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五教章下卷不审十(断惑义寄惑显位下)

首頁
    文)此記心。

    梁論等闡提習滅處。

    方便生死除雲故。

    當章釋謬也(雲雲)如何答。

    密嚴疏四種生死次第。

    全如今章。

    彼疏又誤也雲耶。

    又真谛三藏般若疏雲。

    初二地因緣生死。

    三四五地方便生死(雲雲)如此等解釋。

    豈皆是傳寫之誤耶。

    故知。

    通途經論之說相。

    雖以所知障名方便生死。

    以無漏業名因緣生死。

    又以所知障名因緣生死。

    以無漏業名方便生死義可有欤。

    當宗意。

    真如為因無明為緣義然望流轉生死義釋成時。

    宗密釋真如為緣無明為因如此也。

    此釋為生死為親因。

    無明親故。

    無明為因心得義。

    全成今章證據欤。

    凡當宗意。

    總随文就義兩釋。

    若依随文釋意者。

    全如經文可說之。

    若依就義釋意者。

    以智障為因緣生死。

    可配屬初二三地也。

    無漏是出世因故。

    為世間因緣義疏也。

    是故以無漏業名方便生死。

    寄四五六地也。

     猶難雲。

    勘經論文。

    皆以方便生死為先。

    因緣生死為後。

    故攝大乘論。

    既初二三四地。

    滅方便生死。

    五六七地。

    滅因緣生死(雲雲)何況尋因緣生死者。

    是我德之障也。

    何進斷初二三地。

    方便生死皆是淨德之障也。

    豈至四五六地哉。

    所以梁攝論雲。

    能破一闡提習氣。

    即是方便生死。

    障于大淨。

    由破此障故。

    得大淨果。

    能破外道我見習氣。

    即是因緣生死。

    障于大我。

    由破此章故。

    得大我果等(雲雲)何違所依經論文判四種生死前後耶答。

    仁和抄雲。

    因緣方便二生死前後。

    大師所釋非無其理。

    依佛性論心。

    無明住地生無漏業。

    有因緣方便二義。

    所謂無明住地生福行名因緣生死。

    是同類果故。

    生智惠行名方便。

    不同類果故等(雲雲)爰知。

    因緣方便。

    互具其義。

    依之相同世間初二三地。

    望無明住地親因也。

    四五六地四谛緣生觀解望無明粗方便也。

    依此義。

    前寄因緣。

    後寄方便也。

    是則第二就義釋也。

    若作随文釋者。

    如經論文欤。

    依之真谛三藏。

    又同因緣前。

    方便後釋給也私雲。

    依無明生業識之次第。

    尤可有此義欤。

    興福寺永超僧都。

    東大寺永延得業。

    維摩豎義歎香象随文就義釋雲。

    諸宗人師。

    多雖存此旨。

    未雲随文就義釋。

    花嚴一宗始有此義釋(雲雲)。

     一。

    除無有生死四德圓故(文)無有生死者。

    取變易身最後一念斷盡之處欤答。

    爾也難雲。

    爾者斷位唯可金剛心一念。

    何通十地佛地耶答。

    當段雲生死永盡故雲無有也(文)又鈔雲。

    更無有有故名無有(雲雲)此釋取最後斷盡(見)爾者因圓果滿。

    等覺智最極取為無有也。

    變易果報衰老故。

    且無住相。

    サレハ今章雲。

     生死永盡故雲無有(文)是釋且付無有生死中舉最極顯無有計也。

    衰變位非雲無有生死也。

    但于難者。

    依第十地已上之行功故雲爾也。

     一。

     又此四中初二通二障後二唯智障(文)闡提不信障外道我執障通煩惱所知之二障欤答。

    爾也難雲。

    初二以粗品煩惱可為體。

    何通微細所知障為體耶。

    況十信十住位。

    既滅初二障(雲雲)豈此位滅所知障耶。

    次廣取之。

    後二障何不通煩惱障耶答。

    當段但于難者。

    闡提不信等之相。

    廣可亘二障也。

    此凡位故。

    煩惱所知二障也。

    後二唯智障者。

    聲聞畏苦等相。

    二乘既煩惱障斷タル上障故。

    智障心得置彼此通局尤有其謂欤。

     尋雲。

    初二通二障者。

    煩惱障習氣為變易報可雲耶答。

    為變易生死成因緣者。

    唯所知障也。

    此品煩惱習氣。

    至地上事。

    非謂變易因緣也。

     尋雲。

    于地前四位等。

    既成信樂大乘行了。

    何又破外道我執障雲耶答。

    退位故容有義欤。

    又自本寄在也。

    自淺至深故雲爾欤。

     十日 一。

     三地終心已來斷二障修惑正使皆盡四地以去但有微習(文)始終二教中依何教耶答。

    約終教也難雲。

    終教意。

    地前伏二障現行。

    初地斷使種。

    地上除習氣(雲雲)何使種遠至三地終心耶答。

    當段釋。

    二障種子三地末盡(見)但于難者。

    誠第三地斷正使種子。

    似背終教性相。

    然而寄惑顯位門意。

    初二三地。

    相同世間位故斷種子。

    四地已雲。

    出世位故。

    但除習氣也。

    故折薪雲。

    此約世出世間二位。

    以分正使習氣。

    若終教正義。

    正使初地盡。

    地上并除習氣。

    今約寄顯故。

    四地已去。

    方除殘習故。

    雲三地終心等也(文)不可有相違。

     尋雲。

    通途斷惑。

    入心一刹那斷之也。

    今何雲三地終心耶答。

    今寄齊門故雲終心斷也。

    第三地出心所知障正使斷初地斷見惑也。

    一。

    諸見縛者先已除斷(文)述終教義欤答。

    爾也難雲。

    終教意。

    述見修合斷之旨。

    而既雲諸見縛者于初地見道已斷故。

    何可雲終教義耶答。

    當段下雲上來多分約終教說(文)但于難者。

    終教實義。

    誠雖述初地見修合斷之旨。

    今此文約寄顯一門。

    為顯世間出世二位優劣。

    且述見修别斷之義也。

    無相違。

     一。

    無明習氣者所知障種子也(文)種子習氣中約何耶答。

    種子也難雲。

    既雲無明習氣。

    尤可雲為習氣斷之證文。

    何以此文為所知障種子斷之證文耶答。

    當段舉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