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東大寺沙門壽靈述
二者一多相容不同門者。
既總雖明上諸緣起同時相應。
成一緣起。
未明諸緣力用有力無力。
互容入義。
今欲明此義故。
第二此門來也。
是故綱目雲。
約緣今有力今無力義故。
有相容門也。
疏亦爾也。
言此經偈雲以一佛土等者。
第四卷文如引。
文不異也。
疏不說。
言所由如上錢至思之可解者。
若準十錢喻。
釋此十義法。
以十錢喻。
況上十義。
約此十義力用相入中二門。
一異體相入。
二同體相入。
初中亦二。
一向上去。
二向下來。
初門中有十門。
一者教義。
此本數教義。
何以故。
緣成故。
二者教義中理事。
何以故。
緣成故。
若無教義。
理事不成故。
即教義有全力。
故攝于理事。
仍理事非教義。
乃至十者教義中逆順體用自在。
何以故。
若無教義。
即逆順體用自在不成故。
即教義有全力。
故攝于逆順體用自在。
仍逆順體用自在。
非教義矣。
餘九門亦如是。
一一皆有十。
準例可知。
向下來亦十門。
一者逆順體用自在。
何以故。
緣成故。
乃至十者逆順體用即攝教義。
何以故。
緣成故謂若無逆順體用自在。
即教義不成故。
即教義無全力。
歸于逆順體用自在也。
仍教義。
非逆順體用自在矣。
餘例亦然。
如是本末二門中。
各具足十門。
餘一一義中。
準以思之。
二同體相入。
亦有二門。
一者一中多。
二多中一。
初一中多者。
有十門不同。
一者教義。
何以故。
緣成故。
緣成故。
是本數教義中。
即具十義。
何以故。
由此一教義自體是教義。
亦複與理事作教義故。
即為理事教義。
乃至與逆順體用自在作教義故。
即為逆順體用自在教義。
是故此一教義之中。
即自具有十個教義耳。
仍教義非逆順體用自在也。
以未是即門故。
初一教義既爾。
餘理事因果已上九門中。
皆各如是。
準例可知耳。
二者多中一。
亦有十門。
一者逆順體用自在。
何以故。
緣成故。
乃至十者逆順體用自在中教義。
何以故。
由此教義與逆順體用自在作教義故。
即彼初教義。
在逆順體用自在中。
教義之中。
以離逆順體用自在之教義即無初教義故。
是故此初教義。
即逆順體用自在中教義也。
仍逆順體用自在。
非教義矣。
餘下九八七乃至于一。
皆各如是。
準例思之。
是故雲準上思之。
玄門雲。
此約理說。
以一入多。
多入一故。
名相容。
即體無先後。
而不失一多之相。
故曰不同。
此即緣起實德。
非天人所作。
故經雲。
以一佛土。
滿十方十方入一。
亦無餘。
世界本相亦不壞。
自在願力故能爾(雲雲)方範雲。
從理異耳。
問曰。
若爾。
方範及玄門。
約理容入。
綱目及此章。
約用相入。
二入相違。
何和會耶。
答。
相即相入。
皆有二門。
一約緣起相由門。
二約法性融通門。
由此二門。
不可相違。
是故疏雲。
相容門者。
謂一事是不實。
以無性故。
無性真理。
既無分限。
是故于一事上。
觀無性時。
無不圓盡法界真如。
若觀一少事無自性時。
不得圓盡法界真如者。
即真如有分限。
便同有為。
是故事無性。
即攝真盡。
攝真盡時。
餘一切法。
既不礙存。
而即真故。
同理俱在一事中現。
多中亦爾準之。
又由俱不壞本事故。
不是相即門也。
由不實之事。
攝真理故。
得相入也。
又但此經中。
相即相入義釋。
皆有二門。
一約緣起相由門。
二約法性融通門。
故之謂也。
爾乃約理相容者。
約法性融通門。
約用相入者。
約緣起相由門。
是故不相違。
不可邊執。
言三者諸法相即自在門者。
上諸緣起。
非直由力用有無互相容入。
亦即由體空有。
相即自在。
爾乃上雖明相入義。
猶未明相即自在義。
今欲明此義。
故第三此門來。
是故綱目雲。
約緣起空有義故。
有相即門也(疏亦爾也)。
言故此經雲初發心菩薩等者。
第七卷賢首品雲。
彼一念功德深廣。
無邊際。
如來分别說窮劫猶不盡。
何況于無量無數無邊劫。
具足修諸度諸地功德行。
案雲。
初發心菩薩一句得經意而引。
疏雲。
初一舉少猶無盡。
後二顯多則亡言。
何得說之。
而示略耳。
言此經又雲初發心菩薩即是佛故也者。
第十卷發心功德品雲。
此發心菩薩。
即是佛故。
悉與三世諸如來等。
亦與三世佛正法等。
得如來一身無量身。
三世諸佛平等智惠。
所化衆生。
皆悉同等。
疏雲。
即是佛者。
有人釋。
或雲。
因中說果。
或雲。
解同佛境。
或雲。
約理平等。
若約三乘教。
亦得如上說。
今尋上下文。
約一乘圓教。
始終相攝。
圓融無礙。
得始即是終。
窮終方原始一由陀羅尼門緣起相攝故。
二由普賢菩薩心遍緣六位故。
即因是果也。
三由法性無始終故。
發心入始。
即正是終故也。
是故上文雲。
初發心時。
便成正覺。
具足惠身。
不由他悟。
此之謂也。
言又雲在于一地普攝一切諸地功德也者。
第一卷雲。
住于一地。
普攝一切諸地功德。
疏雲。
此成攝位功德。
此有二義。
一攝前諸行入信等五位之中。
二随在一位。
即攝前後一切諸位。
此亦二。
一約相入明攝。
二約相即明攝。
此從十信滿心已去諸位。
有此相攝。
是故下賢首品中。
信滿之處。
即具一切位乃至佛果等。
是此義也。
言又言知一即多多即一故也者。
第九卷雲。
知一即是多多即是一。
今略取文。
案雲。
信初位中。
攝後六位。
故名一即多。
後六位中。
攝初位。
故多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