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二章

首頁
    不得肅王跟他的書童有那一番對答,主仆倆是在開别有會心的玩笑。

     “怎麼樣,”善耆笑着說:“夠新奇,夠可愛了吧?” “這比楊柳青的春畫兒可強得多了!”孫敬福問道:“王爺是那兒得的這玩意?” “兩江端大人送的。

    ” “這麼說必是無錫惠山的貨色。

    ” “不錯,還是定制的呢!”善耆指着木盒說:“你帶回去玩兒吧!” “是!”孫敬福放下手中泥人,笑嘻嘻地請個安:“謝王爺的賞。

    ” “不算賞你的東西,是回你的禮。

    你何必又花錢買些個吃的來?本想不收,又怕你多心,以為不給你面子。

    ” “王爺賞奴才的面子,真是夠足了!奴才感激不盡。

    ” “别說了!隻盼你好好當差吧!” ※※※ 孫敬福告辭不久,田際雲就來了,接着,王照亦不速而至。

    主客仍然是東花園洋樓上見面。

     “成功了!”善耆說道:“再無後患。

    隻是楊知事怕不高興。

    ” “聽他說完經過,王、田二人無不大感欣慰。

    “田老闆,” 王照說道:“這一下,你對趙太監有交代了!” “豈止交代,他一定感激我,這都是王爺賞我的好處。

    ” “得,得!什麼好處?但盼平安無事,大家省心。

    ”善耆又問:“你今天有事沒有?” “有!南城有個堂會。

    ”田際雲看一看鐘,失驚地說:“唷!不早了,我得趕緊走,不然,又得叫天兒‘馬後’。

    上次來過一回,很挨了他一頓抱怨,不能再來第二回了!” 一談到戲,善耆豈肯不問,“上次是怎麼回事?”他說: “你也不争這片刻工夫,講完了再走!” 上次是譚鑫培跟田際雲合演《四郎探母》,“楊延輝”已經上場了,“鐵鏡公主”還不知道在那裡,把管事的急得跳腳,隻好關照檢場的,給譚鑫培遞了個暗号“馬後’——盡量拖延。

    譚鑫培無奈,隻好左一個“我好比”,右一個“我好比”,現編現唱,一共唱了三十來個我好比。

    台下聽客是内行知道必是田際雲誤場,外行卻有意外之感,不明白譚鑫培何以這天格外冒上?但不論内行還是外行,覺得這天運氣真好,卻是一樣的。

     台下樂,台上苦,“比”來“比”去,不但沒有轍兒了,連西皮三眼的腔都使盡了。

    幸好田際雲已經趕到,匆匆上妝已畢,抱着“喜神”到了上場門,楊四郎才得由三眼轉散闆煞尾。

     “幸好‘叫天兒’那天嗓子痛快,越唱越順,得的彩聲不少,不然,怎麼對得住他。

    好了,我得走了。

    小航先生陪王爺談談吧!” 王照本意也是如此,他有個念頭盤旋在腦中很久了,早就想說,苦無機會,這一天可不能放過了。

     “王爺,”他問:“你的消防隊練得很好了吧?” “好極了!”善耆立即眉飛色舞地:“跟正式軍隊一樣!逢三逢八打鹄子,幾時你來看看,真正百發百中。

    ” “王爺以前跟我說過,練這支消防隊,為的是緩急之際,可以救火為名,進大内保護皇上。

    這話,我沒有聽錯吧?” “沒有錯。

    ” “既然如此,倘或探聽到皇太後病不能起之日,王爺就該帶消防隊進南海子,瀛台救駕,擁護皇上升正殿,召見王公大臣,親裁大政,誰敢不遵?如果等皇太後駕崩再想法子,恐怕落後手了。

    ” “決不行!不先見旨意,不能入宮。

    大清朝的規制,對我們親藩,比異姓大臣更加嚴厲,走錯一步,就是死罪。

    ” “太後未死,那裡會有旨意,召王爺入宮?” “沒法子,沒法子!”善耆大為搖頭,“你這個從明朝抄來的法子,不中用!” “怎麼不中用?‘奪門之變’不是成功了嗎?” “情形不同。

    明英宗複辟能夠成功,是内裡有人在接應,再說‘南宮’是在外朝,如今人、地兩不宜,決不會成功!” “辦這樣的大事,本無萬全之計,不冒險那裡會成功?” “明知不成,何必冒險?”說着,善耆站起身來,是不打算談下去了。

     王照未免怏怏,善耆則不免歉然。

    賓主兩人都低着頭,慢慢下樓,走到一半,善耆突然回身擡頭,面有笑容。

    王照自是一喜,以為他别有更好的算計,很注意等他開口。

     “有件新聞,你聽了一定痛快!”善耆說道:“楊莘伯栽了個大跟頭,隻怕永遠爬不起來了!” 楊莘伯就是楊崇伊,戊戌政變就是由他發端,釀成了一場彌天大禍。

    這個新黨的死對頭,栽了大跟頭的新聞,自為王照所樂聞,急急問:“是怎麼栽了跟頭?” “奉旨:即行革職,永不叙用,交常熟地方官嚴加管束。

    ” “好家夥!”王照吐一吐舌頭,“何以有此嚴旨?” “還有更嚴的話,‘如再不知收斂及幹預地方一切事務,即按所犯劣迹,從嚴究辦,以懲兇頑。

    ’” “這……,”王照問道:“是何劣迹?好象很不輕!” “不但不輕,而且卑鄙得很。

    你要聽這段新聞,我得拿好酒解解穢氣。

    ” 于是,王照留下來陪善耆小酌,拿楊崇伊的新聞下酒。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