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答。
意生身之時舍分段粗身。
别生變易細身樣也。
今依大願大悲意願力。
修練分段粗身。
為變易細身。
前所以由意願力雲。
約變生之身而曰意生佛身也(可見唯識論第七并同疏第七也)。
問。
楞伽經三種意生身。
無上依經四種變易生死者何。
答。
楞伽經三種意生身者。
一三摩缽底意生身。
二覺法自性意生身。
三種類俱生無作行意生身也(可勘攝釋第四雲雲)無上依經四種變易生死者。
一方便生死。
二因緣生死。
三有有生死。
四無有生死也(可勘燈第六也)。
問。
且何雲三摩缽底意生身等。
答。
攝釋第三引四卷楞伽第三曰。
三摩缽底者。
此翻等至。
于定得變易身。
随心生故雲意生。
故雲意生身。
覺法自性意生身者。
能觀察覺了有為如幻法無實體。
于定得變易身。
彼随意生。
所以雲意生身。
種類俱生無作行。
雲意生身等者。
諸衆生所有随多類煩惱。
能現同類身。
所以雲種類身。
能一時現行。
所以雲俱生。
能任運起不假功用。
所以雲俱生。
能任運起不假功用。
所以雲無作行。
彼随意生雲所以意生身也。
問。
爾此三種意生身攝十地事何。
答。
三摩缽底意生身有前五地。
覺法意生身有六七二地。
種類俱生無作行意生身有第八地也問。
何雲方便生死等答。
無漏後得智雲方便生死。
所知障雲因緣生死。
變易五蘊雲有有生死。
于行苦細有說有名。
故雲有有變易身唯有微細生滅。
有從是外更無有雲物。
所以雲無有也問。
爾此四種生死相配十地事何答。
方便生死有初二三地。
因緣生死有四五六地。
有有生死在七八九地。
無有生死在第十地。
問。
爾此四種生死相配地事。
正義欤。
不正義欤。
答。
此不正善也所以燈第六判曰。
隋唐攝論并無文。
又無上依經及寶性論亦不配地。
如是相配是有師義也(雲雲)。
問。
何故不相配地耶。
答。
燈第六曰。
分段生死有四種難。
一煩惱難。
二業難。
三果報難。
四過失難也煩惱難喻方便生死。
業難喻因緣生死。
果報難喻有有生死。
過失難喻無有生死。
而物何雲相配地。
所以雲相配地。
是有師不正義也問何雲煩惱難等答無明愛取雲煩惱難。
行支全分與有支一分雲業難。
識等五果并生老二支雲果報難。
生已滅憂悲苦惱雲過失難也問。
約障有四難。
一闡提不信障。
二外道着我障。
三聲聞畏苦障。
四緣覺舍心障也。
此四障相配四種生死物欤答。
此四不相配四種生死也。
問。
就慈恩等師禦心之事。
然今就五教師禦意。
何雲。
答。
慈恩等師禦心。
而縱練分段粗身雲成變易細身。
今五教師禦心。
而分段變易二身。
從本并雲。
問。
分段變易二身自本并在者。
一切有情皆在變易身耶。
答。
爾。
一切有情皆在變易身也。
問。
若爾。
一切有情皆在變易身者。
可言一切凡夫位皆得變易身等物。
何雲入初地時得變易身。
答。
分段變易二身雖從本并在。
被覆隐分段粗身故不顯。
菩薩初地舍分段粗身故顯變易細身。
所以不雲凡夫位得變易身也。
問。
爾以何知舍分段粗身故顯變易細身雲事。
答。
起信論疏曰。
然此細苦無始來有。
但為簡細異粗故。
約已離粗苦時相顯所說(雲雲)。
問。
何故變易身雲細苦。
答。
變易身有微細生滅苦。
故雲細苦。
問。
其微細生滅苦者。
如何苦。
答。
此身有刹那生滅義。
故雲在微細生滅苦(文)。
裡付雲。
六相義私記下雲。
問。
受變易身以新業得。
為當以古業得。
答。
以新業得。
不以古業問。
若爾。
何佛性論雲須堕洹以□不作新業。
若以古業得者。
以分段古業如何可得業易身答。
其論不造新業者。
約有漏新業也。
非約無漏新業。
所以不相違也(文)。
佛性論第二雲。
複次十地由四障故未得極果四德。
金剛心方乃得之。
應知。
何以故。
出三界外有三種聖人。
謂聲聞緣覺大力菩薩住。
無漏界有障。
由此四怨障故不得如來法身四種功德波羅蜜。
四怨障者。
一方便生死。
二因緣生死。
三有有生死。
四無有生死。
一方便生死者。
是無明住地能生新無漏業。
譬如無明生行。
或因煩惱方便生同類果。
名為因緣。
如無明生不善行。
若生不同類果。
但名方便。
如無明生善行。
不勸行故。
今無明住地生新無漏業亦爾或生同類。
或不同類生福行。
名為同類。
以因緣俗故生智慧行。
名不同類。
以智是真惠故。
是名方便生死。
二因緣生死者。
是無明住地所生無漏業。
名為因緣生死。
譬如無明所生行。
是業但感同類。
不生不同類果。
善行但生樂果。
不善但拓報。
故名因緣生死。
方便生死譬凡夫位。
因緣生死譬須堕洹以上。
但用故業不生新業。
三有有生死者。
無明住地為方便。
無漏業為因。
三種聖人是意所生身。
譬如四取為緣。
有漏業為因。
三界門生身。
有有者未來生有更有一生。
名為有有。
如上流阿含人。
于第二生中般涅槃者。
餘有一生故。
故名有有。
四無有生死者。
是三聖意生最後身為緣。
是不可思惟退堕。
譬如生為緣。
名老死等為過失。
是故無明住地為一切煩惱所依止處。
而一切煩惱通名無明者。
以無明為衆惑根本。
既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