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類義。
即在太滅。
不破大乘權教門故。
第一類宗。
是極太滅。
不破定性二乘人故。
陳正義中。
言約事者。
定性二乘。
趣向寂滅。
名之為事。
言約教者。
大乘教中。
說趣寂事。
初心菩薩。
聞此謂實。
堅執三乘定别不同說。
此相教名為約教。
今到法花。
深破定性不定性執。
專明皆來佛道之旨。
初權教中。
初以菩薩門。
此義理即解。
無有三乘差别。
昔來固執。
即時除遣。
是名亦破權教菩薩。
此則深破聲聞。
遮實執。
滅執故。
亦破彼菩薩。
執謂聲聞心。
是故即成破菩薩義。
言無二者。
破二乘實滅之事故。
言無三者。
破菩薩執教之心故。
是故偈言無二亦無三。
無二乘實滅故。
雲尚無二乘。
菩薩不可謂有二乘實滅。
故雲何況有三。
若二若三。
其義亦爾。
破二破三。
唯是一事。
是故結雲皆不相違。
不同法相。
三論宗師。
勝劣次第。
言無第二第三也。
又約大小乘故。
雲無二。
約通途三乘故。
雲無三。
清涼大師。
演義鈔三上雲。
言無二亦無三者。
古有多說。
大乘師雲。
二即第二。
三即第三。
以菩薩乘勝故。
為第一。
此即生公意。
而未盡其旨(乃至廣述生雲)若天台等意。
無二者。
無有聲聞緣覺之二乘。
無三者。
總無昔日三乘。
以皆非實故。
宗說不同。
任情去取。
若望經意。
但立一實。
為真趣。
舉二三。
皆悉不許。
不論大小。
如說世中。
此人獨立。
更無與此。
非要别指張王二人(已上)若望經意下。
明清涼自義。
若依此解。
尚無二乘。
何況有三。
義理彌顯。
天台疏四雲。
從十方佛土中下。
第三一行三句。
頌上如來但以一佛乘為衆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
若十方佛。
唯說一法。
即是教一。
假名引導。
即方便教也。
牒假名三教。
顯佛慧一教。
其文分明。
無有餘乘者。
無别教中圓入别之餘也。
無二者。
無通教中半滿相對之二也。
無三者。
無三藏中之三。
如此等二三。
皆是假名字。
引導諸衆生。
今但一佛圓教乘也(已上)疏記四雲。
無二是無通教中半滿相對之二者。
通真含二故也。
由開别故。
更引上餘乘。
未此釋成語假則通論三教。
言餘及以二三。
且雲相入。
以有餘皆假故。
得相入。
無餘無複相入立名。
以能一故。
此指乳及二三味文書。
通教三乘聲緣。
名半菩薩。
是滿。
故雲半滿。
若依此釋。
今偈句中。
阙别教一。
有六方便。
此偈既頌上無有餘乘等故。
引上餘乘。
以為别教也。
即方便中。
具足七種。
言二蘇者。
生蘇熟蘇。
言三味者。
乳酪及生熟。
前乳味。
即成四味。
四味即是爾前諸教。
并是方便。
醍醐一味。
是純圓教。
無後兼但對帶之義。
醍醐即是法花涅槃。
然涅槃經。
四教并說。
四教俱知常住佛性。
經法花開會故。
後番第五味故。
花嚴乳教。
說圓教法。
而兼别教。
雖說圓融。
非純圓故。
是方便教望訓二乘。
是拟宜故。
酪味小乘。
但三藏教。
生酥方等。
具說四教。
褒圓彈偏。
歎大折小。
熟蘇般若。
轉教付财。
融通非汰。
法花既是聞三顯一。
唯一佛乘。
出世本懷。
故前四味。
名方便教。
會此方便。
為一佛乘。
名為法花純圓一實。
若約化儀漸頓分别。
花嚴高山。
是頓圓教。
而兼别教。
阿含方等般若。
即是漸教之相。
生熟中圓。
即漸圓教。
到法花者。
荊溪判漸後純圓。
清涼判此。
為漸圓教。
法等涅槃。
亦漸救故。
天台疏。
釋經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衆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文雲。
從但以一佛乘者。
光宅為因一。
今言教一。
圓頓之教。
名一佛乘。
故序品雲。
說大乘經。
即是教義也。
自别教已玄。
皆名有餘之說。
即不了義。
非佛一乘。
光宅雲。
無緣覺聲聞之二。
無偏菩薩之三。
又有人雲。
無菩薩緣覺為無二。
無聲聞為無三。
□作此□隻是無三藏諸乘。
存于通乘。
何開一佛乘耶。
有人言。
無緣覺為無二。
□聲聞為三。
存于菩薩大乘。
若爾隻無三藏中二乘。
不無三藏中菩薩。
此存有餘。
何開一佛乘。
何處經論。
以聲聞為第三。
既無此次第。
都是妄說。
若依汝□無二是無緣覺。
無三是無菩薩。
第一是聲聞。
應不被無。
若如此者。
則大倒亂。
今言但一佛乘者。
能說佛法之圓教乘也。
無餘乘者。
無别教帶方便有餘之說。
無二者。
無般若中之帶二。
無三者。
無方等中所對之三。
如此二三皆無。
況三藏中三耶(已上)言帶二者。
般若經中。
說□三教。
而同教帶通别故。
所對三者。
方等經中。
對四教機。
說四教故。
今取其前三教。
以為方便。
爾前諸教。
所說圓教。
非是方便。
而兼對帶權方便故。
是故彼圓。
不暢本懷。
不開會故。
非能圓。
故文句亦釋經十方世界中尚無二乘何況有三文雲。
從十方世界中尚無二乘何況三者。
是第三舉五濁釋開權也。
舉五濁。
先标其意。
上已說諸佛開權顯實。
未明隐實施權。
其法清淨堪一如空。
尚無帶二帶三之權。
況有單三單五之權隻為五濁障重。
實不得宣。
須施單五單三之權。
亦施帶二帶三之權。
故言于一佛乘分别說三。
分别說于若帶二帶三之三。
若單五單三之三也(已上)雖文繁廣。
為顯無二無三之義。
具引之也。
元曉法花宗要雲。
問會三因果歸本一者。
為當三皆非實故。
歸于一實耶。
為當唯二非實。
故歸于一實耶。
若如後者。
何故經言我有方便力開示三乘法。
若如前者。
雲何後言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