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章四約殊勝門下。
四殊勝門一乘。
于中為二。
初标二。
釋。
今初。
諸乘相望。
勝劣非一。
聲聞是劣。
以鈍根故。
緣覺是勝。
以利根故。
菩薩殊勝。
最上根故。
此是三中菩薩乘也。
若一乘法。
是最殊勝極上上故。
今是三乘中菩薩即殊勝。
以此名一。
為一事實。
非謂唯彼三外一乘為殊勝一。
其義然者。
非同教故。
三中大乘。
名為一乘。
是同教故。
章即以三中大乘下。
二釋。
亦二。
初正明。
二引證。
今初。
三中大乘。
為一乘者。
三中大乘。
即是牛車。
望二乘故。
是殊勝法。
以殊勝故。
即名一乘。
若通言之。
三中大乘。
三外一乘。
皆是殊勝。
總是大乘。
名殊勝故。
是故攝論。
大乘法門。
總名殊勝。
一部所明。
有十殊勝。
梁攝論本雲。
佛世尊前。
善入大乘句義。
菩薩摩诃薩。
欲顯大乘有勝功德。
依大乘教。
說如是言。
諸佛世尊。
有十勝相。
所說無等。
過于餘教(已上)釋論雲。
唯大乘中。
有勝功德。
餘乘中無。
為明大乘不共德故。
言欲顯大乘有勝功德依大乘說(已上)唐論本雲。
謂依大乘。
諸佛世尊。
有十相殊勝勝勝語。
無性釋雲。
依大乘者。
所為所托。
非聲聞乘。
亦非世間(已上)舊譯名十勝相。
新名十殊勝。
□□□□□語三中大乘。
三外大乘。
皆是殊勝。
梁論善成立中。
第二三乘。
第三一乘。
通十勝相。
若别簡之。
第三最居上故。
一乘應名最殊勝也。
十殊勝者。
一所知依殊勝勝語。
二所知相。
三入所知相。
四彼入因果。
五彼因果修差别。
六增上戒學。
七增上心學。
八增上惠學。
九彼果斷。
十彼果智殊勝勝勝語。
中問八種。
皆有殊勝勝勝語。
攝論所說。
此十為體。
解阿毗達磨經攝大乘品。
故名攝大乘論。
此即大乘。
名殊勝法。
言以望别教雖權實有異同是菩薩所乘者。
此文即有二意。
一明上所立所以。
二通伏難也。
初所以者。
三中大乘。
是菩薩所乘故。
若直陳所由者。
三乘之中。
菩薩勝故。
故待二乘。
名殊勝門。
次通伏難者。
謂有難言。
三中大乘。
即是權教。
何名殊勝。
别教是殊勝。
豈關三中大。
是故通言。
若望别教。
雖權實别。
俱是菩薩。
俱是深廣。
約此義故。
對彼二乘。
三中大乘。
名為殊勝。
若望别教。
此三中大。
實是非勝。
待對不同。
是故無過。
問三中大乘。
名一乘者。
唯望二乘。
随分得名。
豈可以此名同教一耶。
以無一乘同三乘故。
答三中大乘。
既名一乘。
名一乘故。
即是同教。
若不爾者。
不可名一。
況融大同一。
以成此門。
是故名為同教一乘。
章是故經雲下。
二引證。
亦二。
初正引。
二料簡今初。
此文出法花方便品。
彼重頌中。
頌五佛章開三顯一。
此是彼總諸佛章顯一中。
頌果一之文。
具偈雲。
說佛智惠故諸佛出于世。
唯此一事實。
餅二則非真。
終不以小乘濟度于衆生(已上)此一行半。
即說果一。
佛智慧者。
即上四佛知見。
是諸佛出世。
一大事因緣故。
言一事者。
即一大事。
大事即是一佛乘法。
是最實事。
餘二則非真者。
彼二乘法。
佛方便說但假名字。
引導衆生。
終不以小乘等者。
小乘非實故。
不以此濟度衆生。
若以小乘。
度衆生者。
彼不成佛。
損衆生故。
指事雲。
問此殊勝門。
以三中一。
名為一乘。
如何引唯此一事實。
以為證耶。
以唯此一事實。
為無三之一故。
非三中一故。
答所以引唯此一事實等者。
非證一事實以為三中一。
以唯言餘二則非真。
非言餘三則非真故。
明知不破三中大乘。
以不破三中大乘故。
望于二乘。
為殊勝。
故同無三之一。
為佛乘故。
融三中大。
同無三之一。
故名為一乘。
非謂一事實則為三中之大也。
有人迷此文雲。
法花一乘。
名為三中一者。
聾盲此章文。
盲後學眼耳(已上)問經文始終所說之相。
唯立三外一乘為實。
故此一事。
即當三外。
上雲聲聞若菩薩。
聞我所說法等。
此通舉彼三乘之衆。
次雲唯有一乘法。
無二亦無三。
此一乘者。
即三外一。
二者聲聞緣覺二乘。
今此次下。
唯一事實。
應是三外。
何以此一。
獨言三中。
答一段所說。
随宜多端。
或舉三外一。
或舉三中一。
今既雲餘二。
明知次上一事之言。
正指大乘。
是三中大。
以為一事。
上文唯有一乘法等。
即約本意。
直舉三外一乘為實。
今正被小。
故雲大實。
問若非三外一者。
豈可是同教乎。
全不依托三外之一。
唯三中大。
名一乘故。
答一乘之名。
本在三外。
取三外一之名。
以目三中之大。
是則一乘同三乘法。
是故此門。
成同教義。
此約同教。
故作此釋。
若約别教。
如章次下問。
上長行雲。
如來但以一佛乘故。
為衆生說法。
無有餘乘若二若三(已上)又雲。
十方世界中。
尚無二乘。
何況有三(已上)重頌偈雲。
十方佛土中。
唯有一乘法。
無二亦無三(已上)此令餘乘一向全無。
今雲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
此是令有而非真實。
何故二說。
如此不同。
答上為除遣二乘保執。
以遮破言。
直雲無二。
由此小乘恐生疑慮。
謂彼疑雲。
若爾何故如來。
昔日鹿園已後。
四十餘年。
但說三乘引導諸子。
故今釋雲。
但除如來方便所說。
機根癡鈍。
不堪直大。
雖欲說一。
不能受故。
故于一佛乘。
分别說三。
漸漸誘引。
令近一乘。
除此方便。
佛唯說一。
無有二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