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了。
你念一遍給我聽聽。
」那教士雙手捧起信箋肅立誦讀,念到自己改寫之處,卻仍照韋小寶的原意讀出。
韋小寶會講的羅刹話本就頗為有限,聽來似乎大緻不錯,那料得到他竟敢任意竄改?便點點頭,道:「很好!」取出「撫遠大将軍韋之印」的黃金印信,在信箋上蓋了朱印。
這封情書不像情書,公文不似公文的東西就搞成了。
韋小寶命那教士下去領賞,吩咐大營的師爺将信封入封套,在封套上用中國字寫上蘇菲亞公主的名字。
那師爺磨得墨濃,蘸得筆飽,第一行寫道:「大清國鹿鼎公撫遠大将軍韋奉書」,第二行寫道:「鄂羅斯國攝政女王蘇飛霞因倫長公主殿下」。
原來「羅刹」兩字,於佛經意為「魔鬼」,以之稱呼俄國,頗含輕侮,文書之中便稱之為「鄂羅斯」。
那師爺又覺「蘇菲亞」三字不甚雅馴,這個「菲」字令人想起「芳草菲菲」,似乎譏剌她全身是毛,於是寫作了「蘇飛霞」。
既合「落霞與孤鹜齊飛」之典,又有「飛霞撲面」之美;「固倫長公主」是清朝公主最尊貴的封号,皇帝姊妹是長公主,皇帝的女兒是公主,此女貴為攝政,又是兩位并肩沙皇的姊姊,自然是頭等公主了。
待聽得韋小寶笑道:「這個羅刹公主跟我是有一手的,幾年不見,不知她怎樣了?」那師爺在封套後面又寫上兩行字:「夫和戎狄,國之福也。
如樂之和,無所不諧,請與子樂之。
」心想這是「左傳」中的話,隻是羅刹乃戎狄之邦,未必懂得我中華上國經傳中的語句,其中雙關之意,更必不解,「俏眉眼做給瞎子看」,難免有「明珠暗投」之歎了。
其實不但「鄂羅斯國固倫長公主蘇飛霞」決計不懂這幾個中國字的含義,連「大清國三等鹿鼎公撫遠大将軍韋小寶」,除了識得自己的名字和兩個「大」字之外,也是隻字不識,見那師爺在封套正反面都寫了字,說道:「夠了,夠了。
你的字寫得好,勝過羅刹大胡子。
」
他吩咐師爺備了一批貴重禮物,好在都是從雅克薩城中俘獲而得,也不用花他分文本錢。
再将華伯斯基,齊洛諾夫兩名隊長傳來,叫他兩人從羅刹降兵中挑選一百人作為衛隊,立即前往莫斯科送信。
兩名隊長大喜過望,不住鞠躬稱謝,又拉起韋小寶的手,在他手背上連連親吻。
韋小寶的手背被二人的胡子擦得酸癢,忍不住哈哈大笑。
雅克薩城小,容不下大軍駐紮,當下韋小寶和欽差及索額圖商議了,派朗坦、林興珠二人率兵二千,在城中防守,大車南旋,分駐愛珲、呼瑪爾二城侯旨。
同時遣飛騎去北京向皇帝報捷。
韋小寶臨行之際,鄭重叮囑朗坦,林興珠二将,決汁不可在雅克薩城關鑿水井,挖掘地道。
大軍浩浩蕩蕩向南進發。
韋小寶,索額圖,朋春等駐在愛瑪,薩素布另率一軍,駐在呼瑪爾。
韋小寶閑着無事,飲酒賭錢,自是不必細表。
命羅刹降兵改穿清軍裝束,漢人教授華語,命他們将「我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聖天子萬壽無疆」、「中國皇帝德被四海、威震絕域」、「萬歲爺神聖文武,皇恩浩蕩」等等句子背得爛熟,然後派兵押向北京,要他們在京師大街上一路高呼,朝見康熙時更須大聲呐喊,說道越是喊得起勁,皇上賞賜越厚。
過得月餘,康熙頒來诏書,對出征将士大加嘉獎,韋小寶升為二等鹿鼎公,其餘将士各有升賞。
傳旨的欽差交了一個用火漆印封住的木盒給韋小寶,乃是皇上禦賜。
韋小寶磕頭謝恩,打開木盒,不禁一呆。
原來盒裏是一隻黃金飯碗,碗中刻着「加官晉爵」四字,依稀便是當年施琅送給他的,隻是花紋字迹俱有破損,卻又重行修補完整。
韋小寶記得當年這隻金飯碗放在銅帽兒胡同伯爵府中,那晚倉皇逃走,并未帶出,一凝思間,已明其理。
定是那晚炮轟伯爵府後,前鋒營軍士将府中殘損的遺物開具清單,呈交皇帝。
這隻金飯碗雖有破損,卻未熔爛。
康熙命匠人修補了,重行賜給他,意思自然是說:他的金飯碗已打爛了一次,這一次可得好好捧住,别再打爛了。
韋小寶心想:「小皇帝對我倒講義氣,咱們有來有往,我也不掘他的龍脈。
」
再過十餘天,康熙又有上谕到來,這一次卻是大加申斥,說韋小寶行事胡鬧,要羅刹降兵大呼「萬壽無疆」,實在無聊之至,上谕中說:「為人君守牧者,當上體天心,愛護黎民。
羅刹雖為蠻夷化外之邦,其小民亦人也,既已降服歸順,不應複侮弄屈辱之。
汝為大臣,須谏君以仁明愛民之道。
朕若有惠於民,雖不壽亦為明君,若騙妄殘民,則萬毒無疆,徒苦天下而已。
大臣谄谀邪佞,緻君於不德,其罪最大,切宜為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