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章

首頁
    常貴抹了一把淚:“大侄子,叔兒錯啦,你們都識文斷字的,主意多,幫叔兒想想辦法麼,糧食我是扣了,可……我沒對村裡婆姨們不規矩,冤枉呀。

    ” 鐘躍民哼了一聲:“得,這會兒又成我們叔兒了,天下有這種叔兒麼?自己吃得飽飽的,讓侄子們要飯去。

    ” 鄭桐追問道:“你說你沒調戲婆姨,這可說不清楚,你以為怎麼才算調戲?非把人家按在炕上才算?上次你在二黑家婆姨的屁股上捏了一把,這沒冤枉你吧?這就叫調戲。

    ” 常貴鼻涕一把淚一把:“大侄子,幫幫叔兒麼。

    ” 鄭桐繼續施加壓力:“哎喲支書,這可不是小事,是槍斃的罪過啊,你當是過家家兒呢?說不玩就不玩啦?雖說我們是毛主席的娃,可毛主席他老人家娃多啦,也不能什麼事都管。

    ” 鐘躍民突然一拍腦門:“鄭桐,你不是有個親戚在縣裡工作嗎?” “噢,那是我一個表兄,在縣委當個主任什麼的,怎麼啦?” 鐘躍民沉吟道∶”咱找你表兄說說,讓他做做工作,把咱支書的案子給抹了行不行?” 鄭桐做為難狀:“這……” 常貴象抓到了救命稻草:“大侄子、大侄子,你可不能不管啊。

    ” 鄭桐象是下了決心:“行,咱們去試試吧。

    支書,這件事恐怕得跑幾天,我們的工分……” “照記、照記,記滿分。

    ” 鐘躍民問:“我們的口糧……” “全給、全給。

    ” 鐘躍民歎了口氣,語重心長地:“常支書啊,以後可要好好做人哩……” 鐘躍民和鄭桐找常貴談過話以後,常貴果然對知青們熱情多了,特别是前兩天縣知青辦的馬主任從石川村路過,他特地來看望鐘躍民。

    馬主任坐着一輛破舊的蘇制”嘎斯69”型吉普車,直接開到知青點的窯洞前,還給鐘躍民帶來不少食品,這消息馬上傳遍了全村,農民們一見到坐小車的幹部就覺得來了大官兒,這在村裡可是件了不得的大事,等驚慌失措的常貴趕到知青點時,馬主任已經走了,這下可把常貴吓得夠嗆,他以為這是縣裡來調查他的幹部。

    鐘躍民繼續吓唬他,說他已經和縣委打了招呼,常老貴的案子先壓一壓再說。

    但縣委表示,這件事還沒完,縣委當前的工作是要抓一兩件破壞上山下鄉政策的壞典型,石川村的常老貴問題很嚴重。

    不過這兩天鄭桐正在縣裡找他表兄上下活動,已經很有進展了,估計這件事還是可以擺平的。

     常貴親眼所見小車都進了村,他不再懷疑鐘躍民的話的真實性,于是真有大禍臨頭的感覺,他對鐘躍民和鄭桐千恩萬謝,還買了酒割了肉請他們到家裡吃飯,兩人坐在常貴家炕上已經大模大樣地吃了兩頓了,曹剛他們簡直嫉妒死了。

     鄭桐的一個表兄在羅川公社插隊,他這幾天幹脆到表兄那裡串門去了,而常貴以為鄭桐正在縣裡為他的案子奔走,每天給他按全勞力記滿分,把鄭桐慣的簡直不想回村了。

     鐘躍民也得到了一個美差,常貴派他和村裡的老羊倌杜老漢一起放羊,這可算是個輕松活兒。

    鐘躍民很滿意,因為他正在和杜老漢學唱陝北民歌,這等于給他送來一個機會。

     鐘躍民和杜老漢坐在石川村外的山坡上,鐘躍民頭上紮着白羊肚手巾,腰間紮着一根草繩,上面插着煙袋荷包,顯得不倫不類,顯然是在出洋相。

     杜老漢的孫子憨娃在一旁扔石頭轟羊,憨娃約七八歲,穿得衣衫褴縷,頭發被剃成鍋蓋形。

    杜老漢的兒子栓栓前幾年得了一種怪病,病狀是能吃不能幹,吃起飯來能頂兩個棒小夥兒,卻沒勁兒幹活兒,再後來幹脆連路都走不動了,隻能在炕頭上吃飯,一個貧困地區的農民若是得了重病,其結局無疑是等死,栓栓在炕上躺了兩年,最後連碗都端不動了,吃飯要靠人喂,家裡的日子過得一塌糊塗,栓栓的媳婦終于過夠了,她在某一天晚上突然失蹤了,杜老漢帶着孫子憨娃找遍了方圓幾十裡,也沒找到栓栓媳婦的蹤迹,有人告訴杜老漢,栓栓媳婦是跟一個走村串巷的小木匠跑了。

    杜老漢這才模模糊糊想起來,村裡是來過一個小木匠,他的手藝不錯,除了會打櫃子炕桌,還會在箱子上畫畫兒,畫個喜鴉登梅什麼的。

    那小子長得很壯實,又有張巧八哥嘴,再加上他長年走江湖見多識廣,所以很讨女人喜歡,村裡的大姑娘小媳婦有事沒事都愛往他住的那口破窯裡跑,至于小木匠和村裡的婆姨們之間都發生過什麼故事,沒人說得清,反正他走後栓栓媳婦也不見了。

    奇怪的是,栓栓媳婦失蹤後不到三天,栓栓就咽了最後一口氣,這個家轉眼就隻剩下祖孫倆兒了。

     杜老漢年輕時因家貧娶不起媳婦,在他四十八歲時的一天晚上,一個外鄉逃荒的女人餓昏在他窯洞前,這個三十多歲,來路不明的女人正撞在光棍兒杜老漢的槍口上,杜老漢自然是來者不拒,他把女人背進窯洞,喂了幾口吃的,然後就勢鑽進了女人的被窩……至于栓栓到底是不是他的種兒,他鬧不清,反正從他第一次和那女人睡覺到生下栓栓,隻有八個月。

    杜老漢不大在乎這些,他認定這女人是老天爺看他可憐,給他送上門來的,再挑三揀四就不象話了。

    這一輩子過得很快,杜老漢覺得象一場夢,先是打光棍兒熬到快五十歲,這将近五十年的時間幾乎沒給他留下什麼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