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严五教章问答抄下(七)

首頁
    也。

    故第一卷同學抄。

    定障者是下劣受也。

    非細法執(雲雲)。

    燈釋心也。

    付之又但伏生果功能不斷種子(雲雲)。

    但對法抄第三。

    不遮定障種亦能斷者。

    約現行之功能會也。

    故燈伏而不斷(文)。

    若依此義者。

    唯伏現行故。

    又分有所斷可雲也。

    但上唯識文。

    述記九末會雲。

    彼中定障二乘亦斷小故不說(文)。

     尋雲。

    此定障能治之道。

    漏無漏中何欤。

    答。

    定障者異熟生下劣受事障故。

    以欣上厭下事觀伏除之故。

    攝釋雲。

    非生理觀。

    但以事觀能伏于彼(文)。

    同學抄義也。

     指事雲。

    慧解脫者不斷。

    如對法論第十三說。

    謂已斷諸漏而未證八解脫定。

    唯究竟斷慧所對治煩惱障故。

    大乘基雲。

    瑜伽顯揚與此同。

    此義意說障有二種。

    一煩惱障。

    能障聖慧不得應果。

    二者事障。

    就勝而說唯異熟生。

    喜樂舍受有下劣性。

    于上等至不肯進求。

    所知障攝。

    此人唯能斷初障○俱解脫人分有所斷者。

    對法論說。

    謂已障分俱得解脫故。

    是故雲分有所斷(文)。

     問。

    慧解脫人分斷所知障欤。

    答。

    慧解脫不斷(雲雲)。

    付之縱雖慧解脫羅漢。

    豈不得四根本定等欤。

    若得四禅定等者。

    盡除一分定障欤。

    答。

    俱解脫得名者。

    依得第九滅定。

    縱經得八定。

    下劣受未盡故。

    非但解脫也。

    故對法十三釋俱解脫雲。

    具證八解脫。

    瑜伽二十六。

    于八解脫身已作證具足安住(雲雲)。

    不得滅定者。

    非具證八解脫故。

    非具解脫也。

    折引瑜伽對法文了雲。

    若天台大師四教雲。

    不得滅盡定但是慧解脫。

    得滅盡定即是俱解脫(文)。

    燈第一雲○四慧解脫(羅漢未得滅定者。

    唯斷煩惱障。

    未離定障故。

    通利頓二人)。

    五俱解脫(得滅定羅漢定慧。

    二障俱解脫故。

    六通利鈍二人文)。

     抄十九下釋八解脫中滅受想解脫雲。

    有解。

    厭背受想。

    有解。

    厭背一切有所緣心。

    有雲。

    解脫定障故名解脫(文)。

     章。

    八解脫。

    八勝解(文文)。

     問。

    八勝解者指八勝處定欤。

    為當指八解脫雲八勝解欤。

    法苑林章第四八解脫章雲。

    第一列名者。

    依瑜伽第十二十五七十三攝事分第九十六對法十三顯揚第四第二及第二十菩薩藏經第四等說(已下一向取義攝)。

    一有色觀諸色解脫。

    依欲界身未離色欲。

    觀欲界内外諸色作光明想。

    二内無色想觀外諸色解脫。

    依空處定伏除色欲之内無色而安立外色。

    作多小等相故。

    雲觀外也。

    上二解脫通依四根本。

    非近分。

    近分定無通故。

    三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染淨諸色。

    合為一味清淨想解。

    是又内無色想觀外色也。

    上雲故略。

    唯依第四禅。

    四空無邊處解脫。

    五識無邊處解脫。

    六無所有處解脫。

    七非想非非想處解脫。

    八想受滅解脫。

    初七除自地下煩惱離定障起通德故。

    雲解脫。

    第八滅盡定棄背受想等故。

    雲解脫。

     指事雲。

    言修八勝解所對治故者。

    瑜伽第五雲。

    又八勝解能引不還或阿羅漢諸聖神通及最勝住。

    謂未伏内色想外無染污色勝解。

    是名第一。

    已伏内識想是名第二。

