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能同。
同于所同。
以為一乘。
此以三乘。
為能同法。
以其一乘。
為所同法。
此乃法相交參中之一分所攝。
此門同教。
兼通今章攝方便門。
為一大事。
施設三乘。
故以三乘。
同一乘法。
以為同教。
亦通所流。
所有三乘。
從二流故。
是故以三。
以同一也。
此名三乘同一同教。
五小乘同一乘者。
此門釋義。
大同次前。
此名小乘同一同教。
六小乘同三乘者。
三乘小乘以一管之。
彼彼諸法。
無非皆一。
故所管中。
以小同三。
亦是一乘望能管故。
是故此門。
今攝方便及所流攝。
亦通殊勝。
所同三中。
大乘即是殊勝一故。
此名小乘同三同教。
問約義言之。
有一同三。
一乘同小。
三同小乘。
此三何故。
此中不言。
答以三同小。
義亦可有。
以一管故。
所流等故。
然此不列。
略故無也。
一乘同三。
及一同小。
本教大準。
是為指南。
别教名義。
今章全取。
釋同教名。
總有六義。
一會三歸一者。
衆生根鈍。
不能頓趣一佛乘道。
故佛方便。
于一佛乘。
分别說三。
彼彼之人。
遂于自乘。
各得其益。
所設權方。
是暫止息。
漸漸誘引。
次第長養。
于是根熟。
堪入佛乘。
是故如來。
說一乘法。
令彼各趣之人。
入于平等之道。
是見前事非是别法。
皆是一乘之所流事故。
前所行全是佛乘。
進見其終圓融滿果。
此則開會三乘别趣。
歸入一乘真實大法。
如來是時所說法門。
大同三乘小乘等義。
良以機根自淺至深。
猶有向限不融之意。
是故不能直得普門。
如來為說彼本所習法門義理。
故雖入一而有同三。
然今所舉會歸門者。
三乘别機。
俱入一乘。
約此門故。
名為同教。
此會歸門。
總名開三顯一法門。
開彼三乘方便權門。
顯此一乘真實義故。
于此門中。
有種種名。
類攝論之。
不過三種。
一名破三立一。
或名遮三立一。
或名破異明一。
二名會三歸一。
亦名會三為一。
三名回三入一。
亦名回三歸一。
随所立名。
義各少異。
而以類攝。
隻此三種。
此等皆是同教分齊。
然有通屬。
事須簡之。
且如會三歸一門者。
會三定是同教之義。
歸一通二。
謂随所望。
或為同教。
或為别教。
餘名例爾。
問此三種名。
有次第耶。
答此三類名。
唯一開會。
具此諸義。
無有次第。
若強立之。
破立回入反以會歸。
如此次第。
克體據實。
無有前後。
歸一通小。
總通一切。
不言自顯。
所以然者。
從小入三。
從三入一。
雖終入一。
而其一乘有同三乘及以小乘。
不堪頓受别教法。
故如此漸次。
然後入别。
由此義故。
名為同教。
此乃以一貫管餘乘。
是故諸乘皆是一乘。
是故此中無可别舉。
通一切故。
是總相故。
然别言之。
亦非可遮。
或可會歸門中所攝。
是故孔目不别舉也。
泛而言之。
一乘二者。
全簡諸宗。
以為别教。
全收諸宗。
以為同教。
收諸宗故。
乃至小乘人天等法。
皆是一乘。
開顯會歸。
無異物故。
本是一故。
故同教中。
有諸乘法名近就勝。
同頓同終。
會二泯二。
俱一乘故。
若約總相。
攝一切盡。
是故今章同教義門。
即此而已。
此是以一貫一切。
故孔目所說。
大途全爾。
若無此門。
不名一故。
諸乘名一。
由此門故。
此乃以其所同。
約能同故。
總以一切。
名為一乘。
此是以一為能。
以三乘為所同。
是故今章同教之中。
二乘三乘乃至無量。
俱名一乘。
約能同故。
若三同一。
以三為能。
以一為所。
此是别門。
且有此義。
若約通相。
一能三所。
以此即為同教總義。
指事主雲。
同義雖多。
非過三義。
一三乘人共所得故。
二一乘同于三乘故。
三三乘同于一乘故。
名為同教(已上)此之三義。
順逆相成。
總為同教一乘之相。
謂三乘之人。
進得入一。
是故一乘同三乘法。
一同三故。
言三同一。
其義無妨。
三同一者。
一同三故。
一同三者。
三人根熟。
入一乘故。
然其三人所得義者。
即成一乘同三所以。
今開此義。
總成三義。
具至本門。
其義可悉。
宋朝先德。
解同教義。
異論甚多。
或立别章。
具明此義。
或因釋文。
廣舉異義。
曆于諸祖。
盡彼所釋。
舉諸德解。
互以破立。
文言繁碎。
後學還惑。
今此且舉綱要。
相知義途而已。
凡此一乘同别二門。
亦名共教及不共教。
故問答上雲。
問一乘教義分齊雲何。
答一乘教有二種。
一共教。
二不共教。
圓教一乘。
所明諸義。
文文句句。
皆具一切。
此是不共教。
廣如華嚴經說。
二共教者。
即小乘三乘教。
名字雖同。
意皆别異。
如諸大乘經中廣說可知。
仍諸共教上中相望。
有共不共。
如小乘教三世有等。
三乘即無。
三乘教有。
小乘即無。
或二乘共有。
如道品等名數共同。
或二乘俱無。
即一乘教是也(已上)此共不共。
即今同别。
源出智論。
故依彼名。
複古記雲。
開為二門者。
難思普法。
超情離見。
啟二門以示之。
故曰緣起理實。
用二門所會。
一别教。
二同教。
此即智論共不共也。
故要問雲。
一乘教義分齊雲何。
答一乘教有二種。
一共教。
二不共教。
圓教一乘。
所明諸義。
文文句句。
皆具一切。
此是不共教。
如華嚴說。
又曰華嚴一部。
是一乘不共教。
清淨曰。
别即不共。
不共頓實故。
又曰。
迥異餘教。
又曰。
不共三乘二乘。
故孔目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