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影響渡河的決定。
郭圖是堅決主戰的,翹着胡子向大家解釋道:“白馬之敗不過是無關痛癢的小得失,聽說曹操赢得僥幸,是個手擎大刀的紅面武夫突施暗算刺死顔良,他們才勉強解圍的。
這樣偶然的事絕不會再發生,咱們渡河沒有問題!”
劉備沒有參與讨論,他身為寄人籬下之将,凡事三緘其口,站得遠遠的留神傾聽,可這會兒聽到“手擎大刀的紅面武夫”,心頭不禁一震,馬上想到了失散的關羽。
對劉備而言自然盼着袁紹快些打曹操為自己報仇,現在似乎又有了關羽的消息,他按捺不住興奮,信馬來至衆人近前拱手道:“大将軍,末将也有幾句話想說,又恐冒犯各位,不知當講不當講。
”
袁紹雖看不起這個常敗将軍,但見他說話很客氣,便也以禮相待:“劉使君不必客氣,暢所欲言便是。
”
“諾。
”劉備面帶莞爾向諸人作了個羅圈揖,這才慢條斯理道,“在下貧賤出身自不量力,但征戰天下十餘載,所謀者即是匡扶漢室複興社稷。
無奈兵敗城失妻子離散,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四海之大卻無立錐之地。
多虧大将軍垂憐,招我至此才得脫險境,在下深感天高地厚之恩,自當全心竭力以效驅馳……”這幾句話把袁紹說得美滋滋的,手撚胡須不住微笑。
劉備見他高興,趕緊趁熱打鐵,“如今曹賊霸占朝廷欺淩天子,凡我大漢正義之臣皆當奮勇向前斬奸除惡,上報祖宗下安黎庶,中成自身之功名。
大将軍威震四海德追孔孟,以拳拳報國之心興兵至此,我等就該甘效犬馬争相破敵,怎可猶豫不定推脫不前呢?我劉某人表個态……”他跳下馬,跪倒袁紹跟前,“備雖然不才,願意率先渡河追擊曹賊,輔佐大将軍力挽狂瀾建立奇功!”
袁紹見他這番舉動簡直喜不自勝,立即嘉獎道:“好!劉使君願率先渡河,這才是真真正正的大漢功臣。
”
諸将見他們把調子定得這麼高,有唱的有和的,似乎誰不過河誰就不是大漢忠臣似的,哪還敢再反對,隻得情不願意不順地表态:“我等也願渡河。
”
沮授見大勢已定無可更改,望着滾滾黃河連連歎息:“唉……上盈其志,下務其功,悠悠黃河,吾其不反乎!①”
袁紹聽他還敢說喪氣話,實已忍無可忍,喝問道:“你這是什麼意思!詛咒我軍全軍覆沒嗎?”
“不敢。
”沮授無奈地搖了搖頭,“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在下庸才,自度不能指揮兵馬戰勝曹操,請主公允許在下辭去都督之職吧。
”
此話一出不論主不主戰的都很不滿,審配第一個反對:“大敵當前怎可臨陣換将?沮都督不可如此!”
韓荀也道:“沮兄怎能推卸責任啊?即便不同意渡河,大将軍有令也當求同存異。
由你統軍掌握進退,兄弟們心裡還有些底氣……”
連郭圖都看不過去了:“你要辭職當早言語,現在大軍要渡河了才說,這不是惑亂軍心嗎?這絕對不行!你幹也得幹,不幹也得幹!”
沮授一半是傷心一半是賭氣,任别人怎麼勸,就是堅持不幹了。
袁紹的火終于給鬥上來了,厲聲喝道:“誰都别勸了,不幹就不幹吧!少一個人仗就不打了嗎?郭公則,從現在起他所部兵馬全部歸你調遣!”對于這個決定,大家都不高興。
郭圖雖然堅毅果敢,但有時過于偏激,性格又忒陰狠,因而高覽、張郃等人不願與他共事;而郭圖也知諸将與沮授相厚,未必肯聽自己号令,這個差事不好當。
兩頭都不大樂意,但袁紹偏要這麼安排,有什麼辦法呢?他怒沖沖指着沮授鼻子道:“你不幹了也别打算輕閑,本将軍降你為參謀随軍聽用。
你休想回邺城,跟着我渡河!”
“大将軍息怒,”劉備趕緊打圓場,“還是速速安排要事吧。
”
袁紹緩了口氣才道:“劉使君勇氣可嘉,但你東西轉戰多有勞苦,還是叫文醜為先鋒第一個渡河吧。
”他不放心劉備的能力。
劉備一門心思要尋關羽,哪裡肯罷休:“大将軍,您莫要誤了我一番壯志啊!”
“劉使君不要争了。
”郭圖道,“我看這樣吧,文醜率騎兵先渡河,您督後隊步兵相助,你們相互配合還能更穩妥一些。
”
劉備還欲再争,袁紹卻一揮手道:“就這麼定了!舟楫下水,先鋒文醜速速渡河,劉使君第二個。
你們到對岸後馬上向東,興許還能截擊到曹操。
其他各部兵馬排好隊伍依次渡河,去給淳于瓊送個信,叫他快點兒過來。
”
張郃還是覺得不妥:“主公啊,渡河我不反對,但是咱們可不可以分兵幾路繞擊曹操之後?”
韓荀也道:“在下願率領一彪人馬進取河内,繞道杜氏津……”
“沒必要!”袁紹一口否定,“打仗就要打硬的,隻要破了官渡,豫州之地望風而降!咱就全力以赴跟曹操幹!”
許攸忽然想起一件事,奏道:“即便大軍渡河,咱們也得留些人馬在北岸接應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