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五教章下卷不审十四(摄化分齐)

首頁
    二日 一。

    餘百億等(文)小乘教意。

    以他三千界為佛所化境欤答。

    爾也難雲。

    餘百億者。

    以百億須彌為一三千界量。

    當章起盡唯一三千界為所化(見)如何答。

    俱舍論雲。

     唯一世尊普于十方能教化故(文)一佛化用及他三千界雲事論文分明也。

    但于當段釋者。

    餘百億等雲餘言等言廣故。

    當段之釋局一大三千界不見故。

    非相違。

    此會通一圓愚推也。

    思之。

     難雲。

    義苑雲。

    小乘唯娑婆者。

    謂不信界外别有土。

    故此猶約化之邊量。

    若克佛之所依。

    唯處四州之一(文)此先德意。

    攝化之邊量限唯一娑婆百億(見)答。

    當段雲。

    唯此娑婆雜穢處。

    是佛報土(文)于中此閻浮提等者。

    上總佛出世顯限此娑婆。

    于中以下三千界中。

    别此世界南州報佛所依土也。

    餘百億等者。

    他三千界一佛教化力用及分齊雲意欤。

    依之玄第三(轉法輪章)雲。

    六轉處者。

    小乘唯一娑婆百億鹿苑等處(文)既轉處娑婆百億釋間。

    餘百億化用及分齊欤。

    通路記第五十二雲。

    報身出世南州以為所都。

    所化境界自餘百億須彌世界乃至他三千界是也(雲雲)。

     問答抄義唯一三千界為所化(見)雖然俱舍本義抄意。

    一佛化用廣及十方見タル故。

    如此答也。

    可尋明師。

     尋雲。

    百億須彌者。

    是一三千界之量欤答。

    爾也尋雲。

    百億者。

    億有三種(見)今當何耶答。

    百億者。

    十萬為億。

    百萬為億。

    千萬為億。

    三種億中。

    以十萬為億之義數之也。

    見聞抄義問。

    三千界者。

    如何積而成三千數耶答。

    俱舍雲。

    四大洲日月蘇迷慮欲天梵世各一千等(文)問。

    三千界者。

    約豎建立之欤。

    ハタ約橫建立之欤答。

    約橫建立之。

    豎以初禅為極頂。

    二禅已上非三千界攝也。

     問。

    火災所壞故。

    以初禅屬三界内者。

    風災所壞故。

    以第三禅如何不屬三界内耶答尋雲。

    以何知小千·中千·大千邊量耶答。

    随此三千必三重鐵圍山在之。

    以此三重鐵圍山知此三千之邊量也。

     娑婆閻浮 折雲。

    娑婆者。

    三千大千世界總名也。

    探玄雲堪忍。

    悲花經雲○依此樹名贍部州也(文)折雲。

    閻浮樹此雲勝金。

    閻浮樹下河水底有紫金。

    光蔽日月。

    此州在樹南。

    故雲南閻浮提(雲雲)。

     一。

    演義雲。

    俱舍易了。

    總以喻顯一小千界。

     如一千錢一中千界如一千貫錢○今有千中千。

    故有百億也(文)問答抄委悉也。

    可見之。

     一。

    法性土及自受用土今此不說(文)今此二土不明欤答。

    爾也難雲。

    第八第十兩門廣明三身。

    具盡佛果内證外用之功德。

    何今第九章唯明他受用變化之土。

    不說法身自受用之土耶答。

    當段但于難勢者。

    一義雲。

    今欲顯五教淺深。

    然小乘教不明法身自受用。

    又彼内證之理智彼此平等性相幽徹故。

    大乘諸教同許普周法界故。

    淺深之相難辨故。

    今約攝論分齊。

    探教門施設。

    以佛土廣狹判五教淺深。

    尤有其謂故。

    非相違法性土權實二教不同事。

    纂釋可見之。

     一。

    及自受用土(文)自受用土諸佛通一土欤。

    為當各别欤答。

    通一土也難雲。

    行願記第六雲。

    自受用土鏡智後得。

    他受用土平等後得(文)既一切有情各有八識。

    何通一土ナラン耶答。

    探玄記第三雲。

    若自受用土佛與諸佛共有一土(文)解釋分明也。

    但于難勢。

    則玄雲。

    猶如法身諸佛共依故。

    以是同法性故(文)以二由釋間無相違。

     猶疑雲。

    抄四上雲。

    起信雖明始本不二三大修同。

    而是自心各各作證(文)故知。

    縱雖起信等意。

    既雲而是自心各各修證。

    何得諸佛共唯一土耶答。

    抄七上雲。

    實則一義。

    有其二種等(文)。

     三日 一。

    其釋迦佛随他受用實報淨土(文)始教意他受用土限色頂欤。

    通他處欤答。

    可限色頂欤難雲。

    法苑第七(淨士義)雲。

    若他受用土或在色頂淨居天上。

    或西方處所不定。

     法花亦言○我此土安穩○十地所見乃是報土。

    地前所見乃是化土。

    随宜而現。

    何得定方。

    别指一處欲令衆生起勝欣心。

    别指處所随心淨處。

    即淨土處(文)始教意豈無此解釋之義耶答。

    當章色頂(雲雲)綱目雲。

    色頂别立(雲雲)探玄記一雲。

    若依始教在色界頂。

     為引小乘同界說故(文)處處解釋始教順小乘。

    故色界頂雲事分明也。

    但于法苑之解釋者。

    始教多分摸傳燈之法相。

    故少分别義存間無相違。

     尋雲。

    始教意可立界外淨土耶答。

    處處解釋始教寄界内最勝處(雲雲)疑雲。

    法苑第七又雲。

    化土必随三界處所○古人于此種種分别。

    三界之外别有處所。

    以為淨土。

    理必不爾。

    所化必有異熟淺。

    在異熟淺必是三界攝。

    何得出界。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