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血洗吕家

首頁
    村還有五裡地,到那裡還要尋找呂伯奢家,而看天色已近酉時,别無選擇,趕緊走吧。

     為了天下大義,為了結束戰亂,一定要鏟除董卓!他默念着這個口号給自己提氣,駁馬奔東而去。

     等真正到了呂家村,曹操發現自己根本不用向人打聽,兒時的記憶曆曆在目。

    這個小村莊雖頹敗了一些,人煙也略為稀少,但條條路徑卻沒有改變,普通老百姓的日子周而複始,似乎始終是一樣的。

     他憑着孩提時候的記憶緩緩前行,過了片刻,一座獨特的院落出現在他眼前——那院子裡有一棵光秃秃的大桑樹。

     開門的是一個年輕人,穿着粗布衣裳,講話頗為客氣。

    曹操瞧他相貌與記憶中的呂伯父頗為相似,想必是子侄一類,卻也不好冒認,隻說要拜見呂伯父。

     前院本就不大,呂伯奢似乎聽見了,從屋中走了出來:“何人口稱伯父啊?”曹操細細打量,見呂伯奢六十多歲年紀,慈眉善目,須發皆白,額頭略有幾道皺紋,瘦瘦的有點兒駝背,穿着一襲青色的粗布衣,蹬着草鞋——極其普通的莊稼老漢。

     “伯父大人,您還認得小侄嗎?”曹操趕緊跪倒。

     呂伯奢打量半晌:“你是……” “我是曹阿瞞!” “曹阿瞞?”呂伯奢凝眉苦想,已經不記得。

     “我是曹巨高的大小子,阿瞞啊!” “哦!”呂伯奢瞪大了眼睛,跺腳道,“哎呀!巨高老弟的兒子,你都……你都這麼大啦。

    ” 曹操連忙磕了頭,呂伯奢趕忙攙他起來,招呼家人都出來。

    曹操記得他有五個兒子,但這會兒親眼見到的隻有三個兒子,一個兒媳。

    大家把他讓到呂伯奢住的正房裡,屋裡陳設簡陋,似乎還不如昔年所見。

     “阿瞞,你父親如何啊?”呂伯奢招呼他坐下。

     “父親他老人家安好,勞您挂念。

    ” “二十多年沒見了。

    ”呂伯奢歎了一口氣,似乎在感慨中透着點兒幽怨,“他現在還在京裡嗎?” “告老還鄉了。

    ” “告老了?他竟然也有服老的時候,呵呵呵……”呂伯奢抿嘴一笑,“多要強的一個人啊!” 是啊!父親這大半輩子都在設法往上爬,哪怕用逢迎賄賂的手段,也要問鼎三公。

    曹操還在胡思亂想,忽聽呂伯奢又問:“聽說你也當官了,還領兵打過仗?” “是。

    ”曹操不敢多提自己的事。

     “出息啦!仕途上還算順心嗎?” “倒也罷了。

    ”曹操趕緊轉移話題,“您老人家身體可好呀?” “大病不犯,小病不斷,倒也将就了。

    ” “我記得昔日我來時,見過四個兄弟,後來聽爹爹言講,您又得一子。

    今日怎麼就遇見三位兄弟呢?” 這句話斷不該問,一問便觸了老頭的傷心事。

    呂伯奢黯然道:“先帝爺修西園,老大被征去做工,走了十年沒回來,不知道埋在哪塊磚下了。

    鬧黃巾的時候,老二投軍,死在河北了。

    剩下老三這兩口子當家,可至今也沒養下個孩子。

    老五還小也罷了,就是老四叫我操心,家裡窮,娶不上媳婦。

    ” “家中煩惱不少呀!”曹操也歎了口氣,“我今日不便,回去對父親說說,幫幫您老人家的生計。

    ” “不必啦!像我們這等種地的,現在誰家不這樣呢?”呂伯奢擺擺手,“咱就算不錯了,西面五六裡的倆村,前些日子都叫西涼來的土匪給燒了。

    要不是咱這地方偏僻,也早就完了。

    ” 曹操連連搖頭:“這地方恐也不安全,等過幾天我派人來接您。

    幹脆一家子遷到我們那裡去,我弟弟在家料理有方,如今有錢有地,照顧老伯一家算不得什麼。

    ” “不必啦!我在這兒住一輩子了,還舍不得離開呢。

    ” “這兵荒馬亂的,不為您自己想,也需為兒孫想。

    ” 他這麼一說,呂伯奢倒是有些動心,躊躇片刻道:“什麼搬不搬的,賢侄能有這片心,老朽就感恩戴德了。

    ” “這不算什麼,您去了,還能給我爹添個伴呢!到時候老兄老弟叙叙往事,也是一樂……”曹操還想再說幾句,但覺腹内絞痛,已餓得無法忍受,隻得紅着臉道,“伯父大人,此刻家中可有什麼吃食?” “啊?” “小侄自洛陽跋涉至此,到現在粒米未沾,實在是饑渴難當。

    ” “哎呀!為何不早說?”呂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