    淨不淨非二色第一舍勝解。

    是名第三。

    此三解脫于一切色得自在。

    故便能引發諸聖神通○空無邊勝解。

    識無邊勝解。

    無所有所勝解。

    非想非非想勝解。

    微微任運心勝解。

    此勝解次第善修治故。

    能治故。

    能引恐受滅等至最勝住。

    基抄雲○由淨解脫有三種想。

    一展轉相待。

    二展轉相入。

    此二通觀淨不淨色平等觀故。

    名舍勝解。

    三展轉一味想。

    唯觀光明不化淨不淨。

    名非二色。

    第一舍勝解。

    平等觀光明最勝住故。

    名第二舍(文)。

    法苑林章雲。

    初想名者。

    瑜伽雲。

    前七解脫于已解脫而生勝解。

    七所觀法多分要伏要斷彼地煩惱障染。

    方始修作。

    名已解脫。

    今觀已解脫境。

    為除定障起神通功德而生勝解故。

    名解脫(文)。

    準此等解釋。

    前七勝解離自地煩惱等畢。

    成熟七解脫。

    重于已解脫之境觀察解了。

    今定堅固起神通等名勝解。

    第八勝解。

    滅定入心微微心名勝解。

    故八勝解者。

    觀解自在之義也。

    非八勝處空也。

    法苑林章雲。

    由前三解因引發勝果遍處等故(文)。

    八勝處十遍處等。

    前三解脫所引起通德也。

    折雲。

    言修八勝解所對治者。

    此能治之智也。

    在境名解脫。

    在智名勝解(文)。

    古。

    八勝解者。

    八勝處定雲事有欤。

    非今章本意。

    八勝處者。

    前三解脫所引通德别脫法門也又鈔十九下引俱舍委釋八解脫。

    但彼小乘義與大乘相違。

    非今章本旨。

    彼前二解脫依初二禅。

    第三依第四。

    次五如次四無色滅度。

    第三禅無眼識所引色。

    又留自地樂故。

    不立解脫等也。

    又俱舍二十九八解脫八勝處名别釋之。

    可見百法抄第十五雲。

     問。

    小乘教心種字斷義可有欤。

    答。

    章。

    不斷(雲雲)。

    付之指事雲。

    俱舍論第四雲。

    若爾此得有何作用。

    謂于差别為建立因。

    所以者何。

    若無有得。

    異生聖者起世俗心應無。

    異生及諸聖者建立差别。

    豈不煩惱已斷未斷有差别故應有差别。

    若執無得。

    如何可說煩惱已斷及與未斷。

    許有得者。

    斷未斷成。

    由煩惱得離未離故。

    問。

    驗俱舍論雲。

    如是聖者所依身中無生惑能。

    名煩惱斷。

    惑世間道損所依中煩惱種子。

    亦名為斷。

    興上相違。

    名為未斷。

    今何唯斷煩惱得耶。

    答。

    雖斷煩惱種子而若無得者。

    以斷未斷義不成故(文)。

    俱舍十九雲。

    何等名為煩惱種子。

    謂自體上差别功能。

    從煩惱生。

    能生煩惱(文)。

    光雲。

    何等名為煩惱種子者問。

    謂自體上至不可得故者。

    經部答。

    謂于色心自體之上煩惱種子異餘種故。

    名差别功能。

    即此功能從現前行煩惱生。

    能後現行煩惱(文)。

    尋雲。

    經部心種子者。

    其體如何。

    答。

     問。

    二乘前五識相應煩惱何位斷之欤。

    答。

    不見章。

    但應相例。

    第六識煩惱欤。

     問。

    愚法二乘可斷定障所知欤。

    章。

    不斷(雲雲)。

    付之愚法二乘俱解脫之羅漢豈不斷定障欤。

    答。

    約教道無所知障名義故。

    縱雖斷定障。

    不應雲斷所知也。

     文安四年正月八日于東大寺書寫畢。

     祐乘。

     回向無上大菩提金剛佛子快舜。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