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在那裡呢。
”賈母忙命拿下來。
襲人忙拿下來,寶玉伸手要,襲人遞過,寶玉便掖在被中,笑道:“可去不成了!”一面說,一面死拉着紫鵑不放。
一時人回大夫來了,賈母忙命快進來。
王夫人,薛姨媽,寶钗等暫避裡間,賈母便端坐在寶玉身旁,王太醫進來見許多的人,忙上去請了賈母的安,拿了寶玉的手診了一回。
那紫鵑少不得低了頭。
王大夫也不解何意,起身說道:“世兄這症乃是急痛迷心。
古人曾雲:‘痰迷有别。
有氣血虧柔,飲食不能熔化痰迷者,有怒惱中痰裹而迷者,有急痛壅塞者。
’此亦痰迷之症,系急痛所緻,不過一時壅蔽,較諸痰迷似輕。
”賈母道:“你隻說怕不怕,誰同你背藥書呢。
”王太醫忙躬身笑說:“不妨,不妨。
”賈母道:“果真不妨?”王太醫道:“實在不妨,都在晚生身上。
”賈母道:“既如此,請到外面坐,開藥方。
若吃好了,我另外預備好謝禮,叫他親自捧來送去磕頭,若耽誤了,打發人去拆了太醫院大堂。
”王太醫隻躬身笑說:“不敢,不敢。
”他原聽了說“另具上等謝禮命寶玉去磕頭”,故滿口說“不敢”,竟未聽見賈母後來說拆太醫院之戲語,猶說“不敢”,賈母與衆人反倒笑了。
一時,按方煎了藥來服下,果覺比先安靜。
無奈寶玉隻不肯放紫鵑,隻說他去了便是要回蘇州去了。
賈母王夫人無法,隻得命紫鵑守着他,另将琥珀去伏侍黛玉。
黛玉不時遣雪雁來探消息,這邊事務盡知,自己心中暗歎。
幸喜衆人都知寶玉原有些呆氣,自幼是他二人親密,如今紫鵑之戲語亦是常情,寶玉之病亦非罕事,因不疑到别事去。
晚間寶玉稍安,賈母王夫人等方回房去。
一夜還遣人來問訊幾次。
李奶母帶領宋嬷嬷等幾個年老人用心看守,紫鵑,襲人,晴雯等日夜相伴。
有時寶玉睡去,必從夢中驚醒,不是哭了說黛玉已去,便是有人來接。
每一驚時,必得紫鵑安慰一番方罷。
彼時賈母又命将祛邪守靈丹及開竅通神散各樣上方秘制諸藥,按方飲服。
次日又服了王太醫藥,漸次好起來。
寶玉心下明白,因恐紫鵑回去,故有時或作佯狂之态。
紫鵑自那日也着實後悔,如今日夜辛苦,并沒有怨意。
襲人等皆心安神定,因向紫鵑笑道:“都是你鬧的,還得你來治。
也沒見我們這呆子聽了風就是雨,往後怎麼好。
”暫且按下。
因此時湘雲之症已愈,天天過來瞧看,見寶玉明白了,便将他病中狂态形容了與他瞧,引的寶玉自己伏枕而笑。
原來他起先那樣竟是不知的,如今聽人說還不信。
無人時紫鵑在側,寶玉又拉他的手問道:“你為什麼唬我?”紫鵑道:“不過是哄你頑的,你就認真了。
”寶玉道:“你說的那樣有情有理,如何是頑話。
”紫鵑笑道:“那些頑話都是我編的。
林家實沒了人口,縱有也是極遠的。
族中也都不在蘇州住,各省流寓不定。
縱有人來接,老太太必不放去的。
”寶玉道:“便老太太放去,我也不依。
”紫鵑笑道:“果真的你不依?隻怕是口裡的話。
你如今也大了,連親也定下了,過二三年再娶了親,你眼裡還有誰了?”寶玉聽了,又驚問:“誰定了親?定了誰?”紫鵑笑道:“年裡我聽見老太太說,要定下琴姑娘呢。
不然那麼疼他?”寶玉笑道:“人人隻說我傻,你比我更傻。
不過是句頑話,他已經許給梅翰林家了。
果然定下了他,我還是這個形景了?先是我發誓賭咒砸這勞什子,你都沒勸過,說我瘋的?剛剛的這幾日才好了,你又來怄我。
”一面說,一面咬牙切齒的,又說道:“我隻願這會子立刻我死了,把心迸出來你們瞧見了,然後連皮帶骨一概都化成一股灰,--灰還有形迹,不如再化一股煙,--煙還可凝聚,人還看見,須得一陣大亂風吹的四面八方都登時散了,這才好!”一面說,一面又滾下淚來。
紫鵑忙上來握他的嘴,替他擦眼淚,又忙笑解說道:“你不用着急。
這原是我心裡着急,故來試你。
”寶玉聽了,更又詫異,問道:“你又着什麼急?”紫鵑笑道:“你知道,我并不是林家的人,我也和襲人鴛鴦是一夥的,偏把我給了林姑娘使。
偏生他又和我極好,比他蘇州帶來的還好十倍,一時一刻我們兩個離不開。
我如今心裡卻愁,他倘或要去了,我必要跟了他去的。
我是合家在這裡,我若不去,辜負了我們素日的情常,若去,又棄了本家。
所以我疑惑,故設出這謊話來問你,誰知你就傻鬧起來。
”寶玉笑道:“原來是你愁這個,所以你是傻子。
從此後再别愁了。
我隻告訴你一句趸話:活着,咱們一處活着,不活着,咱們一處化灰化煙,如何?”紫鵑聽了,心下暗暗籌畫。
忽有人回:“環爺蘭哥兒問候。
”寶玉道:“就說難為他們,我才睡了,不必進來。
”婆子答應去了。
紫鵑笑道:“你也好了,該放我回去瞧瞧我們那一個去了。
”寶玉道:“正是這話。
我昨日就要叫你去的,偏又忘了。
我已經大好了,你就去罷。
”紫鵑聽說,方打疊鋪蓋妝奁之類。
寶玉笑道:“我看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