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起大軍來報仇不可,那就兵連禍結,不知打到何日方了。
皇上盤問了那個亞爾青斯基,得知羅刹國的西方另有一個大國,叫做瑞典,和羅刹國之間的大戰有一觸即發之勢,羅刹若是東西兩邊同時打仗,很是頭痛。
咱們乘此機會跟他訂立和約,必定可以大占便宜,至少可以保得北疆一百年的太平。
」
韋小寶大勝之後,很想一鼓作氣,連尼布楚也攻将下來,聽得皇上答允羅刹求和,很覺沒瘾,但這是皇帝的決策,他要搞甚麼甚麽之中,甚麼千裡之外,也自難以違抗,轉念又想:「你是皇上的舅舅,也是我老婆的舅舅,排起來算是我的長輩。
你是一等公,我隻是剛升的二等公。
這次跟羅刹人議和,皇上卻派你來做我副手,皇上給我的面子可也不小了。
」念及此節,心下又十分得意。
原來佟國綱的父親佟圓賴,是康熙之母孝康皇後的父親,乃是漢人,所以康熙的血統是半滿半漢。
佟國賴此時已死,佟國綱襲封為一等公。
佟國賴當年軍功甚著,名氣很大,韋小寶卻總覺得他的名字太也差勁,圖賴、圖賴,話明賭輸了想賴,堂堂國丈,算甚麽玩意兒?當晚張宴接風之後,衆大臣在韋大帥倡議之下,賭了幾手,佟國綱果然輸了,但六百兩銀票推了出去,漫不在乎,毫無圖賴之意。
韋小寶兄他輸得爽快,并無父風,不禁頗為詫異,回到房中,上床睡下,這才恍然大悟:「他名叫佟骨光,話明是要在骨牌上輸清光的。
此人賭品極好,可以跟他交個朋友。
」
次日韋小寶和衆大臣商議,大家說既要和對方訂城下之盟,不妨就此将大軍開去,以逸待勞。
韋小寶點頭稱是,當即傳下将令,愛珲和呼瑪爾城中的兩軍齊發,到尼布楚城下會師。
其時已是初夏,天暖雪融,軍行甚便。
這日行至海拉爾河畔,前鋒報來,有羅刹兵一小隊,帶兵隊長求見大帥。
韋小寶傳見隊長,原來是華伯斯基和齊洛諾夫二人。
韋小寶喜道:「很好,很好!原來是王八死鷄和豬猡懦夫。
」兩人躬身行禮,呈上蘇菲亞公主的覆書。
那名羅刹傳教士仍是留在清軍大營之中,以備需用。
康熙為了議和簽訂文書,又遣來一名荷蘭教士相助。
當下韋小寶傳了兩名教士入帳,吩咐他們傳譯公主的覆信。
那羅刹教士那日竄改韋小寶的情書原意,這時心中大為惴惴,惟恐公主的回信中露出了馬腳,忙取過來信看了一遍,這才放心,他将信中的羅刹文字譯成拉丁語,那荷蘭教士又轉譯為華語。
信中說道:分别以來,時時思念,盼望和約簽成之後,韋小寶赴莫斯科一行,以叙故人之情。
韋小寶得兩國君主寵愛,須當從中說明種種誤會,消除隔閡,而樹兩國萬世和好之基。
信中又說:中華和羅刹分居東西,為并世大國,聯手結盟,即可宰制天下,任何國家均不能抗,若和議不成,長期戰争,不免兩敗俱傷。
因此盼望韋小寶促成此事,於中華固為建立大功,羅刹國亦必另有重酬。
又請韋小寶向中國皇帝進言,放還被俘時羅刹國将士,俾得和其家人甜心相聚雲雲。
荷蘭教士傳譯己畢,韋小寶見華伯斯基和齊洛諾夫二人連使眼色,知道另有别情,於是命兩名傳教士退出,問道:「你們還有什麼話說?」華伯斯基道:「公主殿下要我們對中國小孩大人說,她很想念你,羅刹男人不好,中國小孩大人大下第一,一定要請你去莫斯科。
」韋小寶哼了一下,心道:「這是羅刹迷湯,可萬萬信不得。
」齊洛諾夫道:「公主殿下另外有幾件事,要請中國小孩大人辦理。
這是公主殿下送給你的。
」說着從頭頸中取下一根銅鍊,鍊條下端系着一隻革囊。
想是二人長途跋涉,怕有失落,因此用銅鍊系在頸中。
兩革囊的囊口都用一把銅鎖鎖住。
華伯斯基又從腰帶上解下一枚鑰匙,去開了齊洛諾夫革囊中的銅鎖。
齊洛諾夫也是如此,以自己的鑰匙開了華伯斯基報攜革囊的銅鎖。
兩人恭恭敬敬的将革囊放在韋小寶面前桌上。
韋小寶倒轉革囊,玎铛聲響,傾出數十顆寶石來,彩色缤紛,燦爛輝煌,都是極大的紅寶石、藍寶石、綠寶石、黃寶石。
另一隻革囊中盛的卻是鑽石和翡翠。
一時之間,耀眼生花,滿帳寶光。
韋小寶生平珠寶見過無數,但這許許多多大顆寶石聚在一起,卻也是從所末見,笑道:「公主送給我這樣的重禮,可當真是受不起。
」(金庸按:據燕京學報廿五期劉選民著「中俄早期貿易考」,俄國派大使果羅文和中國談判分疆修好通商事務。
果羅文東來途中,又接獲俄皇秘密訓令,鄭重指示:如能獲得和中國通商之利,雅克薩城不妨讓與中國,并在不損俄皇威嚴範圍内,可秘密予中國代表以相當禮物賄賂。
」
華伯斯基道:「公主殿下說,如果中國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