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八章

首頁
    我有點兒不明白,曾國藩為什麼連他那個爵位都不要了呢?”她以微帶憂慮的聲音說,“我總覺得他這一次的折子,說的話跟以前不同,仿佛心裡挺不舒服似的。

    六爺,你說是不是呢?” “太後聖明!”恭王以頌揚的語氣答說,“曾國藩是有點兒鬧意氣。

    ” “這不象他的為人呀!咱們得好好兒想一想,有什麼委屈他的地方沒有?把好人逼急了,會出亂子!” 慈安太後這句話,說得恭王悚然心驚,慈禧太後卻大不以為然。

    不是為了“出亂子”這三個字:“也不能說是朝廷逼他,更不能說是委屈他!東南幾省,都付托在他手裡,他說什麼就是什麼,這能說委屈他嗎?” 看她有些負氣的樣子,恭王覺得不安,深恐兩宮太後生意見,他夾在中間為難。

    于是趕緊把話岔了開去,“臣請懿旨,” 他說,“曾國藩自請注銷封爵,應無庸議。

    ” “那當然。

    ”慈安太後顯示了極好的風度,神色自若地看着慈禧太後說,“趁這兒沒有外人,咱們平心靜氣,好好兒商量一下。

    ” “是呀!”慈禧太後也發覺自己失态了,帶些忸怩地微笑着。

     “我看,咱們先得想一想,到底曾國藩還能用不能用?”慈安太後旋即補充:“我是說帶兵打仗。

    如果不能再辦軍務,他還可以幹别的。

    曾國藩的長處不是很多嗎?” 恭王很佩服她的看法,而且頗有驚異之感,想不到平日婆婆媽媽,似乎不大明白外事的人,會提綱挈領,抓住局勢的關鍵。

    “為難的正是這一層,”他一面深深點頭,一面答道:“竟看不出來,曾國藩還能不能帶兵打仗?說他師老無功吧,現在‘長圍圈制’的法子也見效了。

    ” “不錯!”慈禧打斷他的話說,“曾國藩就是能穩得住,得有個人幫他,從前是他弟弟,現在是他門生。

    既然他力保李鴻章,就叫李鴻章接欽差大臣的關防好了。

    ” “那麼曾國藩呢?”慈安太後很快地又說:“讓他到京裡來一趟吧!我倒要看看他,究竟是怎麼樣一個人?” “這個主意好!”慈禧太後欣然附和。

     “是!”恭王心裡在想,曾國藩如能内用,可以抵銷倭仁的滞而不化,對于洋務的開展,大有裨益,照這個打算,便不宜讓他回任,所以這樣答道:“既然曾國藩來京陛見,一時不便開欽差大臣的缺,可否讓李鴻章暫時署理?” 兩宮太後都同意他的辦法。

    恭王退了出來,随即拟上谕進呈,同時找了寶鋆來,把派綿森和譚廷襄到湖北查案,以及叫胡家玉退出軍機的決定告訴了他。

     寶鋆有些驚心!一個是大學士,一個是軍機大臣,處置如此嚴厲,不免駭人聽聞,因而建議,不必下明發上谕。

    恭王一向最聽他的話,依言入奏,兩宮太後亦無不可。

    但紙包不住火,官文和胡家玉立刻就被人在談論了。

     第二天兩宮太後召見軍機,隻有恭王和寶鋆兩個人。

    慈禧太後首先交代,李鴻藻百日将滿,應該照常入值。

    然後商量胡家玉空出來的那個軍機大臣缺,找誰來補? 從兩宮太後垂簾以來,立下了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兩名漢軍機大臣以地域分配,一北一南,最初是李棠階和曹毓瑛,李棠階是河南人,算是北方,他死後補了直隸的李鴻藻。

    曹毓瑛是江蘇人,江西的胡家玉補了他的遺缺。

    現在胡家玉出了事,仍舊得找一個南方人來補他的缺。

     這個人很難找,又要資望夠,又要操守好,而且還要謹饬自持,象潘祖蔭那樣,名士氣味極重,座上客常滿,交遊甚廣的人,就不适宜入參樞機。

    因此商量了半天,竟無結果。

     退朝以後,恭王親自到李鴻藻寓所去傳旨,親王駕臨,儀從甚盛,李鴻藻是早有準備的,不便再執着于禮法,便以病來推托。

    特地裝得形容憔悴地接待恭王,自陳哀迫憂煎,精神恍惚,心跳氣喘,難勝艱巨。

    然而談到胡家玉的遺缺,李鴻藻卻又保薦了一個人,這個人是左都禦史汪元方,字嘯庵,浙江餘杭人,道光十三年的翰林,久任京官,庸庸碌碌。

    但正由于這個緣故,一保就準,上谕頒發,無不出于意外。

     兩宮太後實在是很給面子了,而李鴻藻抱定主張,決不可象李光地那樣貪位忘親,所以依然哀詞告病,慈禧太後頗為不悅,派寶鋆去傳旨,大大地訓斥了一頓,無奈李鴻藻不為所動,寶鋆也就隻好據實複奏。

     “好在翁同和也很得力。

    ”恭王這樣勸道,“就讓李鴻藻在家休養吧!” “這些人的意氣,真叫人頭疼!”慈禧太後忽然問道:“六爺,你知道不知道,曾國藩跟李鴻章也有意見?” 恭王隻知道新練的淮勇與未裁撤的湘軍,勢如水火,這也是曾國藩在周家口調度吃力的原因之一,卻不知他們師弟之間也有意見,一時竟無從回答。

     “曾國藩的家眷從四月裡就搬出江督衙門,回湖南去了。

    ”慈禧太後說,“船到武昌,曾國荃留他嫂子在那裡過夏。

    曾國藩跟郭嵩焘做了親家,嫁女兒從船上發的轎。

    賠嫁隻有二百兩銀子,曾國荃不相信,親自打開嫁妝來看,壓箱底兒的可不就是二百兩銀子?” 恭王大為詫異,一則不知此事,再則不知慈禧太後何以知道此事?正在錯愕無從回答時,慈安太後開口了。

     “這些話都不假。

    唉!也難怪曾國藩心境不好。

    又封侯、又拜相、又是兩江總督欽差大臣,誰知道境況這麼窘!” “我就不明白,曾國藩為什麼把家眷搬出衙門?他以為朝廷不會叫他回任了?還是李鴻章急于想接他老師那個缺,逼得他師母待不住了呢?六爺,”慈禧太後斷然決然地說:“朝廷不能待功臣這個樣子,讓曾國藩回兩江!叫李鴻章去打仗,由曾國藩替他籌饷,這才是正辦!”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