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章

首頁
     “您是剛到京城上任的吧?” “京城是早就到了,就是還沒上任呢,這不,皇上賞的職位,聖旨昨兒個才到。

    ”額爾慶尼一臉的喜興,莊虎臣指了指外面的公告欄:“那上頭兒有您?” “有啊!” 莊虎臣來了精神:“那您是哪一位啊?” “名單上的第三位──額爾慶尼,任内務府禦用品監管!”額爾慶尼搖晃着腦袋,那股得意勁兒就甭提了,莊虎臣一聽,立刻站起來,點頭兒哈腰地說道:“喲,瞧瞧,額大人,我這可真是有眼不識泰山了,您多擔待,多擔待!” “您這缙紳上,能有我的名兒嗎?”額爾慶尼似乎不大相信。

     “這缙紳上要是沒有您的名兒,那還能叫缙紳嗎……”莊虎臣還要說什麼,這時休息室外有人喊:“額大人,額大人……” “哎!”額爾慶尼答應着向外走去,莊虎臣追上去:“額大人,等缙紳印得了我給您送到府上,您記好了,我叫莊虎臣,是榮寶齋的掌櫃……” “那我可就等着了啊!”額爾慶尼留下這句話,轉身就在門口消失了。

     那天下了課以後,張幼林依舊直接來到了榮寶齋。

    鋪子裡沒什麼客人,他就坐下來看書。

    過了一會兒,總理衙門章京,也是後來著名的戊戌六君子之一楊銳走進來,張幼林放下書,迎上去:“楊大人,今兒您得空兒出來轉轉?” “哦,張先生,”楊銳沉吟了一下,“不知該稱你張先生呢,還是張掌櫃?” “您是榮寶齋的常客了,應該知道啊,我們掌櫃的是莊先生,我嘛,是榮寶齋的夥計。

    ” “這我知道,我說的是你的身份,榮寶齋的夥計,又是榮寶齋的少東家,還是京師同文館的學生,所以我說你是掌櫃的也沒什麼錯,因為榮寶齋的事,你也能做主。

    ”楊銳在鋪子裡四處看着,張幼林跟在他身後:“楊大人,有什麼需要的,您就吩咐一聲。

    ” 楊銳站住了:“你這鋪子裡有上好的洮硯嗎?” “您是自個兒使,還是送人?” “送人,價錢貴點兒沒關系。

    ” “您請稍等。

    ”張幼林給楊銳倒上茶,“我到後頭給您拿去。

    ” 片刻,張幼林捧着兩個硯台從後門進來:“楊大人,您瞧瞧,這兩個怎麼樣?”他把硯台放在桌子上,楊銳看看這個,又瞧瞧那個,沒看出所以然來,索性直言:“張先生,前幾天康有為先生為我寫了個對子,我心裡很不過意,聽人說康先生喜歡收集名硯,特别是對洮硯情有獨鐘,我想買個洮硯作為回禮,隻是不大懂,你給講講?” “楊大人,您客氣,那我就獻醜了,”張幼林略一沉思,“這洮硯是四大名硯之一,出在甘肅省的南部洮河一帶,所以叫洮硯。

    洮硯石質細密、溫潤,”張幼林指着其中一個,“特别是這綠洮,有個說法兒,叫‘綠如藍,潤如玉,發墨不減端溪下岩’。

    ” 楊銳拿起綠洮仔細地看着,張幼林指着硯台上的條狀紋理:“您瞧,這像不像綠水當中泛起的漣漪?” “像,有點兒意思。

    ”楊銳點着頭。

     “這叫‘綠漪石’,”張幼林又指着另一個,“這塊硯的紋理當中淨是黑色的小細點兒,像是黑芝麻嵌在石頭裡,這叫‘湔墨點’。

    ” “這倆哪個更好?” “要說哪個更好,還得看石膘,按行家的說法兒,端硯貴有眼,洮硯是貴有膘,就是這個,”張幼林指着‘綠漪石’上像魚鱗片似的一小片,“這叫‘魚鱗膘’,”又指着‘湔墨點’上像松樹皮似的一小片,“這叫‘松皮膘’。

    ” 楊銳左看、右看,半晌才又問道:“這倆石膘的顔色不一樣,‘魚鱗膘’泛紅,‘松皮膘’發黃,我看着沒什麼大礙,我想請教的是,要是從鑒賞的角度來說,哪個更好?” 張幼林指着“湔墨點”:“當然是‘湔墨點’了,行兒裡有這種說法:‘洮硯貴如何,黃膘帶綠波’。

    ” “那‘綠漪石’送康先生,這‘湔墨點’我也要了。

    ” 張幼林有些猶豫,他試探着說:“這兩個洮硯可貴呀,是我這鋪子裡最值錢的寶貝,要不……”楊銳截住了張幼林的話:“貴不要緊,隻要它是洮硯中的上品就行。

    ” 張幼林轉念一想:“楊大人,剛才您說了,‘綠漪石’送康先生,康先生如今是推行變法的領軍人物,這塊‘綠漪石’送給康先生也算是寶劍贈英雄,物盡其用了,可這‘湔墨點’更貴重,您若是送人,打算送給誰呀?” “我的師傅。

    ”楊銳的眼睛裡泛起了光芒。

    “您的師傅?”張幼林思索片刻,随即恍然大悟:“噢,是湖廣總督張之洞張大人!” 楊銳點頭:“正是。

    ” 張幼林連聲說道:“值得,值得,張大人是我最佩服的前輩之一,若不是他積極辦洋務,我還上不了新式學堂呢,‘湔墨點’能到張大人手裡,也算是榮寶齋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