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垓諸佛國土而複成佛教化衆生下。
醫師喻中具顯是義。
是人雖生滅度之想求入無餘洹槃。
于我有緣。
我以神通攝引于彼。
遇我得聞是經○或我從此餘國作佛。
是人于我生滅度想。
謂我入無餘。
我引至彼令求佛智(文)。
壽量品玄贊雲。
或往淨土穢土行化名為餘國(文)。
問。
入無餘二乘一切皆生淨土欤。
答。
皆可生界外變易淨土(見)。
付之孔目第一雲。
依小乘無别淨土○問。
若爾何故論雲有妙淨土阿羅漢當生其中。
當知小乘亦有淨土。
答。
小乘無有淨土。
所以得知。
凡生淨土須有習業。
小乘厭其色心樂其無餘。
因何得生淨土。
今言生者。
引小乘語。
明彼羅漢先有淨土種子。
故得羅漢當生其中。
或是大阿羅漢即是菩薩。
當生其中。
宜可知之(文)。
此文且約始教義如是釋欤。
未審。
問。
終教心不定性聲聞可入無餘涅槃欤。
答。
起信疏雲。
不定種性未入無(雲雲)。
付之見當章起盡。
依終教義标一切皆回。
而一向釋無餘回心不出有學有餘回心相。
爾者終教心皆無餘已後回心欤(見)。
是以菩提心論文。
不定性聲聞入無餘(見)。
雲何。
答。
起信疏(上)雲。
若不定種性未入無餘前。
即有回心。
此不待言。
若決定種性未入無餘前。
定不回心。
要入其餘方有回心(文)。
楞伽心玄義雲。
若依實教○一現所被。
謂菩薩種性及不定性。
二轉生被。
謂定性二乘。
要入涅槃後更變易身方入大涅槃(文)。
已上二文不定性不定性不入無餘(見)。
折釋五果回心義等了雲。
又此回者即五種中定性人方論經劫故。
發菩提心論雲。
二乘之人灰身滅智加太虛空。
其定性者要待劫限等滿方發心。
其不定性者不論劫限。
遇緣便發向于涅槃(文)。
此記心不定性可入無餘許欤。
若依起信疏等不許入無餘者。
菩提心論不定性無論劫限者。
不入無餘故不可劫限也。
相宗菩提心論僞論(雲雲)。
菩提心論雲。
二乘之人○以灰身滅智趣其涅槃。
如太虛空○有定性者。
難可發生。
要待劫限等滿。
方乃發生。
若不定性者。
無論劫限。
遇緣便回心向大。
從化城起。
以為趣三界○及從初十信下遍曆諸位。
經三無數劫(文)。
章。
如文珠般若等(文)。
折雲。
彼經。
文殊白。
佛世尊佛法菩薩法聲聞法緣覺法乃至凡夫法皆不可說。
何以故。
畢竟空故(文)。
七。
問。
于花嚴會座。
舍利弗回心欤。
答(雲雲)。
兩方。
若雲回心者。
舍利弗正法花會座法說之時。
回入一乘。
若花嚴會座而回入一乘者。
何再可回入乎。
若雲不回心者。
當章文釋一乘攝方便回心人舍利弗因陀惠(雲雲)。
加之至相大師解釋中。
大智舍利弗與五百比丘回心向文殊師利(雲雲)。
是以經中舍利弗諸佛會禮辭觀察文殊内證十德等。
豈非回入一乘之義相乎。
答。
舍利弗等為權為。
專顯一乘絕分之相故。
不可有回入乘之義。
但宗家并至相大師等解釋。
舍利弗為無六千比丘上首故舉之。
會座回心十眼耳等之益限六千比丘。
不開舍利弗也。
次經文觀察十德等者。
約本地菩薩邊也。
晉經四十六雲○爾時尊者舍利弗。
與六千比丘眷屬圍繞。
從自房出來詣佛所。
禮足辭退。
向文殊師利。
此六千比丘是舍利弗共行弟子。
皆新出家。
其名四海智比丘(文)。
探玄記十八雲。
三爾時下攝勝機。
于中總辨。
六千比丘是所被機。
從自坊出者。
表舍小涅槃也。
向文殊者。
表趣一乘道也。
又文殊出閣辭佛南遊。
為化主故。
鹫子出房辭佛南遊。
從為助化。
引攝六千。
正為所化。
問。
若爾鹫子亦是大菩薩。
何不同在閣。
答。
寄迹是聲聞故不在彼○新出家者未得羅漢果故。
染習未除明易回故。
又釋。
新出小乘分别心家已。
入三乘位。
以鹫子是三乘中法将故引之。
新出文殊是此一乘法将。
方便引之(文)。
此釋既鹫子助化而作所被機(雲雲)。
知不回心也。
貞元疏三雲。
舍小趣大為出自住處問文殊所。
出家未久。
未證實際。
可回心故。
信心尚微。
須化誘故(文)。
孔目第四回心章雲。
回心義者○一約始門○二約終義。
辨回心者。
如下經文。
大智舍利弗與五百比丘向文殊師利。
并言宿種善根。
現雲六千比丘。
顯久修行成實眷屬。
舍利弗身在佛法中。
義當聽明位。
今舉為回者。
顯其行終具智慧相。
今複回心當回之時。
即得十種十法及十眼十耳等。
具在入法界經文○是終非始。
其位在頓悟熟教。
義通初教等(文)。
終者一義回心欤。
尋雲。
其位在頓悟熟教等者。
結何義欤。
答。
尋雲。
五百比丘向文殊所(雲雲)。
本會聾盲之五百比丘欤。
答。
大疏一(上)雲。
四者權為即是二乘。
謂既不聞。
況于受持故。
諸菩薩權示聲聞或在法會而聾盲影其絕分。
或示在道而啟悟知可回心(文)。
貞元疏第一同之。
問。
六千比丘者。
聲聞菩薩中何欤答。
章文以六千比丘證二乘回心之義也。
付之探玄記雲。
一切二乘總無頓入此普賢法(雲雲)。
如何。
答。
一義雲。
一切證果性定聲聞。
不可有直入之義。
六千初心未證果故。
不相違。
玄第一雲。
四轉為者。
謂諸二乘以根鈍故。
要先回入共教大乘。
舍二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