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還繼續追問我,有沒有什麼審好的拒絕方法。
大家知道我三姨為什麼不敢說∶"不"嗎?因為他怕會傷了感情。
我跟她說,如果你還想和他做朋友的話,就要拒絕他。
如果你不借錢給他,你們還有可能是朋友,假設他因為稱不借錢給他,就不理你了,那這個朋友不要也罷。
說實話,因為你不借錢給他就不理你的朋友實在是太少了,反而不理你的朋友,恰恰是因為你借了錢給他。
一個不懂得拒絕的人是一個沒有長大的人,做任何事情都會在乎别人的感受,永遠活在别人的眼光裡。
如果不懂得拒絕,别人就會經常麻煩你,稱就會變成一個爛好人。
你會發現絕大多數的人在借錢的時候都會低聲下氣,而且好話說盡但是等錢一到手了以後,他們的态度就會180度大轉彎,而且還一直拖着不還。
你要是追得比較緊一點的話呢,對方還比你更理直氣壯,保不齊還反過來責問你,我有錢又不是不會還給你,你那麼急幹什麼?結果呢,把你氣的憋出了那句經典名言,"就當老子糖了眼,沒想到你是這種人大不了就花幾幹塊錢看清楚—個人,也值得了。
其實隻不過是安慰自己罷了,在行走江湖的時候,大多數朋友之間的糾分很多都是從欠錢開始的。
當一個人向你借錢的時候,你就是皇帝,他就是奴才,錢一借出去之後,要他還的時候,他就是惡霸,你就是乞丐。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做損失效應,研究發現,人在失去一樣東西時感受到的痛苦,比他得到這樣東西感受到的快樂,要大2.5倍。
也就是說如果你丢了1000塊錢,那種肉疼的感覺得需要撿到2500塊錢才能平衡,你想一下公司給發獎金1000元你會開心多久,如果罰你1000元你會痛多久?
損失效應是人的本性,要想做到欠債還錢,就要有強大的自律,來戰勝這種本性。
但是人之所以會借錢,往往是因為他在财務上管不好自己,本質上是一種不自律的表現。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讓借錢的人還錢就等于讓一個不自律的人,去做一件需要自律才能做到的事情,這就是為什麼現實生活中,有的人會借錢不還的原因。
一個成熟的人從拒絕開始,因為他知道自己是有限的,時間有限,精力有限,金錢有限,必須把有限的資源放到産出最大的地方。
拒絕人的兩大心法∶
第一,最簡短的語言拒絕别人
第二,不要怕因為拒絕而得罪人。
當别人問你借錢的時候,要麼就直接說no,讓對方沒有任何的念想。
如果你有一個朋友遇到困難了,找你幫忙,你真想幫他,你就必須要在他開口之前,第一時間告訴他,這裡有5000塊錢,你先拿去用,具的要你自己想辦法了,這個錢肯定是在你能力和意願範圍之内。
不過你要做好心裡準備,你給對方的這個錢并不是借而是給。
你跟跟方說的時候是借,但是在你的心目當中應該是"施舍",這樣的話,哪對方不還錢,你也不會生氣或者傷心,因為你早就假設了他不會還錢,萬一對方把錢還給你了,那就更好,你就當中獎了。
當你已經預計對方不會還錢給你的時候,你還能把錢借出去,這才是借錢的最高境界。
在你對人性絕望的時候,還願意去幫助别人,這才是真正的幫人,萬一對方報答了你,你的快樂将會更多。
當然也不要向别人借錢,因為這不僅會讓你失去一部分的友誼,同時還在向外界傳播你事業不行了。
在資金不充裕的情況下,不要急于買房買車買奢侈品,這将讓你陷入徹底的财務危機,導緻不敢學習,不敢選擇更有發展的公司,不敢創業,最終會窮一輩子。
識破騙子的詭計,學習老幹的手段
有兩種人最容易受騙∶
第一種,想一夜暴富的人,很多人都被成功學洗壞了腦子,認為人脈就是錢脈,到處結交人脈。
