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携子出征

首頁
    還真惹不起。

     荀彧心裡鬥争了半天,還是開口道:“若依在下之見,您當把大将軍之職讓與袁紹。

    ” 曹操一聽眉毛都立起來了:“不行!大将軍讓給了他,我還怎麼統領百官?誰還能把我放在眼裡?” 荀衍解釋道:“昔日袁紹自号車騎将軍,不甘位居于您下,他這就是沖着您的大将軍頭銜來的。

    ” “他越是要,我越不能給他!”曹操一拂袖,“此事不必再議。

    ”他一直耿耿于懷的就是自己家族出身不好,現在好不容易可以淩駕于袁紹那個四世三公之上,自然不肯輕易罷手。

    與其說這是本着平定的志願,還不如說是對于自己身份的挑戰。

     荀氏兄弟見他犟勁又上來了,正不知該怎麼勸,郭嘉卻在一旁笑嘻嘻道:“大将軍,在下敢問您平生的志量如何?” “這還用說嗎?”曹操知道他欲加說辭,白了他一眼,“我曹某人願複興漢室天下,拯救黎民于水火,這與讓不讓官位何幹?” 郭嘉起身行禮道:“昔日楚漢鴻門宴,高祖爺若是因一時之憤以卵擊石,那還會有如今大漢天下嗎?” 曹操聽他把高祖劉邦都搬出來了,一時語塞。

    郭嘉再揖又道:“昔日更始為尊之際,光武爺若急于報兄長劉縯被殺之仇,與朱鲔面争于朝堂,那還能複興漢室再傳一十二帝嗎?” “此等舊事我亦知曉。

    ”曹操苦笑道,“就是咽不下這口氣!” 郭嘉見他顔色稍和,趕緊趁熱打鐵:“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昔日将軍屈身河北、轉戰兖州,幾遭困苦,千裡之堤豈可毀于一穴?今袁紹擁河北之地,兵馬倍于将軍、糧秣多于将軍。

    若因名分之争觸怒此賊,則将軍禍不旋踵,天子蒙塵社稷複危,将軍為得一虛名而身處實禍,萬萬不妥!您救社稷于幽暗,複天子于明堂,此功此德神人共見,袁紹不堪比拟。

    當此時節宜用韬晦之法,壯士斷腕在所不惜,何況區區虛名耳?”這個平日樂樂呵呵的年輕人,此刻講起大道理來聲色俱厲,簡直是當頭棒喝。

     荀衍也接茬道:“昔日我在河北,知田豐、沮授也曾勸袁紹奉迎天子至魏郡,當時河北衆将多不贊同,袁紹随即斷絕此念。

    今大将軍若依朝廷之威不肯讓位,袁紹必感前番失算,隻怕還要與您争奪天子。

    将軍大可厚封袁紹,使其自以為朝内朝外皆處高位,他便沾沾自喜不思進取,不再與您争天子了。

    ” “忍一時之恨,換萬世之安……”曹操狠狠心一咬牙,“也罷!我讓大将軍之職與袁紹,賜弓矢節钺、虎贲百人,兼督冀、青、幽、并四州。

    他現在是邟鄉侯,我再給他提一級,晉為邺侯。

    能給的虛銜我全都給他,就讓他臭美去吧!” 三人立時跪倒,面帶喜色:“大将軍英明。

    ”曹孟德為人專橫偏執,但是他确能從善如流,這一點便是他的明智之處。

     曹操一擺手:“哪兒還有什麼大将軍,這個位子歸袁紹了。

    ” “将軍可以立即就任太尉之職。

    ”荀彧提醒道。

     哪知曹操嘿嘿一笑:“太尉就算了吧,既然已經讓了,我就再風度一點兒,改任司空之位。

    ”三公的實際權力在大将軍以下;三公者,太尉、司徒、司空,司空名義上是管理國家工程營造的,是三公中資曆最淺的一位。

     荀彧吃驚非淺:“當朝司空乃是張喜,名門之後,兩代為公。

    ” “屍位素餐,罷免了他,我來當這個官。

    ”曹操這就是強詞奪理了。

    朝廷政務皆出于己手,三公有職無權隻能是屍位素餐。

    若依他這等想法,滿朝文武想罷誰的官就罷誰的官,根本無需有什麼理由。

     前番免了太尉楊彪、如今又罷司空張喜,荀彧心中不滿;哪知郭嘉卻道:“不如将司徒趙溫一同罷免,省得這些人閑着沒事掣肘咱們。

    ” “留着趙溫吧。

    ”曹操笑得冷森森的,“趙子柔乃是蜀中人士,如今朝中蜀黨盡數逃歸益州劉璋,剩他一個人興不起多大風浪,就留着這個司徒給我當陪襯吧。

    ” “哎呀!幾乎忘卻。

    ”荀衍拍拍腦袋,“袁紹派其心腹逢紀送我離開,分手之時有密信交托,囑我轉承大将軍觀看。

    ”說着他從懷中掏出一隻錦囊雙手捧上來。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