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彭城大捷

首頁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十月,曹操與夏侯惇所部、劉備以及兖州諸部合兵一處,越過徐州地界向呂布發難。

     對于曹操這一次的“侵犯”,呂布其實是有所準備的。

    早在攻打小沛之際,他就與陳宮等人詳細計議了一番,依舊遵循當初濮陽之戰的策略,以逸待勞籠城而戰。

    有所不同的是,如今呂布的地盤大了,他不再僅以大本營下邳城為據點。

    而是自己與陳宮鎮守下邳,以部将高順、魏續、成廉等會合各部人馬集結于徐州西端的彭城,意欲将曹軍阻擋在徐州之外。

     曹呂兩軍在彭城以西各列陣勢進行會戰。

    特别有趣的是,這一次雙方所部的陣勢竟與當年濮陽之戰幾無差别。

     曹操依舊在曠野上将大軍分作四隊,自己統領着長年跟随的沛國嫡系部隊、曹純的虎豹騎當中列隊;左翼乃程昱、李典、呂虔等率領的兖州軍;右翼則是夏侯淵、韓浩、劉若等暫領的夏侯惇的部隊以及劉備那些殘兵;而在最前面,是于禁、樂進、朱靈、徐晃四員悍将率領的騎兵精銳。

    前軍抵禦敵鋒,左右兩翼包抄,後面中軍跟進,他們的打法顯而易見。

     可呂布那一邊則麻煩許多。

    雖然他們總兵力與曹操在伯仲之間,但分屬于各個派系,隻是同歸在呂布這個軍事聯盟。

    經過反複協商,最終組成了一個尖刀陣型。

    刀鋒是高順、魏續統領的陷陣營,往後是成廉督率的其他并州軍與曹性督率的河内兵;最後面則是昔日跟随呂布叛亂的山陽太守毛晖、東平太守徐翕率領的兖州叛軍,還有許耽率領的丹陽兵和徐州本土兵,他們也算是呂布的直轄部隊。

    而出人意料的是,廣陵太守陳登竟主動請纓,甘願率五千廣陵兵作為第二主力,生生隔在了這兩支呂布嫡系的中間! 至于豪強騎都尉臧霸,還有孫觀兄弟、吳敦、尹禮、昌霸那些小割據的兵馬,則由張遼組織起來,在尖刀陣之後或南或北松松散散地列出一個半圓。

    他們不是呂布的親信,還因私自攻殺琅邪相蕭建跟呂布鬧過沖突,不會一心一意為之賣命。

    但曹操代表着朝廷,一旦歸屬朝廷也就意味着失去自主武裝,相對而言呂布縱容他們搞割據,擁護呂布自己的路能走得更長遠些。

    所以這些人不打算率先投入戰鬥,但會在兩軍難分勝負的情況下出手幫高順一把,将曹軍趕出徐州。

     勢均力敵的兩方軍馬自上午巳時列陣完畢,旌旗蔽日刀槍如林,可是作為入侵一方的曹操卻始終無法傳令攻擊。

    他心裡很清楚,自許都拉來的人馬是疲兵、夏侯惇的隊伍吃過敗仗是怯兵、兖州各地集結的隊伍是散兵,莫看湊在一起像模像樣,可要是真刀真槍幹上就不成了。

    曹操希望這個時候陳登能有所舉動,隻要廣陵兵鬧起來,對方陣型勢必打亂,那樣自己就可以趁火打劫了。

    想至此曹操下令狠敲軍鼓卻不進軍,想要以此給陳登一個訊号,可不知是陳登不理解還是有别的緣故,敵人的陣型始終無絲毫混亂。

     曹操不動也就罷了,可作為呂布這邊總指揮的高順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他倒不是洞悉到陳登有問題,而是顧忌身邊的幾個人。

    原來呂布集團在到達徐州後曾爆發過一場叛亂,那場叛亂是由河内兵統帥郝萌引起的。

    郝萌原為張楊的部下,當年呂布寄居張楊處的時候,張楊将其撥給呂布調遣。

    呂布圖謀兖州失敗,被曹操逐往徐州,而郝萌卻想帶着自己的隊伍回歸河内老家,于是率兵趁夜包圍呂布宅邸,意欲弑主西歸。

    幸而呂布在屋中聽到喊殺聲,自被窩裡爬起來,袒胸露背突出後門逃到軍營中。

    郝萌偷襲失敗,被其副将曹性殺死,自此河内兵歸曹性統領。

    而高順與郝萌平素交情不錯,呂布又生猜疑,剝奪了高順的兵權,交與另一親信魏續統領。

    魏續偏偏不善攻戰,每有戰鬥陷陣營仍由高順指揮,打完了仗還是魏續帶。

    這樣長此以往,高順、曹性、魏續三人就有了矛盾。

     高順始終有疑慮,今日大戰在即,魏續與曹性能不能全心全意輔助他呢?而後面諸部人馬也是皆有異心,萬一沖鋒不勝,魏續、曹性再不出力,大軍馬上就會崩潰。

    他考慮再三,畢竟己方是被侵犯的,隻要能抵禦住敵人就算是勝利。

    所以高順也不下令沖鋒,聞聽曹軍鼓響,也傳令擊鼓助威。

     殺氣騰騰的戰場上,交相呼應的鼓聲似萬馬奔騰一般,連大地都被震得瑟瑟抖動。

    雙方刀槍劍戟密排成林,兵鋒對敵不敢有絲毫松懈,但誰也不願釁自我開,陰森可怖的對峙場景竟持續了将近半個時辰! 曹操焦急地立在大纛旗下,眺望對方陣營,腦海裡瞬息不停地思考着。

    如果臨時有變,陳登不作出回應,這場仗又該怎麼打呢?對方戰鬥力強,但是人心不齊;自己這邊齊心協力是不成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