如果你是以"人脈就是錢脈",這個信念來交朋友,最後的下場就像草原上的羊,隻顧低頭吃草,狼來了還不知道。
個沒有價值的人,擁有再多的人脈也是多餘,這種人對未來充滿希望,到處找機會,想門路,想着如何一夜暴富。
他們以為憑關系,靠人脈就可以不勞而獲,認為隻要付出一點點就可以發大财。
第二種,遇到困難的人,這種人一心想擺脫困境,很容易被人利用。
當他們面對困境會非常煩惱不知所措。
所以他們隻要看到了脫困的機會,往往就會不分析,不考慮後果,一頭栽進去,死無葬身之地。
當一個人有困難,就會方寸大亂,你越是想脫困,越容易被困住。
其實這種人并不是被環境困住了,真正被困住的是他的心,他們之所以容易上當受騙,因為人天生就有避害的本性。
遇到困難的人,正确做法應該是安靜的等待脫困的機會。
比如你被困在一團繩子裡面,你越掙紮就被困得越緊,你越想解開,被困的越厲害。
唯一的出路就是不動,認真的觀察亂中有序的繩子,也就找出被困的真正原因,慢慢脫困才是上策。
什麼人最不容易被騙?
擁有特務性格的人這一類的人屬于分析型的人有福爾摩斯的頭腦,有很強的危機意識,防線設的比較高。
這種人很容易看穿一個人有沒有講假話,在他們的世界裡,已經提前假設了每一個人做事,說話都有他的目的和動機,他們信奉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當每一個機會出現,他們會像警察盤問犯人一樣,小心謹慎,追根究底,絕對不會輕易相信任何人的一面之詞。
這就是他們最大的優點,當然也是他們最大的弱點。
他們對謊言的敏感度非常高,反過來他們對覺察一個人講真話的能力也非常低。
價值都是包裝出來的,很多企業喜歡玩包裝,包裝就是為了提升絕大多數的價值都是假的,企業的包裝沒有直接騙人,他們走在非期即的灰色地帶,隻要你的良心不沖突,這是一個很好的營銷手段。
包裝是直接說流,利用人的錯覺,間接向他展示你要讓他相信的東西,讓對方一廂情願地做出對你有利的假設。
我遇到一個成功學老師,他很有勁,一見面就告訴我他賺了多少錢又說某某老闆為了見他一面,直接給他刷卡幾十萬,說話像機關槍,他探說,他講課的很敬業,每一次都講得激情澎湃,有好幾次講到吐血。
我邊聽邊笑,差點嘴裡的農夫山泉都噴出來。
趕緊收一收,我怕笑誇張,他面子上挂不住,我更怕,他為了證明他說的是真的,現場示範礎血給我看,他說這麼多,就是讓我交錢成為他代理。
如果是你,你會相信這個人嗎?别人跟你說,你就一定要相信嗎?大家記住,懷疑是你最重要的能力,用懷疑來求證事實,比誤信重要的多。
我們從不擔心被别人懷疑,因為我們的思想和課程能不能幫你,你自己心裡有一杆秤,不需要我們用嘴說,産品自己會說話。
孫子兵法教我們"兵者詭道也",就是騙人的意思,在商戰中有沒有人絕對不騙人的呢?答案是,沒有。
原來我們公司一個員工是銷售冠軍,後來才知道,他跟顧客銷售,都會說我們公司在有幾千平方的廠房。
真實的情況隻有幾百平米,這不是騙人麼。
古往今來,隻要是人,三歲前就懂得怎麼騙人,人的成長,就是要決定什麼東西可以讓别人知道,什麼東西不可以讓别人知道,誰都逃不了騙是動物謀生的一種本能,自然界一些動物都懂得利用保護色來欺騙它的天敵。
馬克吐溫說,我們都說過謊,騙過人,也都必須說謊騙人。
高手說謊不會笨到全部講假話,全假話别人不會相信,要别人相信,必須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在一大堆的謊言中夾着幾句特别明顯的真話,聽的人才會信以為真。
現實中那些借錢的騙子,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