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本意。
瑜伽所說法爾本有之定性者。
自乘正位習種成處。
照其本體立本有性種故。
以未至本位時。
名不定性也。
是即為會法爾定性。
而立習成定性也。
是即為會法爾定性。
而立習成定性也。
次抄與當章新熏義同異。
先餘未修行總名無性事。
兩祖全同也。
又立新熏五性。
會法爾性種事。
兩祖是一同也。
但清涼大師。
會一性相違故。
約三乘習近之緣。
立定不定性。
定性者。
始終唯習近一緣。
非自位之至不至。
當章心。
專會下瑜伽等中立法爾本有之種性意趣故。
約習成之處。
立本有性也。
此段者。
兩祖小可有差異欤。
又清涼大師心。
縱依習成之處性種立。
是始終唯習近一類之機也(為言)。
宗家心。
縱始終。
一類習近機也雲事。
若不至自乘之正位者。
爾者強不相違欤。
次唯識論。
付論無漏之種子。
三師義者。
唯本有(護月等)。
二唯新熏(難陀)。
三新舊合生(護法正義)。
三師共立法爾五性故。
當章新熏所會也。
但當章心。
習成之處本有彼性(等。
為言)。
專付護法正義會之欤。
次引涅槃經事。
但為證依串習之有無說有性無性。
非證終教一切皆成之義也。
唯本有等三師義。
夜摩天宮偈贊品抄引釋之可見。
抄三(上)雲。
疏上約二宗下。
第二會通二宗合不相違。
然此會者。
恐于後學宗計。
是非以生過患故。
後會通雖複會通。
權實不失○言新熏則五。
本有無二者。
然準法相立新熏者。
亦說有五。
立本有者。
亦說有五。
今借其言不依其義○何者準習近聲聞。
成聲聞定性。
習近緣覺成緣覺言經故○準近菩薩則成菩薩性。
若俱習近三乘則成不定性人○若都不習近三乘則成無性。
率難教化。
故知。
熏習成五種性。
依其長時故說各别。
言本有無二者。
本有佛性理不容差故(文)
折雲。
上釋五性。
與演義抄小有不同。
演義準習近聲聞定性○評曰。
準無性二祖全同。
餘四性○少異。
清涼但以偏習為定性。
具習為不定性。
今約位說○以賢首據瑜伽。
種性必具性習故。
要至位不至位說。
清涼約會二宗故。
不克位以克位。
于瑜伽故○若約皆就習說。
似唯新熏。
然上雲。
随于諸乘串習何行。
爾時即說本有。
彼性則熏成處。
當知本有。
即本有五義故也。
思之(文)又引釋涅槃經文了雲。
問。
此當終教中義。
何得引此欤。
答。
若推本唯一真如。
即是終教。
今但證由習智故有性爾(文)。
複古新熏段。
涅槃經等釋了雲。
此上初教相宗事中。
建立五性定别(文)。
章暖頂忍等名為性地(雲雲)。
智論七十五雲。
一幹惠地○二性地。
四善根也(取義)。
幹惠等十地至行章可抄。
章若得世第一法。
是名第二行(雲雲)。
善戒經第八雲。
聲聞亦有十二種行。
有聲聞性。
是名初行。
若得世間第一行名第二行得。
苦法忍名第三行。
得四信心戒得清淨名第四行。
若如戒住法得增長名第五行。
若觀四谛名第六。
第七第八行。
修集無相三昧名第九行。
具足成就三昧名第十行。
獲得解脫名十一行。
阿羅漢果名十二行(文)。
問。
智論之第二性地通四善根。
章文忍位成種性(雲雲)。
爾者立義引證相違雲何。
答。
智論心。
暖位已上成聖人之種性故。
四善根位通名性地。
雖然以善戒經。
準據忍不堕惡趣之位。
可成種性也。
但第三八人地者。
即見道十五心準無漏故。
以世第一攝性地。
問。
善戒經十二行者。
聲聞十二住。
與為當别建立欤。
答(雲雲)。
地持論第九。
說聲聞十二住。
惠遠疏釋第二住。
謂暖等四(雲雲)。
而善戒第二行。
唯世第一也。
爾者别門之建立見。
但複古記雲。
善戒下得世第一。
既是第二位暖頂忍三屬種性位。
此即小乘十二住中第二住也。
此記心。
十二行十二住一體得心欤。
雖然瑜伽四十八。
又說聲聞十二住。
依影欤。
興師釋者。
第一種性住未發心。
第二住七方便(雲雲)。
知十二住十二行别門義也。
集成雲。
暖頂忍等。
智論五十卷雲。
性地人是聖人。
經中生故名為性。
如小兒在貴家。
雖小未有所能。
後必望成大事。
是此從暖法乃至世間第一法(文)。
折雲。
智論下出所據。
言等者等取世第一法○然此地通四善根○智論通四法。
善戒别取前三。
正釋中。
唯從忍位。
若爾應忍不堕惡道。
方成就性義。
世第一既已成性名性。
可通前。
雖通性義。
而不定故。
正釋中。
唯約忍說也。
同心堪任位反推種經在第一種性住也(文)。
問。
俱舍論心。
順解脫分者指何位乎。
答。
一義者。
三賢已上順決擇分。
其以前一花一香等微善。
順解脫分(雲雲)。
一義雲。
初自微善至三賢位順解脫分。
四善根順決擇分(雲雲)。
文證兩有。
是有是論義也(雲雲)。
而然後義為正(雲雲)。
故論二十三雲。
從此念住後。
順決擇分初善根生。
名為暖法(文)。
問。
論第十六雲。
順解脫分者。
謂定能感涅槃果善。
此善生已。
令彼有情名為身中有涅槃法。
若有聞說生死有過。
諸法無我涅槃有德。
身毛為豎悲泣堕淚。
當知。
彼已殖順解脫分善。
如見得兩場有芽生。
知其穴中先有種子。
順決擇分者。
謂近能感聖道果善。
即暖等四(文)。
問。
俱舍論意。
自順解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