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六處主要。
内大、農牧列為華北重點學校,學生不多。
藝術劇院。
七個團。
57劇團3000多人。
電影網每三萬人一放映單位。
58年成立電影廠,機械廠。
重視文藝,全區彙演5次,評獎三次。
培養藝術幹部,專業者已有5500人,訓練40多次受訓者4000多人,且有到中央留學者,300多人,成為骨幹。
各種協會,為工農開門,為少數民族開門。
40萬人才。
9月10日
早到大青山,距城16公裡,公路甚好,通武川——産糧區。
山中野花有石竹,翠蕉。
下午訪滿城滿人兩家:關家:主人園藝,在醫院中管花木,58歲,祖父為官,曾祖為甲胄,辛亥後,甚苦,磨豆腐,無文化。
妻蒙古旗人,四子二女,月入130元,養葡萄、雞、兔、花,屋中有炕,炕桌,連三,仍為京式。
街道工作畢氏亦旗人,均幹淨。
子有電工、鐵工,媳婦漢人,故關刻字曰民族團結。
次到周蘭英家,仍住當初營房,每家兩間,周為街道主任,二子二女,子将畢業于醫科,十月結婚,二子亦專科學校,二女念中學。
蒙旗滿人。
丈夫在大車隊作管理員,均極感謝黨,周解放前賣東西度日。
9月11日
内蒙農牧學院
暑假中。
52年11月創立,隻有兩系:畜牧與獸醫,53年始建校,規模不大,現在五系,九專業。
畜牧(畜牧專業,草原專業);獸醫;農學系(農學、土壤);植保系(植保與果樹蔬菜);農機系;氣象專業;基礎課部。
1311名學生,本科1036,專科45人(二年制專科),專修班64人(在職幹部)短期,一年。
預科,招初中畢業生,現取銷。
180人轉紮蘭屯,少數民族221學生(内蒙151)。
教師減少了,252,教授、副教授15,講師26人,教員12,助教青年多,少數民族的27,蒙師14,行政幹部160名,設備初具規模,實驗陳列室27個,9個教學農牧場,校内有農場,畜牧場,圖書10萬多冊。
57年畢業生(56—60)。
治馬鼻疽有研究,效果不錯,羔羊痢進行研究,中西藥合治,效果較好。
中衛山羊——灘羊毛,呼盟黑羊——作帽子、手套,敖漢細毛羊,毛、肉雙好。
烏珠穆沁羊——産肉。
巴盟駝絨好。
野雞蛋大——烏盟。
内大,57年成,1186學生,無畢業生,5年制,蒙生453,其他102,三分之一,六系八專業。
文學、曆史、物、化、數、生物。
專門組織些活動。
特點:1.民族知識分子培養,重民族政策教育,學生都學些蒙語,都唱蒙歌、舞,曆史開蒙文課,蒙生學漢文。
2.青年教師占多數,平均不到三十歲,工作很熱情,須要學習,對将來有信心。
3.靠各方面支援,教師調來,北大特多,儀器、圖書亦來自各方,40萬圖書,教師帶嫁妝來,缺什麼帶什麼。
蒙古文、史、物産、資源調查研究、與社會自然發生關系,發展很快。
物理、化學、生物各有樓,缺乏經驗,簡單化。
216教師,中文系附設藝術研究班,學四年,主要文學,圖畫。
午後京劇團青年演員來談。
晚歌舞晚會,哈紮布歌唱最有韻味。
9月12日
早,内蒙毛紡廠,兩個廠,第一廠58年成立毛紡廠,13600錠,長毛絨(栽絨),毛絨哔叽,花達呢等,3000工人。
二廠尚進行建設,全能廠,紡織染都行。
6個民族,蒙、漢、回、藏、達、朝,女占百分之60多,一廠設備由滬與日本來,二廠一萬錠皆國産,毛條、絨線、長毛絨三個車間。
二廠,紡、織、染、整,動力車間,機修車間,共八個車間。
長毛絨30萬尺,毛線176萬斤,哔叽240萬尺,原料大部分國産,亦有入口者,絨線三分之一進口,長毛絨用粗毛,哔叽用細羊毛。
9月13日
上午休息,下午四時發車,七時四十分到包頭,住小賓館,比呼市還涼一些。
9月14日
上午休息,下午國營包頭制糖廠。
也生産酒精、飼料、電石。
以甜菜制糖,每天150噸,酒精每日10噸。
糖生産半年,甜菜不能儲存甚久,職工1300人,現搞加工糖,精糖。
由公社供甜菜,全部機械化。
廠外即黃河渡口,黃山黃河,氣勢雄壯。
舊路穿之以老城,入東門出西門,城已無牆,相當繁鬧,本水陸碼頭也,東門外有龍泉寺,古木不少,固可作為小公園,泉水垂流。
三龍口吐水,回轉龍藏。
有婦女洗衣其下,新舊城之間公路14公裡,楊樹兩旁,路極直,氣勢頗好。
9月15日
武當召,未去。
下午約青年京劇演員座談。
9月16日
包市情況:過去是中小城市,八九萬人,西接甯夏,距呼市300多裡,大青山南,黃河北之平原。
氣候幹燥,雨量少,夏至30度,冷零下29度,大陸性。
出産:礦較豐,鐵,煤及其它。
北150公裡産鐵,煤則大青山煤田,已建井,年産300多萬噸。
西300多公裡還有大煤礦,鐵質高。
石灰石,雲母,石棉,許多冶煉所需之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