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也。
言薩婆多論者。
釋十誦律觀漢所造。
此是律論。
具雲薩婆多毗尼毗婆沙。
有九卷焉。
彼第二雲。
佛初得道。
于七七日中。
遊諸法門。
及觀衆生。
初七日。
入喜法門。
第二七日。
入樂法門。
第三七日。
入諸解脫。
第四七日。
遊入大舍。
第五七日。
入逆順觀十二因緣。
第六七日。
重複遊曆前諸法門。
第七七日。
觀諸衆生。
應受化者(已上)第七七日。
非是入禅。
唯是觀見機宜而已。
前四分律六七日間。
唯雲受解脫樂。
不舉所入法門名體。
多論六七。
皆明定名。
四分釋家。
即取多論。
解四分定。
故多論中。
六七日後。
觀機見緣。
往鹿野苑。
度五比丘。
折薪雲。
或七七如興起行經者。
當讀此經。
即無此說。
後讀出曜。
方見此文。
故出曜第八雲。
佛受二賈客食。
咒願已。
爾時世尊。
七七四十九日。
默然不說法。
内自思惟。
欲使前人自來詩受。
時摩竭人民。
聞菩薩已成佛道。
晝夜懇恻。
追念如來(大既亦指興起行經。
乃依今章。
由失檢對。
緻誤。
書經各爾。
已上薪文)興起行經二卷。
是小乘藏。
後漢外國三藏。
康孟詳譯。
是單譯本。
開元錄十三雲。
右此興起行經。
大周錄中。
編為重譯。
雲與木槍刺腳因緣經。
同本異譯者誤者也(已上)尋經本。
總有十緣。
其木槍刺腳經。
即十緣之一緣也。
鈔出别行。
如觀世音經等類。
既非再翻。
故為單本(已上)言十緣者。
佛自宜說宿世因緣。
有此十緣。
彌陀利宿緣奢彌跋宿緣。
頭痛宿緣。
骨節煩疼因緣。
皆痛宿緣。
木槍剌腳因緣(已上在上卷經)地婆達兜。
擲石緣。
旃婆謗佛緣。
食馬麥宿緣。
苦行宿緣(已上在下卷經)是其十也。
彼經雖說十因緣。
而不見說七七日事。
今章指此。
未詳何意。
彼出曜經。
有二十卷。
竺佛念譯。
是賢聖集。
而彼第八。
亦無其文。
言或八七日乃說如十誦律說者。
折薪雲。
當檢十誦。
亦無此說。
故大疏卻指五分七八。
然五分律所說。
還與四分大同。
乃六七爾。
疑兩處皆失撿對(已上)言或五十七日後說如大智論說者。
折薪雲。
智論雲。
如多寶佛。
無人請故。
便入涅槃。
後化佛身及七寶塔。
證說法花經故。
一時出現。
亦如須扇多佛。
弟子本行未熟。
便舍入涅槃。
留化佛一劫。
以度人。
今是釋迦牟尼佛。
得道後。
五十七日。
寂不說法。
自言我法甚深。
難解難知。
衆生縛者。
不如默然入涅槃樂。
是時諸菩薩。
及釋提桓因。
梵天王禮請。
佛為衆生。
鹿林中。
初轉法輪(已上)智論唯言五十七日。
而料簡之。
在下十二遊經之後也。
言一年不說法經十二年方度五人如十二遊經說者。
十二遊經一卷。
東晉西域迦留陀伽譯。
在賢聖集中。
略說如來成道之後。
十二年中。
所行之事。
法苑雲。
十二遊經雲。
佛以二十九出家。
三十五得道。
從四月八日。
至七月十五日。
坐樹下為一年。
(即一年不說法)二年于鹿野園中。
為阿若物鄰等說法。
複為畢婆般等說法。
複為迦者羅等十七人說法等。
三年為郁毗迦葉兄弟三人說法。
滿千比丘。
四年象頭山上。
為龍鬼神說法。
五年于竹園中。
為私诃味。
說法。
五年去來至舍衛時。
舍利弗作婆羅門。
有百二十五弟子。
坐一樹下。
時目連為彌夷羅國中。
作承相将軍。
出行見舍利弗坐樹下問。
何坐此。
答言學道。
目連即願為伴。
乃遣百官還去。
唯留百二十五人。
二人合有二百五十人。
舍利弗入城分衛見馬師。
為說因緣生滅。
舍利弗。
便得須陀洹。
歡喜即還。
為目連說。
亦得初果。
二人并弟子。
出家得阿羅漢道。
六年須達與太子祇陀。
建佛精舍。
作十二佛圖寺。
七十二講堂。
三千六百間屋。
五百樓閣。
七年邪尼國。
為婆陀和菩薩等八人。
說般舟經。
八年在柳山中。
為長真陀羅王弟說法。
九年穢澤中。
為陀崛摩說法。
十年還摩竭提國。
為弗迦沙王說法。
十一年恐懼樹下。
為彌勒。
說本起。
十二年還父王城中。
為釋氏精廬去城八十裡。
為差摩竭說法。
還國為父王及釋迦種說法。
度八萬四十人。
得須陀洹道。
是十四國。
佛十二年。
于中遊化說法。
釋曰。
據此經。
初一年不說。
從第二年。
至十二年。
說法度人。
今文雲十二年方度五人者。
恐十字是第字。
合雲第二年方度五人。
對文可見(已上)此十字者。
慈恩法苑。
所引亦爾。
十字作第。
此義有理。
又一義雲。
經十二年。
遊方化人。
其中最初。
度五比丘。
非謂成道經十二年。
初度陳如。
度五人者。
是最初故。
言有人解雲等者。
折薪雲。
有人下。
會經論語别教同。
然十二遊經。
從四月八日。
至七月十五日。
為一年者。
乃僧﨟之年。
非歲時之年。
古人錯會歲時之年。
則進退皆失。
何者。
四月八日。
至七月十五日。
止有九十八日。
故進非五十個七日。
退非五十七日。
而章引彼會釋。
似失撿對。
而大疏雖雲大同。
亦失辨對。
今對經文。
顯然易見(已上)問。
此有人解。
五十個七日義者。
章主許之耶。
若許之者。
如折薪核。
進退有失如何。
答。
此一段文。
與慈恩同。
疏是不嫌。
似引用之。
唯引有義。
顯異而已。
異說是多。
以末教故。
法苑一雲。
十二由經雲。
成道竟一年。
不說法。
經十二年。
方度五人。
智論雲。
初成道竟。
五十七日。
佛不說法。
有人解雲。
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