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悔。
請佛重說。
不明菩薩疑悔請佛重說。
故知第二周說。
但為二乘人。
又雲我欲令汝憶念本願所行道。
故為諸聲聞。
說大乘經。
名妙法蓮花不明為菩薩說。
第三周文雲。
若如來自知涅槃時到衆又清淨。
名為說此經。
世間無有二乘而得滅度。
唯一佛乘。
得滅度耳。
又雲。
唯有一佛乘息處。
故說二。
以此三周文證。
故知開一為三。
但二人。
今會三歸一。
亦為二乘。
若爾索三之義。
亦二乘人索(已上)又雲。
問羅漢出界外故索。
緣覺亦然不。
答當法花座。
唯有羅漢。
無緣覺果。
故唯是一人索三耳。
非二乘果人索三。
問若是一人者。
何得文雲諸子就父覓車。
既雲諸子。
則知三乘人也。
答下合譬中雲。
若見無量億千衆生。
以佛教門。
出三界苦。
得涅槃樂。
便賜大車。
此約羅漢非一。
故有諸子耳。
又雖無緣覺。
懸為緣覺果人。
作索車譬。
令緣覺因人領解亦無失也。
又即以此文。
證無菩薩索但羅漢一人。
即得索三。
豈須三人方索三耶(已上)準依此等數條問答。
彼舉諸子。
牒三車等違文會通。
其義易知。
問彼三論師。
此等會釋。
依章主意。
雲何破之。
答現文指掌。
周焉難通。
拄構會釋。
疑雲彌厚。
二牛一混。
基由茲矣。
今章主意。
彈應加是。
章是故經中下。
二引證。
言父先所許玩好之具等者。
玄贊雲。
玩者戲弄。
好音呼到反愛也。
或呼老反善也宜也美也(已上)解章之諸記。
就此所引。
并從要略。
陳索車義。
釋法花之諸師。
依此經文。
廣包研核。
立索車義。
諸文繁重。
義途難盡。
演義鈔二下雲。
索車是喻。
約法雲何。
古有多釋。
略要有二。
一者機索。
二者口索。
言機索者。
三乘之人。
以佛教門。
出三界苦。
謂到究竟。
不解索乘。
已被陶練。
一乘機熟。
機宜叩聖。
義言索耳。
佛知機熟。
靈山集會。
為說法花一極之旨。
即是各賜諸子等一大車。
二口索者。
已集靈山。
三乘三根。
皆悉啟言。
求法求記。
即是索車。
為說與記。
令其修證即此等賜。
彌勒序品。
陳四衆疑。
征佛定因。
已是索義。
文殊雲。
諸求三乘人。
若有疑悔者。
佛當為除斷。
令盡無有餘。
已許等賜。
方便品初。
告諸聲聞衆。
及求緣覺乘。
我令脫苦縛。
逮得涅槃者。
佛以方便力。
示以三乘教。
衆生處處着。
引之令得出。
已是開權。
又雲。
舍利弗當知。
諸佛語無異。
于佛所說法。
當生大信力。
世尊法久後。
要當說真實。
即是顯實。
開權顯實。
已是等賜。
亦是許與。
身子三請法說索車。
譬喻品初。
騰疑白佛。
請說喻車。
湧出品中。
彌勒陳疑。
請說果車。
開示知見。
說佛壽量。
等即是等賜。
三根求記。
即是索車。
佛皆與記。
即是等賜。
菩薩聞是法。
疑網皆已除。
即是歡喜。
千二品羅漢。
悉亦當作佛。
皆是賜義。
故合喻雲。
令諸子等。
日夜劫數。
常得遊戲。
與諸菩薩及聲聞衆。
乘是寶乘。
直至道場。
由是故知。
三乘皆索(已上)經中說車。
總有三車。
一者索車。
言願時賜與故。
二者賜車。
言各賜諸子。
等一大車故。
三者得車歡喜。
言各乘大車。
得未曾有故。
初有許車。
言今在門外。
可以遊戲故。
若加此一。
即有四事。
此中許車。
唯望三車索車。
雖索三而約一機熟。
賜車得車。
唯在一乘。
今演義中。
且明索車賜車二種。
而引合譬乘是寶車。
即是得車。
即成三事。
索車之義。
解釋繁廣。
精要不過演鈔所釋。
章今所引。
既索三車。
于四車宗。
極是顯了。
故今舉之。
楷定是非。
即顯牛車決定求索。
然三車宗。
枉設會通。
菩薩不索事。
義難思。
章以此得知三車同索者。
三結成。
謂初以義糾破。
次引文匡成。
又義既明。
故今結顯。
三車同索故。
菩薩亦索。
牛車非實。
其義理極成。
上來諸科。
巨細不同總陳約喻。
明權實竟。
章此中三車下。
大文第二。
就法明權實。
于中為五正出三體。
二對望得不。
三權盡入實。
四研核楷定。
結成入一。
五問答虛實。
今初正出三體。
前就譬喻。
總明出宅。
出宅之事。
必有其果。
故今約法。
定其體性。
所謂三乘果體分離。
此中三車者。
牒能喻外事。
約彼三乘等。
定所譬法體。
宗家正意。
定判在茲。
問三乘所求果者。
是何。
答三乘之人。
各依自乘。
發心修行。
斷惑證理。
得自乘果。
三乘皆出三界分段生死煩籠。
以此即為三乘自果。
聲聞緣覺。
見思煩惱。
皆悉斷盡。
羅漢果初。
盡智現前。
菩薩得果。
其事亦爾。
三界煩惱滅盡之處。
以為自位究竟之果。
指事釋此三界所求果雲。
若依經雲。
聲聞獨覺。
不退菩薩。
以為所求果也。
故經頌三乘得益雲。
是諸子等。
若心決定。
具足三明及六神通。
有得緣覺不退菩薩。
大乘基雲。
合依言免難。
心決定者。
不疑四谛。
得證真谛。
具六通者。
得阿羅漢。
餘二果可知。
論說不退位。
初地已上。
出分段生死故。
今依章意。
一若依初教。
初地已上。
出分段繁。
得不退位。
若依終教。
十住以上。
出分段宅。
得不退益。
二若依此章上下文雲。
總出世益。
以為所求果也是故文雲若望自家。
并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