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五教章见闻钞下卷第一

首頁
    種。

    能當來異熟報體感。

    是雲辨體而生也。

    震旦人師多分唯識此二複次以今章科釋故略舉之義也。

    師雲。

    前複次付感中有二。

    一迷異熟愚。

    是當來總報上。

    可愛非愛果迷故。

    迷異熟愚雲。

    二真實義愚。

    是一切有漏是苦也。

    一切有為。

    是造作故無常也。

    于實義不了故。

    真實義愚雲也。

    就次複次。

    名言有二。

    一表義。

    二顯境也。

    表義名言者。

    第六識一切名言緣此名言下義道分别位熏種子。

    表義名言雲也。

    顯境名言者。

    總八識能緣境分明名言下必所诠義理顯如八識取名言非熏種子。

    緣名言事。

    必限第六識也尋雲。

    顯境名言者。

    名言得名。

    如表義名言雲事欤答。

    不爾。

    顯境位名言。

    非如表義名言雲隻世間名言所必如雲有所诠義理。

    能緣見分必帶相分境也(為言)。

     八。

    問。

    有支我執二種習氣者。

    于一個名言種子上于。

    以功能分二種習氣欤。

    将遍行中别體。

    思心所以為業種子。

    十煩惱中。

    别體薩伽耶見以為我執欤。

    如何答。

    師雲。

    于名言種子。

    三性不同也。

    若約善惡名言種子者。

    若善名言者。

    此名言上二功能。

    二習氣雲也。

    若惡名言者。

    此惡名言上二功能有支我執雲也。

    但若約第八識能生無記名言種子者。

    此名言類劣無記種故。

    以有支我執名言上二用不可談者欤(但可尋本宗也)決擇記第一雲。

    鈔習氣者。

    準法相宗。

    習氣有二。

    一者粗重。

    謂二障取未分。

    熏善無記無堪任便澀之用解脫道舍是也。

    二者種子。

    謂現行氣分薰習成故。

    于中複三。

    一者名言諸因緣種。

    由表義顯境二種名言所薰。

    方生成故。

    二者有支總别業種。

    招苦樂報。

    三者我報俱分報種。

    令自他别此二皆是名言種上差别功能。

    今鈔所明。

    是前非後(文俱分雲是分别俱生雲釋也)尋雲。

    若依此記釋者。

    不簡三性名言。

    總有支我執二種習氣。

    名言種子上二用見。

    爾者如何答。

    彼記意。

    先就善惡名言種子釋之也。

    若約第八能生無記名言種子者。

    有支我執二習氣。

    彼無記名言種上二用不可雲也。

    是故别體善惡思心所以。

    有支習氣十煩惱中以薩迦耶見我執薰習也。

     九。

    問。

    異熟報識為諸法依雲。

    異熟得名。

    如何可得心欤答。

    一義雲。

    異熟者異時熟雲異熟也難雲。

    若爾者。

    等流果。

    豈非異時熟欤。

    是故。

    此義亂等流之過在之。

    一義雲。

    異處熟故雲異熟也難雲。

    若爾者。

    豈從人感人總報之類。

    異熟果無可雲乎。

    乃至從初禅生初禅等。

    準之可心得之也。

    一義雲。

    變異總報果生故雲異熟也難雲。

    若爾者。

    一切種子。

    生果之時。

    無變異欤。

    諸法種果生事。

    必變異生故。

    亂餘果變異過。

    一義雲。

    異類熟故雲異熟也。

    因是善惡果是無記故也。

    已上諸義中。

    以之為正義也。

     十一。

    問。

    今章雲方便漸漸引向真理(文)今此品引向真理。

    即指終教欤。

    當教中終門指欤答。

    師雲。

    方便漸漸言。

    遙指終教雲義親欤尋雲。

    引深密經。

    成立薰等即空義。

    是經豈非當教證文欤其上。

    經文引畢雲。

    不令如言而取故會歸真也知今結釋趣。

    當教中會真理之義成立也。

    是以。

    孔目中以終教内成就理成就二義釋。

    今理成就者。

    是當教終門也。

    今薰等即空義。

    豈非此等之義欤。

    答。

    如先成事引向真理言上。

    漸漸言以照之。

    遙招終教義欤。

    準今标釋下故會歸真也之解釋。

    所歸真理遠指終教也。

    但今所引深密經文有二意。

    若依顯相。

    薰等即空義說。

    是當教中終門建立也。

    孔目中理成就者。

    就顯相薰等即空義釋雲也。

    若如來秘密意趣探約雲之者。

    薰等即空說本意。

    遠終教甚深真理說之也。

    是故若約意趣者。

    不可開當教之分。

    今章雲。

    方便漸漸說者。

    約如來秘密義巧者。

    遠超越當教之分故。

    漸漸等說也。

    就顯相說薰等即空義者。

    當教之内終門也。

    理成就者。

    依此門取論也。

    但理成就雲約如來秘密義說之者。

    以終教真理。

    所歸所成就真理雲也問。

    章雲。

    故說熏等悉皆即空文今薰等者取何物乎答。

    師雲。

    常途内等非。

    外等非。

    熏者總能熏所熏指也。

    等言。

    所熏四義。

    能熏四義。

    合是八義也等第八義也尋雲若舉所熏四義等能熏四義雲。

    若又舉能熏四義。

    等所熏四義雲者。

    是有何過欤答(雲雲)。

     十一。

    問。

    今章雲不見藏住不見熏習等此等文意如何答。

    師雲。

    内是所熏本識。

    外是能熏轉識也。

    不見藏住者。

    不見所熏第八識雲心也。

    不見熏習者。

    不見能熏轉識雲文意也。

    不見阿賴耶者。

    于阿賴耶。

    有能藏所藏我愛執藏三義中。

    天賴耶正用能藏之義不見雲也。

    不見阿賴耶識者。

    正用能藏義空非為所依體不見本識之體雲此文意也。

    不見阿陀那者。

    執持功能外見雲事也。

    不見阿陀那識。

    者。

    又執持功能空非。

    所執持識體生滅不見雲。

    此文意也。

     已上。

    是折薪記意也(雲雲)。

     若依終教已下 十二。

    問。

    章雲。

    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此文意如何。

    答。

    此文下下來來相故。

    下生滅鬥與點可讀也。

    重意。

    不生不滅真如。

    無明生滅。

    俱流轉相明論文也。

     十三。

    問。

    今章雲。

    以許真如随熏和合習熏資熏二熏習中。

    是何乎答師雲。

    此随熏言通收二熏習也尋雲資熏者。

    是業種所生賴耶談義邊也。

    然今終教心次下雲不同前教業等生故爾者。

    當教随熏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