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四五回 奉旨查案

首頁
    香主挑起這副重擔。

    」韋小寶搖頭道:「這件事我是決計不幹的。

    皇上要我滅了天地會,我不肯幹,那是講義氣。

    你們要我去刺殺皇帝,我也不幹,那也是講義氣。

    」 玄貞怒道:「你是漠人,卻去跟鞑子皇帝講義氣,那不是…不是漢…」他本想駡出「漢奸」兩字來,終於強行忍住。

    樊綱道:「這件事十分重大,韋香主難以即刻答應,那也是情理之常,請你仔細想想,再吩咐大夥兒吧。

    」韋小寶忙道:「好,好。

    我去仔細想想,我去仔細想想。

    」徐天咱川見他毫無誠意,說道:「隻盼韋香主不要忘了故總舵主的遺志,不要忘了亡國的慘禍,凡我漢人,決不能做鞑子的奴才。

    」韋小寶道:「對,對!那是不能忘的。

    」群豪知他言不由衷,均各默然。

    韋小寶瞧瞧這個,望望那個,笑道:「衆位哥哥怎麼不說話了?」群豪仍是都不作聲。

    韋小寶甚感沒趣,坐在這裏猶似芒刺在背,說道:「那麼今天咱們暫且分手,待我回去仔細想想,再跟衆位大哥商量。

    」說着站起身來。

    群豪直送到巷口,恭恭敬敬的行禮而别。

     韋小寶回到府中,坐在書房裡發悶。

    到得午後,宮裏宣出旨來,皇上傳召。

    韋小寶來到上書房叩見。

    康熙問道:「馮鍚範忽然失了蹤,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韋小寶吃了一驚,心道:「怎麽問起我來?」說道:「回皇上:馮錫範失蹤的那天晚上,奴才直跟多總管和禦前侍衛們在一起玩兒,後來聽說是前鋒營泰都統把馮錫範找了去,不知怎樣這馮錫範就沒了影子。

    這些台灣降人行蹤古怪得很,别要暗中在圖謀不軌,奴才去仔細查查。

    」康熙微微一笑道:「好,這馮鍚範的下落,就責成你去查問清楚,尅日回報。

    我答應過台灣降人,維護他們周全。

    這人忽然不明白的失了蹤,倘若沒有個交代,可教我失信於天下了。

    」 韋小寶額頭汗珠滲出,心想:「皇上這話好重,難道他知道是我殺了馮鍚範?」隻得應道:「是,是。

    」康熙又道:「今兒早你去銀杏胡同,可好玩嗎?」韋小寶一怔,道:「銀杏胡同?」随即想起,天地會群豪落腳處的那條巷子口頭,有兩株大銀杏樹,看來這條巷子就叫銀杏胡同,皇帝連胡同的名字也知道了,還有甚麽可隐瞞的?這一下更是全身冷汗,雙腿酸軟,當即跪倒,磕頭道:「皇上明見萬裡。

    總而言之,奴才對你是一片忠心。

    」 康熙歎了一口氣,道:「這些反賊逼你來害我,你說甚麽也不肯答應,你跟我講義氣,可是……可是小桂子,你一生一世,就這樣腳踏兩頭船嗎?」韋小寶連連磕頭,道:「皇上明鑒,那天地會的總舵主,奴才是決計不幹的,皇上放一百二十個心。

    」康熙又歎了一口氣,擡擡頭來,出神半晌,緩緩的道:「我做中國皇帝,雖然沒不上甚麼堯舜禹湯,可是愛惜百姓,勵精圖治,明朝的皇帝有那一個比我更加好的?現下三藩已平,台灣已取,羅刹國又不敢來犯強界,從此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

    天地會的反賊定要規複朱明,難道百姓在姓朱的皇帝治下,日子會過得比今日好些嗎?」韋小寶心道:「這個我就不知道了。

    」說道:「奴才聽打鳳陽花鼓的人唱歌,說甚麽『自從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現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皇上鳥生魚湯,朱皇帝那裏及得上?」 康熙微微一笑道:「你起來吧。

    」站起身來,在書房裏走來走去,說道:「父皇是滿人,生我的孝康皇後是漢人,我有一半是漢人。

    我對天下百姓一視同仁,決沒有絲毫虧待了漢人,為甚麽他們這樣恨我,非殺了我不可?」韋小寶道:「這些反叛大逆不道,胡塗得緊,皇上不用把他們放在心上。

    」康熙搖了搖頭,臉上忽有凄涼寂寞之意,過了好一會,說道:「滿洲人有好有壞,漢人也有奸壞。

    世上的壞人多得很,殺是殺不盡的,要感化他們走上正途,我也沒這麼大的本事。

    唉,做皇帝,那也難得很。

    」向韋小寶凝視半響,道:「你去吧!」 韋小寶磕頭辭出,隻覺全身涼飕飕地,原來剛才吓得全身是汗,内衣内褲都浸濕了,出得宮門,才籲了一口長氣,尋思:「天地會時兄弟之中,又混進了奸細。

    殺了一個風際中,另外又出一個。

    否則的話,皇上怎會知道他們要我來行刺他?可不知是誰做了奸細?」回到府中,坐下來細細思索,尋不到半點端倪。

     又想:「皇上責成我查明馮錫範的下落,瞧皇上的神氣,是懷疑我做的手腳,隻不過不大拿得準。

    這件事又怎生搪塞過去?」東想西想,甚感煩惱,又覺以前進宮,和康熙說說笑笑,兩個人都開心得很,現在大家年紀一天天大了,皇上威嚴日甚,自己許多胡說八道的話吓得再也說不出口,這個撫遠大将軍,一等鹿鼎公的大官做來也沒甚麽趣味,倒不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