驢的繩子;現在這三件東西都好好地存在著,并沒有缺少。

    别的一切,我都不知道。

    』主人聽了更加氣惱,大聲責罵仆人說∶『你這笨坯!叫你管門,正因為屋裡有著财物,現在财物既已失去,留著一扇門有其麽用呢?』 這故事比喻∶如來教導我們,應當常常攝心,守護共根的『門』,不要被六塵的『賊』侵入(眼、耳、鼻、舌、身、意叫作六根,修行就要從攝心覺照,守護六根門頭著手;色、聲、香、味、觸、法叫作六塵,不知六塵的虛妄,執著它們、迷戀它們,就會染污六根,造作種種惡業)。

    有些人卻不聽這個教誡,去貪求名利,就是在靜坐的時候,還是念念攀緣著名利食色,牢守著無明的驢子和貪愛的繩索,卻洞開了六根的大『門』,結果被六塵煩惱的盜『賊』侵入,弄得道品的功德财寶都散失完了。

     ◎偷牦牛◎ 有一個村莊上,村裡的人共同偷得了一頭牦牛共同把它宰殺吃掉了。

    那個失牛的人跟蹤尋到這個村莊上來,見到了那些村人,問他們說∶『我的牦牛,是不是在你的村莊上?』偷牛的村人回答說∶『我們并沒有村莊。

    』失牛的人又問∶『池邊不是有一株樹麽?』他們回答說∶『并沒有樹。

    』失牛的人於是再問∶『你們偷牛,是不是在村莊的東邊?』他們仍舊回答說∶『并沒有東邊。

    』失牛的人又問∶『你們偷牛的時候,不是剛剛正午麽?』他們還是回答說∶『并沒有正午。

    』這樣失牛的人就說∶『依照你們所說,沒有村莊,沒有池,沒有樹,或者還可說得通。

    可是天底下那裡會沒有東邊,沒有正午呢?因此,我知道你們說的都是謊話,不可相信。

    牛一定是你們偷吃了,是不是?』那些村人知道無可抵賴,隻得承認把牛偷來吃了的事情。

     這故事比喻∶修持佛法而破戒的人,每每把罪惡隐藏起來,不肯如法發露忏悔,改過遷善,卻常常想假造理由,自圓其說;但結果終掩蓋不了所作的罪惡,受了種種的苦惱。

    隻有勇於承認自己的過失,懇切地發露忏悔,才能走上佛法的大道。

     ◎狗和樹◎ 有一隻狗,在樹下休息,一陣風吹來,把樹枝折斷了,剛巧堕在它的背脊上。

    它就走開,到一個露天的地方去休息,長久地閉了眼睛,不看一看樹枝掉下來的原因,也不去再看那株樹。

    直到天色晚了,還是留在那裡。

    可是後來,它又張開眼睛,遠遠地看見一陣風正吹過那株樹,所有枝桠都在不停地搖動著,他就自言自語地說道∶『樹在叫我了!』重又回到樹下去。

     這故事比喻∶學修佛法,志願要堅定不移,不能因為師長的輕微诃責就離去,等到遇到種種煩惱,才再去親近師長。

    這樣來來去去,浪費時間,實在愚笨而可笑的。

     ◎莫名其妙的仙人◎ 有兩個小孩子,同在河畔遊玩,他們在水裡撩得了一把毛,於是,兩個小孩子就争論了起來。

    一個說,這是仙人的胡須。

    還有一個說,這是熊身上的毛。

    兩個小孩子都認為自己是對的,各說各的理由,大家不肯讓步。

    那時河畔剛走過來一位仙人,兩個小孩子就去請求他判斷。

    可是這位仙人,并不回答他們這個問題,隻從他自己的袋裡,取出了一小撮米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