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则报道

首頁
    明比較接近的一種文明;我們假設,博士與那裡的智慧生物取得了溝通;我們假設,博士已取得了對方一定的信任,不再僅僅是對方的研究對象,而已成為代表人類的大使和對方文明的朋友了。

    所有這些預備假設,都是為了解釋已經返回的博士的小型飛船。

    最後一個預備假設:盡管博士已經取得了對方相當的信任,但他的行動還是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僅是他的飛船回來而他本人卻沒有回來的原因。

     有了這些預備假設,現在我們正式開始做關于他分段記錄的假設。

    博士由于種種原因——諸如人類外交,接受研究,等等——不能離開那裡,但他為了向自己的故鄉報個平安,希望對方允許他将自己的飛船放回。

    對方原則上同意了博士的要求,但條件是飛船啟動之前必須經過他們的嚴格檢查。

    博士也同意了這一要求。

     由于博士與對方的關系,使得博士曾經擁有那裡的百科全書和使用電腦和激光發射器的權利,因此很容易就能完成對百科全書的翻譯和記錄。

    但教授想到了對方也是一個具有文明的種族,而懂文明的種族就一定懂得數學,想當初美國研究太空文明的專家們向外太空傳輸電信息時就是利用了這一點。

    博士認為在對方細緻入微的檢查下,刻點很難不被對方發現并破譯。

     那麼怎麼辦呢?這時也許博士發現了對方的一個缺陷。

    也許他們懂得數學,卻對數論沒有過多的研究。

    要知道數學最初往往來自直接而具體的生産實踐,而數論則需要有一群思辯的頭腦。

    也許對方過于忙于與大自然的鬥争,而忽視了這方面的研究。

    于是,博士想到了這個方法。

     “我這麼說不是沒有根據的。

    ”星河向我們出示了一份打印出來的資料。

     “這是我在電腦文獻庫裡查到的一份有關激光超微雕刻記錄資料的論文,它是博士年輕時寫的。

    郭威之所以會仔細注意飛船上每一個細小的超微刻點,也是得益于這篇文章。

    在這篇論文中,博士詳細論述了有關激光超微雕刻理論的工藝,現在請看文章的最後。

    ” 在這份文獻的最後,博士以一種诙諧的玩笑語氣寫道:“假如我們到了一個不很友好的星球,不能随意利用當地的機器,以免暴露自己的身份;而且他們很聰明,發現了棒子上的刻痕就會想到我們的目的,那麼我們怎麼辦呢?也許我們可以選擇一種方法,比如不能利用一支棒子,可以分成兩支,然後把這個有限的純小數按照奇偶數位分成兩個部分,變成兩個純小數,這樣我們就可以從對方的眼皮底下把棒子帶走了。

    ” 由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博士把他的小數分割了。

    遺憾的是,我們隻見到了一根棒子。

    另一支棒子卻被打斷了。

     “另一支棒子的損壞也許是星際隕石所造成的天災,也許是對方文明的人為因素,我們很難判定。

    ”星河繼續他的解釋。

     “在檢查時,對方發現了博士的兩支棒子和上面的刻點。

    但是無論用什麼樣的方法,也沒能發現它們的意義。

    于是外星人想出一個折衷的方案,發射飛船,但制造一次流星事件,把其中一支棒子擊斷。

    ”當然星河自己也覺得這一解釋難以自圓其說,因為對方完全可以把兩支棒子都搞斷,大可不必留下一個隐患。

     “也許這是一次真的天災,而人類命中注定就不該獲得其他文明的秘密。

    ”星河以這樣的話結束了他的猜測。

     當記者最後向郭威詢問是否還有其他辦法時,提出一個近乎無知的外行想法——“比如說在已經被損壞的棒子上直接确定那個小數。

    ”對此郭威用調侃的語氣回答道:“當然可以! 隻不過這是一個位于區間(0.3,0.7)之間的小數,根據完整棒子告訴我們的數字精确度,我們可以知道這個小數長達數萬億位。

    換句直觀些的話說,就是等待競選的候選人有數萬億名,而最終入選者卻隻能有一個!”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