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肢體相近,一種危險快意的近法。
尤其單獨相處時,更有來自他的緊迫感,有時僅僅是一個眼神或稍稍舉手投足,氣氛就變化,火般的感覺延燒到臉龐和心頭,愈燃愈熾。
他仍凝視她,以十五歲青春純摯的眼眸……
涵娟慌慌走到琴室,看曼玲手指在琴鍵上飛快彈奏,像抓到什麼似的叫:
“再練也沒有用,你這B音都沒降半階,五行啦,你都沒感覺嗎?”
“天呀,你幹嘛不早說呢?”曼玲皺眉。
“我等著你自己糾正呀!都要考音樂科的人了,連錯誤都聽不出來,巴哈先生肯定會昏倒!”涵娟說。
“死掉的人才不會昏倒!”曼玲反駁。
承熙微笑問涵娟:“奇怪了,你又不會彈鋼琴,怎麼知道餘曼玲彈錯了?”
“她就是怪,老說大調和小調不同,旋律會告訴你,不對勁就不對勁。
”曼玲哼一聲:“瑪莉師母說涵娟有天生音感,可惜呀,沒有我的跛腳,學不了琴!”
“餘曼玲,你幹脆别練了,免得我也遭殃!”涵娟生氣地說。
“小姐們别發火,怎麼每個人都成了郝思嘉了?”承熙忙打圓場:“來唱‘MoonRiver”好不好?我有口琴,餘曼玲彈奏,伍涵娟唱歌。
”
他不等回答,就吹起清亮的音符,開始時走調得很厲害,涵娟受不了便主動加入以歌聲糾正,曼玲再用鋼琴跟上來。
悠然中帶著凄美的曲子,消去了沖突,使氣氛融入一種感性的向往中。
承熙看向涵娟,她整個人浴在黃昏暖橘的光影中,幸福也随之浮蕩在他的體内。
他一直很喜歡她,是男孩對女孩最純真青澀的愛戀,但此刻又多了一些東西,想到娶她的念頭。
涵娟期盼将來有一棟西式洋房,四面玻璃外都種滿花朵,無論走到哪裡,都有花的姿妍相伴。
他強烈地想給她這樣一棟房子,和她一起朝夕相守,她是他永恒的新娘。
涵娟則懸念著她的夢,有一日将優雅地穿過月河,到達彩虹頂端。
承熙當然也有他的夢,有時甚至比她的還重要,他們有彼此的力量,來脫離這無夢的地方。
曼玲彈得高興了,仿佛音樂也有了生命,雀躍著希望。
她眼前的兩個人,男的英挺,女的靈秀,多麼天造地設的一雙呀!
她也曾有那麼一點不是滋味。
有時是對承熙,因為他搶走了涵娟;有時卻嫉妒涵娟,因為涵娟得到天下第一帥哥的死心塌地。
但她也明白他們都是好朋友,心中永遠有她的一席位子。
于是這星期日午後就成為她最美麗的記憶之一,承熙和涵娟如同好萊塢電影中的男女主角,是彌補她殘缺生命中最浪漫的存在象征,不許消褪與磨滅的。
fmxfmxfmxfmxfmxfmxfmx
溫度陡然升高,漫著初夏的味道。
原本這遠征充滿了興緻,沿著塯公圳而行時還風清柳搖,但汗水一出來就不太舒服了。
“累嗎?要不要改搭公車?”承熙腿長,不自覺走快,常得停下來配合涵娟。
“才不,這點路算什麼呢。
”她面不改色說。
從信義路到牯嶺街,抄小路約一個多小時,目的是買“飄”的二手書。
承熙在車棚打工的錢大半歸公,隻留零頭在手裡,涵娟則省下早餐錢,他們湊了半天,決定去時還不累用步行方式,回來再坐公車。
一路上或聊天唱歌,或出習題來考對方,熱了就停下休息喝水,這樣的“遠足”也不是第一次了。
穿過迷宮似的小巷,回到大路後人潮漸多,大半是附近的年輕學子。
承熙沒穿制服,一身父親的舊衣褲,猛一看還真像大人。
涵娟則穿改自金枝衣服的衫裙,有些寬,更顯出她的嬌小稚氣。
遠遠聞到書香味,如沙漠行人見到綠洲,所有疲憊一掃而空。
牯嶺街書攤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人戰敗回國時,因大量書籍流入而興旺;政府遷台後不少大陸書畫亦加入交易,使市場更形熱絡。
如果有心的話,學生可在此找到各年代的古老教科書,甚至收藏家挖到宋孤本明善本的消息也時有所聞。
他們一間間小鋪尋著,除了“飄”之外,也翻出許多有用的參考書。
附中和市女都是名校,老師要求高,光課本不夠,還需一堆補充教材,這對窮人家的子女都是沉重的額外負擔。
承熙常隻買一、二本重點科目,其它都用抄寫或打遊擊借的。
因為功課好,老師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涵娟曾假裝弄丢參考書,被金枝罵一頓後,再買新的轉贈給承熙,她不喜歡他去求人的委屈和窮氣。
但初三下要買的書實在太多了,涵娟的謊言不能一編再編,隻好合用或努力替他抄。
此刻看到這麼多便宜的二手貨,如何不心動呢?
繞了一圈,他們有了猶豫及争執。
承熙說:“前面一家的‘飄’最便宜,我們就買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